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21 13:2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一)背景和教学目标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了解地球运动对生物的影响;二是总结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这体现科学学习要与生活关联的教育理念,也希望学生养成在单元知识学习后总结提升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二年级已学习过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也会在生活中积累一些相关的知识。本课内容聚焦在昼夜对生物的影响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上,其实万物生长靠太阳,昼夜和四季变化都体现在光照变化上,所以绝大多数物种都与昼夜和四季变化有关。本课会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看到万物之妙、自然之奇,体会自然的力量、生命之坚强、生命之美,并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
在拓展环节中,希望学生能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概况性表达。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尤其要表达清楚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运动特点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学生对概念关系的表达是区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地球运动的关键。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
科学概念目标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
地球运动和地球上的一些现象有因果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网络学习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能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归纳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科学态度目标
了解自然之妙,感受生命之坚强、生命之美,形成自然敬畏之心。
有总结归纳知识的习惯,有建构知识网络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知道产品的投产必须经过对环境和自然影响的论证。
(二)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聚焦
1.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有关运动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我们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2.地球运动的方式有哪些?
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有哪些特点?
地球的自转特点:(1)地球绕地轴自转;(2)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3)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4)地球表面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地球表面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降低。
地球的公转特点: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6小时9分10秒,为一个恒星年。或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一个回归年。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上,有一点距离太阳最近,称为近日点,有一点离太阳最远,称为远日点。
4.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对地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地球不停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产生了四季变化。
5.那么昼夜交替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四季变化又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方面的问题。
6.板书课题: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二、探索
活动一:交流我们知道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1.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以前所学到的知识,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方面的知识,下面请大家分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并完成课本36页“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班级记录表。
2.出示课本36页的记录表,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完成这张班级记录表。
全班交流,学生分别说一说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活动二: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信息
教师引导:有关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还有很多很多,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查阅了一些资料,下面就请大家展示交流我们收集到的信息。
活动三:展示我们收集到的信息
1.出示课本37页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知识卡片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这方面的知识。
2.出示课本37页上面蝴蝶、猫头鹰和郁金香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结合这张知识卡片进一步了解昼夜交替对蝴蝶、猫头鹰和郁金香的影响。
3.除了我们书上提供的这个范例之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的信息?
4.全班交流,预设:
(1)植物受光照的影响,体现在各种鲜花的身上尤为突出,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不一样,林奈就利用开花的时间不同这一特点制作出了一个花钟。
出示花钟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花的开花时间。
预设: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白天和晚上部分植物的形态也不一样。
合欢树早上,晚上叶片会合拢,中午会受光的刺激,叶片张开进行光合作用。
早上太阳升起后,含羞草的叶子感知到外界的光和热,开始伸展开它的叶子。等到正中午的时候,外界的光线和温度到达了一个极点,含羞草的叶子会稍微合拢,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护自己。等到傍晚之后,太阳落下,空气中的湿度开始增加,温度降低,含羞草的叶子就会闭合起来。
向日葵是一直朝着太阳转动的。
(2)昼夜交替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影响。
昼夜变化让动物产生了昼伏夜出或者夜伏昼出的生物钟规律,比如老鼠就是昼伏夜出,而人类以及其他许多的哺乳动物都是夜伏昼出。
5.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1)出示课本37页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知识卡片,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出示夏天的北极狐和冬天的北极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两张图片,比较夏天的北极狐和冬天的北极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预设:
北极狐的毛发在冬天时是白色,夏天时是棕色的,这个毛色变化应该是它的保护色吧。就像变色龙一样,通过改变身体的颜色来隐藏自己的。冬天的时候体毛是白色在雪地里就不容易被发现,而夏天的它的体毛变为灰黑色(腹面颜色较浅),这样就和冻土相差无几。颜色和环境越相似,就越容易隐藏。
(3)除了北极狐之外,还有哪些动物在夏季和冬季都会换上不同颜色的皮毛。
学生列举,教师相机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体会四季交替对动物的影响。雷鸟,羽色因季节而异,而与环境一致:冬季羽毛白色,与雪地相一致;春夏则为有横斑的灰或褐色,以配合冻原地区的植被颜色。
雪兔为了适应冬季严寒的雪地生活环境,冬天毛色变白,直到毛的根部;耳尖和眼圈黑褐色;前后脚掌淡黄色;夏天毛色变深,多呈赤褐色,是中国唯一冬毛变白的野兔。
(4)出示刺猬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刺猬在一年四季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预设:
刺猬在冬天会冬眠,春天、夏天和秋天的时候才出来活动。
还有哪些动物也像刺猬一样?
预设:青蛙、蛇、熊等等。
教师分别出示这些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进一步体会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5)四季变化除了会对动物产生影响之外,同时还会对植物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四季变化会对植物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预设:
一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就会落叶,比如枫树、杨树,到春天又会长出新的叶子。还有一些植物在冬天的时候会在树叶的表面长出一层蜡质的东西,以抵御整个寒冷的冬天。
(6)教师相机出示一些植物分别在夏天和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图片,进一步体会四季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三、研讨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究竟有哪些影响呢?
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
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和人一样,动植物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也会发生着变化,植物花开花闭、叶开叶合,动物活动、休息。
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自然界中大多数植物和动物都是受温度影响的,比如桃花春天开花结果,夏天果实成熟,秋天落叶,冬天不生长,而菊花则是秋天开花。
动物比如青蛙夏天抓害虫,冬天就冬眠了,还有一些鸟类,它们的羽毛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夏天的时候是灰色,冬天下雪的时候就变成了白色,还有大雁南飞,鱼儿洄游等都是受四季影响的。
四、拓展教师
1.引导: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了解了一些有关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想一想,在本单元中我们认识到了地球运动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2.出示课本38页“我的总结”记录表,引导学生按照这张记录表的要求,回顾本单元的内容。
3.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在本单元中学到了哪些有关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
出示图片:
4.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有关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
地球的运动包括两种方式。
一种叫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24小时,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和天体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对生物造成影响。
另一种叫公转,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公转轨道是椭圆,公转时地轴倾斜角不变,产生了太阳高度、日影长度、日出日落时间四季规律变化,产生地球的四季变化。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有关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道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以及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这方面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