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1.放大镜
(一)背景和教学目标
眼睛是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最多的感觉器官,但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约01毫米的微小物体。自人类有文字记录以来,发明一种能看到更小物体的工具一直是人类的不断追求。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将透明水晶或宝石磨成“透镜”,发明了放大镜放大图像。今天,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科研工作中被广泛使用。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一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他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并不了解。本课鼓励学生带着新的问題,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放大镜的结构、功能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科学概念目标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在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活动中发现放大镜的结构。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体验放大镜的功能。
科学态度目标
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表现出对放大镜的结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对微小世界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人类发明放大镜的动力。认识到从用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了解放大镜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等许多方面。
(二)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直径相同但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片、普通玻璃片、近视眼镜片(凹透镜)、滴管、载玻片、玻璃杯、烧杯、圆底烧瓶、水、塑料薄膜、铁丝。
教师准备: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教学课件等。
(三)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
1.教师引导:在我们的世界里,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动植物和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有的很大很大,有的却很小很小,甚至用我们的眼睛都无法看到。据科学家研究,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觉更丰富的信息,尽管如此,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约0.1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2.那么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是什么样的呢?他们能告诉我们哪些自然界的奥秘?他们与我们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3.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与同学们一起走进微小世界,探索微小世界的奥秘。
4.这一课我们先学习第1课,了解放大镜的有关知识。
5.板书课题:1.1.放大镜
二、聚焦
1.出示放大镜,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放大镜的外形特点。
2.教师引导: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要用到放大镜帮助观察,那么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呢?
三、探索
活动一: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
1.出示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引导学生看一看。
提出要求:
2.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了解他们的不同之处,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预设:
相同之处:他们都是由玻璃制成,都是透明的。
不同之处: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玻璃片是中央和边缘一样厚薄的透明物体,近视眼镜是中央薄边缘厚的透明物体。
3.出示资料
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能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这一点,并发明制作了放大镜。
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目前凸透镜广泛使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活动二:放大镜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
1.教师引导:放大镜具有将图像放大的作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放大镜都能够将图像放的一样大呢?显然不是的,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将图像放大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2.教师分别出示两倍放大镜、四倍放大镜以及六倍放大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三种放大镜的镜片,看一看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学生分小组观察,体会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并且记录下来。
4.全班交流,预设:
放大镜倍数越高,中间越厚,两边则不变,但形状是一样的,都是圆形的。六倍的放大镜中间比四倍的放大镜中间要厚,四倍放大镜要比二倍放大镜中间要厚一些。两边都是一样的,而且形状也都是圆形的。
5.教师引导:镜片的放大倍数跟什么有关系呢?
预设:
放大镜镜片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心突出的弧度有关,和镜片大小无关。中心厚度越大的放大镜,其放大倍数越大,中心厚度越小的放大镜,其放大倍数越小。
6.学生再次观察二倍放大镜、四倍放大镜和六倍放大镜的镜片,进一步感受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的不同之处,了解放大镜的镜片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
四、研讨
刚刚我们观察了放大镜,了解了放大镜的镜片特点,下面我们来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放大镜的镜片是由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玻璃制作而成。
问题2: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
放大倍数越高的镜片,中间越厚;放大倍数越低的镜片,中间越薄。
问题3:镜片的放大倍数跟什么有关?
放大镜是运用了凸透镜的原理,放大倍数和镜片中心突出的弧度有关,中心厚度越大,其放大倍数越大;中心厚度越小,其放大倍数越小。
五、拓展
1.教师引导:我们刚刚了解了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其实我们可以运用适当的材料根据放大镜镜片的特点,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放大镜。
全班交流
2.制作放大镜的时候,我们要选择什么材料?
塑料杯子、热熔胶枪、注射器、水等等。
3.利用这些材料怎样制作放大镜呢?
制作方法:
①从塑料杯壁上裁剪两片凹陷的塑料片。
②用热熔胶枪将两片塑料片粘在一起,使之呈现中间凸起、四周扁平的形状。
③然后用注射器往里面灌满水,再密封,一个简易的放大镜就制作成功了。
4.制作成功的放大镜是否具有放大的功能呢?我们还要对其进行检验。
5.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恰当的材料,运用恰当的方法,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放大镜,并且检验一下自己制作的放大镜是否具有放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