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
18
刘胡兰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你知道这句话说的是谁吗?
刘胡兰,生于1932年10月8日,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名刘胡兰村)人。
●1946年6月,刘胡兰参加中国共
产党,为候补党员。
●1947年1月12日,15岁的她被
捕,壮烈牺牲。
●1947年8月1日,她被追认为中
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她写了挽词。
会写的字
刘
民
反
村
liú
mín
fǎn
cūn
姓刘
民族
反对
村庄
被
关
道
兵
bèi
ɡuān
dào
bīnɡ
被捕
关门
知道
士兵
刘
左边“文”捺变点
村
左竖长而直,右点有力
民
竖提要直,
内横略斜,
末笔有力。
反
首撇短平,
横撇内收,
捺伸展。
被
左边勿漏第四笔短撇
道
里部上横长,
外部平捺要托住被包部分。
关
兵
上面勿写成“八”,
下面首横稍短。
上部末横稍长,
下部撇、点收笔齐平。
xuè
多音字
①敌人恼羞成怒,把她打得鲜血直流。
②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
血红
血糊糊
xuè
多音字
xiě
xiě
lán
兰花
tǐnɡ
挺起
liè
烈士
shā
杀害
pài
反动派
lā
拉住
词语认读
组词:兰草
派遣
拉开
组词:挺立
杀身成仁
热烈
数一数,课文一共
个自然段。我会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4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刘胡兰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面对敌人的收买、威胁和毒打,她始终不屈服,最终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品读释疑
跟着老师一起读第1自然段,读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以及故事的起因。
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关在一座庙里。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故事的起因。
时间
起因
环境描写
地点
人物
刘
民
liú
mín
姓刘
造句:刘胡兰是一名光荣的烈士。
民族
居民
造句:这里的居民过着幸福的生
活。
反
村
fǎn
cūn
反对
反问
造句:我强烈反对他的建议。
村落
村庄
造句:这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被
关
bèi
ɡuān
被捕
被动
造句:学习是自己的事,要主动,
不要被动。
关门
关心
造句:空调开放,请随手关门。
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关在一座庙里。
“天阴沉沉的”说明当时是阴天,奠定了本文的悲伤基调。
“叛徒的出卖”是刘胡兰被捕的原因。
听老师说一说当时的背景情况。
1946年10月,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将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来。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
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
刘胡兰被捕后,敌人用了哪些手段来对付刘胡兰,刘胡兰又是怎样做的呢?读读第2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
刘胡兰
敌人
收买
大声回答:“我不知道!”
收买:指用钱财或其他好处笼络人,使受利用。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
道
dào
知道
道路
造句:生活的道路不总是平坦开阔的。
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刘胡兰
敌人
威胁
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威胁:指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不说就枪毙你!”
凶残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
敌人从刘胡兰口中什么都没有得到,恼羞成怒,把她打得鲜血直流。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鲜血直流
xuè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刘胡兰
敌人
恼羞成怒,把她打得鲜血直流
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残暴)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刘胡兰的血肉之躯比作钢铁,体现了她的英勇无畏、坚贞不屈。
说一说:第2段中敌人用了哪些手段对付刘胡兰?刘胡兰是怎样表现的?
敌人用了收买、威胁、毒打的手段。刘胡兰大声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她像钢铁铸成似的,毫不动摇。
体现了敌人的凶残、残暴。刘胡兰面对威逼利诱不为所动,毫不畏惧,体现了她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精神。
敌人在刘胡兰这儿什么都没得到,又会怎样做?刘胡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读读第3自然段,找到答案吧!
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
xiě
敌人
铡死民兵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不说,也铡死你!”
危险再次升级,刘胡兰面临着敌人的死亡威胁。
兵
bīnɡ
民兵
士兵
造句:仪仗队的士兵笔挺地站着。
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
刘胡兰
“怕死不是共产党员”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xuè
走到铡刀前
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
“挺起”“迎着”“踏着”“走到”这一系列动作,写出了刘胡兰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
“呼呼的北风”是环境描写,照应开头“天阴沉沉的”,体现了天气的阴冷,渲染了悲伤的气氛。
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
“光荣”指公认为值得尊敬和称赞的;“牺牲”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光荣地牺牲”说明刘胡兰为了正义而死的行为值得尊敬和称赞。
“才”突出了刘胡兰的年龄小。
说一说:第2、3自然段中,敌人用了哪些手段对付刘胡兰,刘胡兰是怎样表现的?
敌人
收买、威胁、毒打。
刘胡兰
●大声回答:“我不知道!”
●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
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
坚贞不屈
视死如归
讨论交流:刘胡兰最后光荣地牺牲了,你觉得刘胡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刘胡兰
面对收买不动摇、
面对威胁不畏惧、
坚贞不屈、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小组合作,一起讨论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小英雄的事迹?
王二小——把敌人引进埋伏圈,壮烈牺牲
潘冬子——游击队交通员
张嘎——小侦察员
海娃——儿童团团长,送“鸡毛信”
......
齐读最后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刘胡兰写挽词?
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亲笔写了挽词。
毛泽东主席知道刘胡兰的事迹后,亲笔为她写挽词,体现了毛泽东主席对她的哀悼、敬佩和赞颂。
挽词:哀悼死者的言辞,特指写在挽联上的。
补充资料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邓小平同志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
1994年2月2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1947年8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她
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2009年9月,刘胡兰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革命英雄们的无私奉献,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学会感恩。
本文写了在1947年,十五岁的刘胡兰由于被叛徒出卖而被捕,但她不屈服于敌人的收买、威胁和毒打,最终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敌人的残暴,歌颂了刘胡兰英勇无畏、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
中心主旨
起因
刘胡兰
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被捕原因
经过
敌人:收买、威胁、毒打
结果
光荣牺牲
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结构图示
刘胡兰:不知道、不动摇、
不怕死
刘(
)
(
)
反(
)
(
)
被(
)
(
)
道(
)
(
)
民(
)
(
)
村(
)
(
)
关(
)
(
)
兵(
)
(
)
刘胡兰
民族
居民
村庄
村落
关门
关心
道理
反对
反面
被动
被子
一、我会组词。
随堂练习
知道
姓刘
士兵
民兵
二、按照提示,练习讲故事。
2.敌人用了哪些手段对付刘胡兰?
3.刘胡兰有什么表现?
1.刘胡兰为什么被捕?
4.刘胡兰是怎样的一个人?
5.毛泽东主席为什么为刘胡兰写挽词?
年轻的共产党员(
),在被叛徒出卖后被捕,但是她不为敌人的(
)所动摇,也不畏惧敌人的(
)和(
),最后光荣(
)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崇高的英雄形象,体现了刘胡兰(
)、(
)的伟大精神。
三、总结课文。
刘胡兰
坚贞不屈
威胁
牺牲
收买
毒打
视死如归
四、刘胡兰为了革命的胜利光荣地牺牲了,让我们永远铭记她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