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第三章
认识电路
课题
3.1电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3)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摩擦起电的实验与观察,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物体带电的实质。
(2)通过观察与讨论,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节能习惯。
教学重点: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电能的转化及其应用。
教学用具:
铁架台、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塑料尺、小金属球、灵敏电流计你、橘子(柠檬、柚子、橙子等均可)、铜丝、铁丝、导线等。多媒体课件及相应图片。
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电可以来自你的手电筒,也可以像闪电那样充满神秘。电使你的房间充满光明,使你的计算机工作,也使你的心脏跳动。关于电,有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
莱特瓶的故事:1746年4月春光明媚的一天、巴黎的市民穿红戴绿、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向“巴黎圣母院”教堂前地广场赶去,去观看一场神奇的科学表演。
下午三时,教堂正门临时搭起的观礼台上,坐满了达官显贵和皇室人员,四周彩旗飘扬,鼓乐齐鸣。表演开始,为首的神父——巴黎实验物理学校教师诺雷走向观礼台,鞠躬致礼后,让700明修道士手拉手地围成一个直径约为270米的半圆圈,他走向圆圈的中心,将一只银光闪闪的玻璃瓶高高举起,大声说:“这瓶子就是这几个月来人们热衷于议论的莱顿瓶,现在我将使各位大人亲眼目睹它的神威。”接着,他令助手拿来摩擦起电机,手摇把柄,向莱顿瓶充电。然后,他让排头的修道士手捧玻璃瓶,再令排尾的修道士去握莱顿瓶的中央的引出得到导线,在修道士握住这导线的瞬间,蓦然一声“噼啪”响,700多位修道士同时跳起来,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这一触目惊心的场面,使所有的观众都惊得目瞪口呆:小小的玻璃瓶,哪来这么大的威力,真是不可思议!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
(一)静电现象
2500年前,古希腊人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琥珀,竟能吸起地上的羽毛。这是一种电现象。1747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命名电荷。
1、定义: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2、摩擦起电的原因:(P35第3段课文)。
(二)、电荷间相互作用
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三)电流:
1、电流(I):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正电荷的移动方向。
3、电池:有正负两个极,电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伏打电池基本原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三、板书设计,整合提升
四、大海扬帆,尝试远航
1.
两个小绝缘球,可以相互吸引,则(
)
A.两个小球一定都是带同电荷
B.一定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荷
C.两个小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D.可能是一个带电荷或两个带异种电荷
2.
三个小绝缘球,两两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则(
)
A.三个小球一定都是带电的
B.只有两个小球是带电的,且带异种电荷
C.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的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电荷的定向移动为电流的方向
B.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荷移动形成电流
D.电流是从电池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4.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相互作用如图所示,甲球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小球带正电
B.乙小球带负电
C.丙小球带负电
D.乙小球带正电
5.
甲、乙、丙、丁四个小球,若甲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乙排斥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不能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不带电或带负电
参考答案:1.B;2.B;3.C;4.D;5.D。
五、作业P39T2。参考答案:电流从云层流入避雷针。
教学反思:本节内容多,解释起电的原因是难点。电流概念的教学是重点。
原子
原子核:带+电
电子:带—电
电中性
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
得到电子,多余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
失去电子,缺少电子,带正电。
电子转移
电流
电流(I):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方向(1)正电荷的移动方向。
(2)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
伏打电池:化学能转化电能。
电现象
电荷间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其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静电
现象
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带电。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
得到电子,多余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
失去电子,缺少电子,带正电。
电子转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认识电路
3.1电现象
导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3)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
重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电能的转化及其应用。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
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上了
。
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板所带的电荷叫做______
__。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
。
3.原子是由
和
组成的,
带正电,
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
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
4.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
5.电荷的
形成电流。
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课堂导学
一、静电现象
1.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
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上了
。
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板所带的电荷叫做______
__。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
。
3.原子是由
和
组成的,
带正电,
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
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
4.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
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
,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
电子带负电。
二、电荷间相互作用
5.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
6.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
的仪器。它的工作原理是
。
三、电流
7.电荷的
形成电流。
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8.电池有
两个极。电流从
流出,从
极流回电池。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
1.
两个小绝缘球,可以相互吸引,则(
)
A.两个小球一定都是带同电荷
B.一定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荷
C.两个小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D.可能是一个带电荷或两个带异种电荷
2.
三个小绝缘球,两两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则(
)
A.三个小球一定都是带电的
B.只有两个小球是带电的,且带异种电荷
C.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的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电荷的定向移动为电流的方向
B.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荷移动形成电流
D.电流是从电池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4.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相互作用如图所示,甲球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小球带正电
B.乙小球带负电
C.丙小球带负电
D.乙小球带正电
5.
甲、乙、丙、丁四个小球,若甲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乙排斥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不能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不带电或带负电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1.轻小、电荷。2正电荷、负电荷。3.
原子核、电子、原子核、电子、中性。
4.相互排斥、相互吸引。
5.定向移动、正。
课堂导学
1.轻小、电荷。2正电荷、负电荷。3.
