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杨修之死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06 21:0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学习目标
1、能简述故事,梳理情节。
2、分析杨修、曹操的性格特点。
3、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4、学习通过故事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杨修
字德祖,弘农华阴人,
汉太尉杨震五世孙。
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
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
主簿。因才华过人,又是
袁术外甥,曹操虑为后患。
1、杨修的“才”表现在哪些方面,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或词语.
2、杨修的“放旷”表现在哪些方面,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或词语.
鸡肋事件
1.改建园门
2.分食酥饼
3.语破奸心
4.告发曹丕
5.教植斩吏
6.代作答教
插  

甚忌之
心恶之
愈恶之
愈恶之
操大怒
操大怒
操杀修
逐 渐 加 深
失利葬修
生活小事
政治生活
植过于纵酒放任,操决定由丕继承帝位。但袁绍与刘表在处理继承权问题上留下致命的祸患。曹操为避免死后发生同样的悲剧,决定铲除曹植的羽翼,以巩固他的接班人曹丕的统治。
合作探究
  关于杨修的死因,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过于杨修自己,还有人认为另有它因,你持哪种观点呢?
  请以“杨修之死,过在于_,因为__”的句式谈谈你的看法。
杨 修 之 死
内因:杨修之死,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 终于招 致杀身之祸。
外因: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嫉妒他的才能。
杨修被杀的原因还有他在大是大非和重大问题上不能与曹 操保持一致,甚至离心离德。
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中,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总之:杨修之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曹操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精兵法,著有《孙子略解》、 兵书接要》 等书。善诗歌,
《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今整理排印的
《曹操集》。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他广泛搜集相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创作了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抨击,提出了自己鲜明的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了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
盘 点 收 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
教师寄语:
作业:
我们不妨学学刻画我们同学的形象,看谁选事最典型,刻画最生动。(要求学生选择班上最熟悉的同学来写,找一、两件最能突出他们性格特征的事来写,要求简短,从细节入手,用他们的点滴言行来突显他们的性格征。字数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