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1 12:1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统编新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件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归家图
这幅图景中有哪些词语用的好?
好在哪里?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图景:
辞官后的轻松,归家的急切,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情感:
技巧:
寓情于景
远离官场、如释重负;昼夜兼程、归心似箭。
居家图
如果你是一个导演,
要根据文章第二段拍一段MV,
那你会关注哪几个场景?为什么?
示范:
我会选择“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和“携
幼入室,有酒盈樽”这样的场景。因为这个场景
描绘出了一个和乐温馨,其乐融融的共享天伦
的画面;它不仅写了家人迎接主人的热情,主
仆同心,长幼一致的和谐家居生活,尤有情味
的是“有酒盈樽”,虽只字是谁准备的酒,但
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妻子看似没出场,但她比
谁都盛情,满满的酒杯里盛着的不仅有美酒,
更有妻子对丈夫浓浓的爱意。
情境设置:如果你是一个导演,要根据文章
第二段拍一段MV,那你会关注哪几个场景?
为什么?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居家图
主仆俱迎,妻子皆乐;时而倚窗,
时而流憩,白云出岫,飞鸟归林。
景中含情
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
居家享天伦
游园觉自由
情感:
技巧:
总结:
图景:
居家图
田园图
请用自己的语言全面地描绘出这幅图景并
概括其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弹琴消忧
躬耕西畴
舟车出行
寻壑经丘
植杖耘耔
舒啸赋诗
充满诗情画意的劳作和出游的田园
生活图景
悠游自在、恬淡安乐
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
图景:
感情:
技巧:
探究一:
探究景中情
魏晋时期的农耕生活真的如同陶渊明笔下
所写的那么美好吗?这么写有何深意?
探究一:
探究景中情
魏晋时期的农耕生活真的如同陶渊明笔下所写的那么
美好吗?这么写有何深意?
实则虚写,是想象之景
(1)作者同时期的作品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有会而作》
(2)前人的评价
周振甫先生的见解:“《序》称《辞》
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录’、
‘直述’,岂有‘木欣欣以向荣’、
‘善万物之得时’等景色?亦岂有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筹’、
‘或植杖而耘籽’等人事?其为未归
前之想象,不言而喻矣。”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认为本文自
“舟遥遥以轻飏”至“亦崎岖而经丘”,
“叙启程之初至抵家以后诸况,心先历
历想而如身正历经”,其谋篇机杼与
《诗经?东山》写征人尚未抵家,而想象
家中情状相类。
人未归,情先有,
更能凸显出作者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对田园的喜爱之情。
问题:有人认为这篇文
章集中表现作者回归田园

“乐”,有人认为其
“乐中有悲”,你认同哪
一种说法?
请结合文本
并联系知识积累,谈一谈
你的看法。
探究二:探究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层内涵
(1)依据文本:
耕植不足以自给;瓶无储粟;未见其术;饥冻虽切;尝从人事,皆口
腹自役;
乐琴书以消忧;感吾生之行休;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
焉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2)补充材料:
“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
远翥”
——《杂诗》(其五)
陶渊明直到29岁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
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
且还要苟合取容,身心交病。
隐居乡村、贫贱终身,是为了维护自身尊严、保持人
格独立。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挣扎,更是一种悲号!
问题:有人认为这篇文章集中表现作者回归田园之“乐”,有人认
为其“乐中有悲”,你认同哪一种说法?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知识积累,
谈一谈你的看法。
生活困苦、人生短暂
理想破灭、济世不得
乐中有悲
生活贫苦之悲
人生短暂之悲
济世不得之悲
理想破灭之悲
探究三:有人认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中的
“乐天安命”是积极的,也有人认为是消极的,你更认同哪
一种观点,谈一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积极
忠于自己内心;
真诚直率;
对理想的执着的追
求;是经历过风雨
理性的选择。
观点二:消极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对现实的逃避;
谋事在人;
胆小懦弱…
寻找依据
补充材料
性本爱丘山、
质性自然
“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
“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
《易传》:
旁行而不流,乐
天知命,故不忧
《庄子》:
知不可奈何而
安之若命
表明观点
阐释理解
探究三:有人认为“聊乘
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
疑”中的“乐天安命”是
积极的,也有人认为是消
极的,你更认同哪一种观
点,谈一谈
你的看法?
我认为“乐天安命”是积极的。//这句话典出《易传》:“旁
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意思是:普遍而不流于常态,
乐观地对待自然变化而知道命运规律,所以能没有忧愁苦闷。//
陶渊明在诗篇中直率地表达“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中可以看出作者真心享受田园生活
;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能看出作者虽然辛苦劳作于田间
,但内心是愉悦快乐的。//
所以我认为,作者只有投身自然才可以享受到种种人生乐趣,才
能寄托心灵。这是他历经人生曲折之后最真实的快乐,也是最本
真的达观。
不只是表层的快乐,
还有深层理性的达观

达观
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