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6.3《乘火车》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摘录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体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及其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及其应用奠定了知识基础。
学情分析
通过“蚂蚁做操”“去游乐场”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能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道理,另外学生在灵活开放的课堂中已基本养成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在计算的灵活性、策略性上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好奇、好胜是教学的大好契机。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并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在借助直观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24时计时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进位的算理,进位后十位、百位上的处理。
评价任务
1.通过多种方法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达成学习目标1、2)2.交流中归纳出计算方法,并在练习中熟练计算。(达成学习目标3)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每日一练
用竖式计算。14×2=
23×3=
16×3=
26×2=
48×2=
17×4=
1.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
新知探究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火车站看看。课件出示
32
页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习任务一1.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灵活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3.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习任务二解决问题一:5
节卧铺车厢可坐多少人?1.列出算式,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
2.算一算,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方法,全班交流。追问:为什么向十位进
1
,为什么向百位进
3
,个位的“零”能省略么?学习任务三解决问题二:7
节硬座车厢可坐多少人?
请大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3.对比竖式与口算、列表格三种计算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4.和前一课相比,这课的计算有什么区别?4.列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独立思考,指名汇报。预设:5节卧铺车厢可坐多少人?7节硬座车厢可坐多少人?
这列火车一共可坐多少人?预设:每节卧铺车厢可以坐72人,求
5
节卧铺车厢可坐多少人,就是求
5
个
72
等于几,所以列出算式72×5。预设:①口算:
70
×
5=350
2
×
5=10
350+10=360
②列表格×702535010350+10=360
③竖式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归纳总结:从个位乘起;要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第
一个乘数的每一位,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乘下一位是,不要忘记把前面进上来的数加上。
巩固拓展
基础题:完成课本第57页“练一练”第1-5题。拓展题:1.儿童剧场楼下有324个座位,楼上有9排,每排有34个座位,儿童剧场共有多少个座位?2.红笔记本每本有65页,蓝笔记本每本有90页,明明买了3本红笔记本,方法买了2本蓝笔记本,那个小朋友买的笔记本总页数多一些?
1.学生独立完成。2.说一说你在每一步相乘时是怎么进位的。
评价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生1:学会了连续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生2:计算时一定要加上进位的数。生3:三种计算方法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板书设计
乘火车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5
节卧铺车厢可坐多少人?
7
节硬座车厢可坐多少人?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