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8.3《存零用钱》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
摘录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读写简单的小数,会比较小数大小的基础上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一位小数没有进位的加法与没有退位的减法,探讨小数的减法是本节课的重点。知道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小数点对其的本质就是数位对齐。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运算结合起来,体以验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
分
析
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已经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并能进行小数之间的比较。
学习
目标
1.结合“存零用钱”的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应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
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
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评价
任务
1.让学生通过把人民币元转化成角理解小数加减法,并能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达成目标1)
2.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小数加减法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
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每日一练
每日一练
1.笔算:35+52=
168-27=
想一想:(1)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列竖式应注意什么?
(2)计算时应从哪位开始算起?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订正答案。
新知
探究
新课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出示主题图
活动一:解决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1)观察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
(2)说说获取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3)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4)探究算理和算法。
(5)组织学生讨论:
①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之处?(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②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不对齐就不能直接相加)
(6)哪种算法比较简单?
活动二:解决淘气想买一个29.9元的书包送给灾区小朋友,他至少还要再存多少元?
(1)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计算?
(2)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1.请同学们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元?
2.组织学生各自独立探究计算方法。
3.学生集体交流后个别汇报。
预设:
生1:把元化成角来计算。11.5元=115角 3.2元=32角
115角+32角=147角?
147角=14.7元
生2:用竖式计算。 生3:用小数计算。
学生直接用小数来计算并掌握这种算法和算理。
1.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答,并尝试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2.学生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结果和方法。
预设:
生:我是这样算的,29.9元=29元9角;14.7元=14元7角,29元9角-14元7角=15元2角。
巩固
拓展
基础题: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一练”第1、2、3题。
拓展题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解决问题。
学生学会分析问题,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评价
总结
谈谈你的收获或困惑吧!
预设:
生:我学会了小数加减法。
板书设计
存零用钱
11元+3元=14元
11.5元=115角
5角+2角=7角
3.2元=32角
元
角
也就是14.7元
1
1
5
11
.
5
+
3
2
+
3
.
2
4
7
14
.
7
147角也就是14.7元。
答: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14.7元。
课后反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