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二节
滑轮
一.选择题
1.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2>F3>F1
2.如图所示,是提升同一物体所采取的四种方式,(不考虑绳重、轮重、杠杆重和摩擦)其中拉力F小于物体A的重力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物重相等的物体,若忽略滑轮组的重和摩擦时,所用的拉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4.小明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上升,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1m,物体也上升1m
C.小明对绳子的拉力为200N
D.由于小明没有竖直向下拉绳子,所以人对绳子的拉力大于200N
5.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400N,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用力F拉动木箱使它在2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3m,不计滑轮重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的大小为400N
B.拉力F移动速度为1.5m/s
C.A是定滑轮,B是动滑轮
D.绳子自由端移动了6m
6.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物体与动滑轮用绳子连接)匀速拉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为100kg,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用80N的拉力F,10秒内把物体拉动的距离为2m。(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动滑轮重力( )
A.30N
B.40N
C.50N
D.60N
二.填空题
7.学校每周都要单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在旗杆的顶部安装的是
滑轮,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力的
。
8.图中用弹簧秤测得两个砝码的重力为12N,用动滑轮拉起两个砝码,弹簧秤的示数为7N(不计绳重与摩擦),说明使用动滑轮可
,但
力的方向,动滑轮重力是
N。
9.山区常见宛如盘龙的公路,通过此公路的汽车能很容易地翻过山头。盘山公路可模拟为简单机械中的
,与笔直上山的小道相比,盘山公路的特点是
。
10.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用的简单机械除了杠杆、滑轮,还有斜面和轮轴。如图所示,是用螺丝刀拧螺丝的情景。手柄
(选填“粗”或“细”)一些的螺丝刀用起来更省力,这是运用了
(填“斜面”或“轮轴”);螺丝钉是一种简单机械,螺丝钉上螺纹的展开长度相当于
(填“斜面”或“轮轴”),螺纹密一些的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
11.如图所示,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FA、FB匀速提升重力为GA、GB的A、B两物体,若FA=FB,则GA
GB;若绳子自由端FA、FB移动的速度相同,则A、B上升的速度vA
vB(均选填“>”、“=”或“<”)。
12.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用这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A、B两种实心物体若干,如图乙所示在滑轮组下挂1个A物体,若要使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图乙的虚线框内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个。
三.实验探究题
13.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小明用同一个滑轮做了四次实验,前两次按图甲进行,后两次按图乙进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忽略绳重及摩擦)。
实验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
1
1.0
8.0
1.0
8.0
2
2.0
8.0
2.0
8.0
3
1.0
8.0
0.8
16.0
4
2.0
8.0
1.3
16.0
(1)分析第1、2次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能
;若第1次实验中,小明将绳子的自由端分别沿着F1或F2的方向匀速拉动,则拉力的大小关系为F1
F2。
(2)用图乙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沿着
方向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分析数据时发现,使用动滑轮省力,
距离。若用此动滑轮拉动重5N的钩码,拉力的大小应为
N。
14.研究滑轮的特点。
(1)图甲是
滑轮,使用此滑轮分别用不同方向的拉力F1、F2、F3匀速提升重物(如图丙),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2)想要探究使用滑轮能否省距离,应当分别测量利用两个滑轮把物体匀速提升时,物体的移动距离h和手移动的距离s,发现使用图甲滑轮时,s
h;使用图乙滑轮时s
h(填“<”、“>”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D;
4.C;
5.D;
6.B;
二.填空题
7.定;方向;
8.省力;不能改变;2;
9.斜面;省力;
10.粗;轮轴;斜面;
11.<;>;
12.2;
三.实验探究题
13.省力;=;竖直;费;2.8;
14.定;F1=F2=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