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10.1兰亭集序(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10.1兰亭集序(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1 09:2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序文的特点。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3、抓住“乐”“痛”“悲”等词语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的生死观,领悟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一、课前预习
(一)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因王羲之曾任右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是东晋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
代表作品有《王右军集》《兰亭集序》等。
(二)题目解说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兰亭,东晋位于会稽郡山阴城,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
(三)写作背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四)
文学常识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列于卷首叫“序”,位于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其人著作,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此书。有些诗作前也有小序,称作“诗序”,如《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序”。
序言有作者本人写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着作外,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古人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兰亭集序》,属书序。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是为赠序,如宋濂的《送
东阳马生序》。
二、读课文,解释划线的词语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
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
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
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
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
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
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
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
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
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三、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给下面字注音。
会稽
修禊
流觞



舍万殊
临文嗟

2、读课文,请找出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
3、谢灵运说过:“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可兰亭集会却达到了“四者兼并”的境界,作者直呼“信可乐也”。请根据第1、2两段概述这“四者”的内容。
4、所描绘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特点:
作用:
5、王羲之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作者从哪四个方面感受到“痛”的?
6、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哪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7、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
8、作者的情绪为何会由乐转为悲痛?
9、王羲之的“悲”是消极吗?
10、如何理解文中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补充东晋时代风尚: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
11、本文在写景、叙事、抒情上有何特点?
四、练习
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中文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茂林修竹
修:高,长
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日期
C未尝不临文嗟悼
临:面对,引申为“阅读”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意态,情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列坐其次
B.或取诸怀抱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D.亦将有感于斯文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群贤毕至
B.少长咸集
C.齐彭殇为妄作
D.越国以鄙远


二、
读课文,解释划线的词语
1、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2、会:集会。
3、修禊(xì):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4、毕至:全到。毕,全、都。
5、咸:都。
6、修竹:高。
7、映带:映衬、围绕。
8、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9、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
是日:这一天。
惠风:和风。
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骋:使......奔驰。
极:穷尽。
17、信:实在。
18、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
19、诸:之于,从······中。
20、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
21、因寄所托:因,依、随着。所托,所爱好的事物。
22、放浪:放纵、无拘束。
23、趣(qu)舍万殊:趣,通“取”。殊,不同。
24、快然:然,······的样子。
25、不知老之将至:之,往、到达。
26、情随事迁:迁,变化。
27、感慨系之:系,附着。
28、向:过去、以前。
29、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30、修短随化:化,自然。
31、期:至,及。
32、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大事。
33、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34、临文:临,面对。
35、喻:明白。
3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
37、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
38、列叙:一个一个记下。
39、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40、其致一也:致,思想情趣
一,一样。
41、览者:读者。
42、斯:这。
三、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给下面字注音。
会稽
(kuài
jī)
修禊(xì)
流觞(shāng)曲(qū)水
趣(qu)舍万殊
临文嗟(jiē)悼
2、读课文,请学生找出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即(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3、谢灵运说过:“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可兰亭集会却达到了“四者兼并”的境界,作者直呼“信可乐也”。请根据第1、2两段概述这“四者”的内容。
①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②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③赏心: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游目骋怀,视听皆娱。
④乐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4、所描绘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山有竹,清幽、素淡;亭有水,灵动、雅致。用兰亭四周景色营造素雅的格
调,渲染清幽的气氛,衬托作者情操的不俗。
5、王羲之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作者从哪四个方面感受到“痛”的?
俯仰一世(生命短暂)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光阴易逝)
不知老之将至(人生无常)
情随事迁(美好消逝)
6、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哪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静:谈玄悟道)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躁:归隐山林)。
7、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
不可取。
但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土,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的人谈玄悟道,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8、作者的情绪为何会由乐转为悲痛?
写修禊事,是为了祈福消灾。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地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此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东西包括生命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总要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和哀痛,是自然的事。
9、王羲之的“悲”是消极吗?
不是
作者在慨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时,没有走向消极无为,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当时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的哲学观点,于悲伤感慨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流连珍惜。
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10、如何理解文中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句意: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在作者看来,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
这是对当时在土大夫阶层盛行的庄子虚无主义思想的批判,对老庄“—死生”“齐彭觞”的否定,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
11、本文在写景、叙事、抒情上有何特点?
写景
山——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水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气
天朗气清。环境清幽爽怡。
叙事
亭中宴会的情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
幽情。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
抒情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临文嗟悼。道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
受,展示了许多文人骚客谈古人文章的共同体验。
四、练习
1.选A
“趣”同“取”。
2.选B
B项,期;至、及。
3.选C
【解析】A项,曲水的旁边/第二;次要的地位。B项,心怀/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心胸,打算。C项,古今义都为“有所感触而慨叹”。D项,这次集会的诗文/文化或文人:文雅。
4.选C
【解析】A项、B项、D项均为形容词作名词,分别译为:贤士;年纪小的人,年纪大的人;远方。C项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把……看作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