原子核、电子、原子核、电子、中性。4.电子、弱、失去、多余。
5.相互排斥、相互吸引。
6.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7.定向移动、正。
8.
正负、正、负。
课堂练习:
1.B;2.B;3.C;4.D;5.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
3.1
电现象
教科版
九年级上册
制作
高文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3)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摩擦起电的实验与观察,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物体带电的实质。
(2)通过观察与讨论,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节能习惯
教学重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电能的转化及其应用。
新知导入
闪电
新知导入
静电
新知导入
天上的闪电是什么?这是富兰克林研究的课题?
新知导入
电可以来自你的手电筒,也可以像闪电那样充满神秘。电使你的房间充满光明,使你的计算机工作,也使你的心脏跳动。关于电,有许许多多的故事??????
新知讲解
2500年前,古希腊人发现,用丝绸擦拭过的琥珀,竟能吸引羽毛。这是一种电现象。
丝绸
琥珀
新知讲解
摩擦起电
用丝绸擦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靠近纸屑,会看到什么现象?
让橡胶棒带上电荷很容易,只需要用橡胶棒摩擦动物的皮毛就行。
再试试看,其他物体摩擦能带电吗?
新知讲解
在干燥的环境条件下
观察:用玻璃棒与丝绸布摩擦,观察现象。
新知讲解
玻璃棒吸引纸屑
观察:用玻璃棒与丝绸布摩擦,观察现象。
新知讲解
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electrification
by
friction)。
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它带了电。
新知讲解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正电荷(positive
charge)。
新知讲解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负电荷(negative
charge)。
新知讲解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负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正电荷
新知讲解
摩擦后的物体为什么能带电呢?直到人们弄清楚了原子结构后,才对电现象有了科学的解释。
新知讲解
原子是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呈中性。
新知讲解
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多余电子带负电。
新知讲解
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毛皮得到电子的物体因多余电子带负电。
丝绸
玻璃
转移
新知讲解
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橡胶棒,毛皮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橡胶棒得到电子的物体因多余电子带负电。
橡胶棒多余电子带负电
毛皮缺少电子带正电
电子转移
新知讲解
如图所示,分别将带有正负不同电荷的小球悬挂起来,慢慢靠近,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新知讲解
实验表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新知讲解
实验表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新知讲解
实验表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新知讲解
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带电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带上了与电棒相同的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金属箔张开。
新知讲解
1746年,在巴黎圣母院前,700名修道士手拉手排成一队。排头的修道士一只手拉着第二个修道士的首,另一手摸着一个储存着大量电荷的莱顿瓶的的金属外壳。排尾的用手去触摸另一导线的一刹那??????
新知讲解
排头的修道士一只手拉着第二个修道士的首,另一手摸着一个储存着大量电荷的莱顿瓶的的金属外壳。实验前,从莱顿瓶内壁引出一根长长的导线,如图所示。当排尾的修道士用手去触摸导线的一刹那,整个队伍突然跳起来!原来,是电流通过了他们的身体。
新知讲解
这说明电荷有了定向移动。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current)。物理学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莱顿瓶是储存电荷的装置。是一种电荷的容器,它不能产生持续电流。
新知讲解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current)。物理学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1780年,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发现,用连接起来的两个不同金属接触一只死青蛙的腿,蛙腿会就像触电一样抽动。在这个现象的启发下,1800年,伏打用锌片和铜片夹上盐水浸湿的纸片,发明了电池,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持续的电流。
电池有正、负两个极,电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新知讲解
把铜丝和铁丝插入橘子中,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铜丝和铁丝就是电池的正、负极。请你试着做一做。
水果电池
新知讲解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电池种类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利用了伏打电池的原理,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各种电池
新知讲解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电池种类很多,其原理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各种电池
课堂练习
1.两个小绝缘球,可以相互吸引,则(
)
A.两个小球一定都是带同电荷
B.一定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荷
C.两个小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D.可能是一个带电荷或两个带异种电荷
B
课堂练习
2.三个小绝缘球,两两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则(
)
A.三个小球一定都是带电的
B.只有两个小球是带电的,且带异种电荷
C.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的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B
课堂练习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电荷的定向移动为电流的方向
B.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荷移动形成电流
D.电流是从电池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C
课堂练习
4.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相互作用如图所示,甲球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小球带正电
B.乙小球带负电
C.丙小球带负电
D.乙小球带正电
D
课堂练习
5.甲、乙、丙、丁四个小球,若甲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乙排斥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不能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不带电或带负电
D
课堂总结
一、静电现象: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带电。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正电荷:丝绸摩擦过得玻璃棒所带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得橡胶棒所带电荷。
摩擦起电原因: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不同,电子从本领弱的物体转移到能力强的物体。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验电器检验是否带电的仪器,其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三、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
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板书设计
一、静电现象: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带电。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正电荷:丝绸摩擦过得玻璃棒所带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得橡胶棒所带电荷。
摩擦起电原因: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不同,电子从本领弱的物体转移到能力强的物体。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其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三、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
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作业布置
1.P37T1、T2
2.家庭作业:P37家庭实验室:制作塑料花。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