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比热容》课时检测
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组装器材时,先固定上面铁圈的高度
B.升高相同温度,a液体吸收的热量更多
C.a液体的比热容小于b液体的比热容
D.加热相同时间,b液体比a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2.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
3.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
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比热容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大
C.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的热量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4.某同学用一种加热器将质量为
500
g的冰持续加热使其熔化直至沸腾,记录并绘制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该图像可以看出该物质在C点的内能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B点的内能,原因是 .根据该图像还可以看出AB段的比热容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D段的比热容.?
5.宁夏中卫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当地特产的压砂瓜,被称为“石头缝里长出的西瓜”,如图所示.每到种植季节,瓜农们把发了芽的西瓜种子种到覆盖了砂石的土壤中,这样可以利用砂石有效蓄水和保温,保证芽苗在深夜不会被冻伤.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所给信息,利用比热容知识分析:为什么瓜农在土壤上覆盖砂石后,能起到保温作用?
6.如图1所示为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
(1)设计实验时:用水和煤油做实验,应使水和煤油的 相等.?
(2)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 .?
(3)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
烧杯号
液体
质量m/g
初温t1/℃
末温t2/℃
加热时间t/min
1
水
300
20
30
12.3
2
水
120
20
30
6.2
3
煤油
300
20
30
6.1
4
煤油
300
20
25
3.1
①比较分析1、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②比较分析1、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③比较分析 、 号烧杯的实验记录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4)图2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像是 (填“甲”“乙”或“丙”).?
5)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填“温度升高的高低”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的.?
(6)能否准确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次实验成败的关键.酒精灯和电加热器都可作为热源,你认为选 较合理,理由是 .?
7.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则: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 ,应改为 ;?
(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 ;?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 .?
8.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B.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有关
C.温度高的物质比温度低的物质的比热容大
D.比热容跟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有关
9.质量为500
g的金属块,温度从20
℃升高到100
℃时共吸收了3.52×104
J的热量,则该金属块的比热容为
( )
A.0.88×103
J/(kg·℃)
B.0.44×103
J/(kg·℃)
C.0.22×103
J/(kg·℃)
D.0.11×103
J/(kg·℃)
10.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11.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伤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
A.质量较小
B.凝固点较低
C.沸点较高
D.比热容较大
12.暑假,小兵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玩耍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 )
A.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
B.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
C.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水温上升较少
D.小兵的错觉,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
13.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1
kg水温度从50
℃降低到20
℃,放出的热量是
( )
A.4.2×103
J
B.8.4×104
J
C.1.26×105
J
D.2.1×105
J
14.已知铝的比热容大于铁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出,再让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这时比较铝块的末温t铝与铁块的末温t铁,则
( )
A.t铝>t铁
B.t铝C.t铝=t铁
D.无法确定
15.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
℃的水变成45
℃的水
答案解析
1.C 【解题思路】 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先调整好下面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调整好上面铁圈的高度,因此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A错误;由题图乙可知,相同质量的a、b两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b液体加热时间长,即b液体吸收热量多,故b液体的比热容比a液体的大,B错误,C正确;由题图乙可知,加热时间相同时,a液体比b液体温度升高得多,故D错误.
2.A 【解题思路】 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上沙石的比热容大.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近海面空气的温度低于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故近海面属于高压区,近地面属于低压区.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向下运动,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运动,同一水平面上,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故A项正确.
3.B 【解题思路】 乙和丙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它们的质量不相等,所以比热容大小不相等,故A错误;甲和乙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甲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甲的比热容大,故B正确;从题图中可以看出,1
kg甲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为3
000
J,故C错误;甲和乙都升高1
℃,甲吸收的热量多,同样,都降低1
℃,甲放出的热量多,故D错误.
4.【参考答案】 大于 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小于
【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属于晶体,B点和C点的温度相等,因为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所以该物质在C点时的内能大于在B点时的内能;在整个过程中质量不发生变化,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由于AB段比CD段温度升高得快,故AB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比热容.
5.【参考答案】 瓜农们把发了芽的西瓜种子种到覆盖了砂石的土壤中,由于砂石具有蓄水功能,到了晚间,在放出相同的热量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水的温度变化小,从而保证芽苗在深夜不会被冻伤.(答案合理即可)
6.【参考答案】 (1)质量 (2)电加热器 (3)②质量不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③3 4 (4)乙 (5)加热时间的长短 (6)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工作状态稳定,能够更好地通过控制加热时间的长短准确地控制吸收热量的多少
7.【参考答案】 (1)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2)吸收的热量相同 (3)升高的温度
8.A 【解题思路】 由比热容的定义可知,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A正确.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一种物质,状态不变时,其比热容与温度高低、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多少、质量的大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都无关,故B、C、D错误.
10.D 【解题思路】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同,表格中的煤油与冰的比热容相同,A错误;湿泥土中含有水,比热容比干泥土要大,同样的阳光照射下,温度上升得慢,B错误;水的比热容较大,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C错误;由于铝的比热容比铜大,所以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D正确.
11.D 【解题思路】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外界温度变化较快时,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不会对生物体造成伤害,故选D.
12.C 【解题思路】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水的温度升高得少,故河水比较凉,而石头的温度升高得多,故石头热得烫脚.故选C.
13.C 【解题思路】 Q放=cmΔt=4.2×103
J/(kg·℃)×1
kg×(50
℃-20
℃)=1.26×105
J.
14.A 【解题思路】 由题知,铝的比热容大于铁的比热容,因为Q放=cmΔt,质量m相同,放出的热量相同,所以铝块比铁块降低的温度值小,因为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出,所以二者的初温相同,故铝块的末温高,即t铝>t铁.
15.B 【解题思路】 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温度(状态不变时)、形状无关.水凝结成冰,物质状态发生了改变,比热容也因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