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水的组成 习题精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水的组成 习题精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22 21:4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1章第2节水的组成习题精练
一、选择题
只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水由氢和氧组成
B.
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
C.
通电条件下,水能发生分解
D.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如图甲、乙是电解水的实验及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
a、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C.
水电解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都没发生变化
D.
电解水的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在做电解水实验时,通直流电一段时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
此反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
B.
b管中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C.
反应前后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D.
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及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
a、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C.
水分解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水2个氢分子+1个氧分子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
“”表示的是氢分子
B.
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2:1
C.
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氢、氧原子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小北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⑤在加热情况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⑥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
A.
?①②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
下列关于水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
B.
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
C.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D.
通常化学性质较稳定,在通电时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错误的是(
)
A.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水通直流电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是动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以下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B.
1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和一个氧组成
C.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近年,
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由氢和氧组成
B.
水蒸气冷凝成水,
水分子变小
C.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二、填空题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和??????????组成。
(2)上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这一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水分子
B.氢分子
C.氧分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装置图:
(1)判断所接电源的正负极,图中A点表示??????????极。
(2)如何检验b试管内的气体??????????。
(3)通过该实验能够得到如下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和氧组成
B.水是导体
C.水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原子
D.水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电解水时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小科同学设计了电解水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电极由金属曲别针制成。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试管中分别收集到了一些气体。与A电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A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极相连接。为了加快电解的速率,他还需要向实验室管理员借用???????????(填一种药品)

三、实验探究题
水的组成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查阅资料】通过电解水和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其中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乙实验是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碱石灰(可吸收水分干燥气体)的仪器c,并在导管口d处将气体点燃,
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实验与结论】
(1)图甲中玻璃管a和玻璃管b得到气体的体积比为?
?
?
?
?
??;检验b玻璃管中产物的方法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2)图乙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导管口d处?
?
?
?
?
?
?
?
?
?
?
?
?
?
?
??;烧杯底部有?
?
?
?
?
?
?
?
?
?
?
?
?
?
?
?
?
?
?
??。
(3)写出实验甲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
?
?
?
?
?
?
?
?
?
?
?
?
?
?
?
??。
(4)由以上探究可以得到的有关水的组成的结论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通过实验甲可以得出水具有的性质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过实验乙,
可以得出氢气具有的性质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某科学探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水的组成。
???????
【实验步骤】
用大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2%的稀硫酸,从A中的大圆孔注入;用两个橡胶帽塞住右边两个出气口,用带针头的小注射器分别在出气口1和2处抽气,液面上升,直至水充满正负两极;接通电源,待C中气体体积达到最大刻度时,关闭电源,仔细观察实验装置中的现象;分别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抽取气体并检验。
【交流与反思】
(1)步骤的目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步骤中的现象有:两极上均有气泡冒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步骤中检验C中生成气体的方法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解答题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都需要水,关于它的传闻有很多.
传闻1:自来水中有余氯,不能饮用.
自来水从自来水厂到用户家可能需要经过几十公里的管道,为了保证水质,必须在水里加入一些消毒剂以防止细菌滋生.最常用的消毒剂就是氯气,此外还有氯胺和二氧化氯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余氯标准推算,如果氯全部来自于饮用水,则自来水中氯的允许含量为5mg/L.而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厂出厂水中余氯不得高于4mg/L.由于传输损失,管网末端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为维持消毒效果,国家规定管网末端自来水中余氯下限为0.05mg/L.
传闻2:煮过很多次的“千滚水”有毒.
有研究对多次煮沸水中亚硝酸盐情况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不同煮沸次数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mg/L)
水样类型
亚硝酸盐含量
一次沸水
0.0008
二次沸水
0.0020
三次沸水
0.0028
人体长时间摄入超标的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但是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即使三次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比我国天然矿泉水中亚硝酸盐标准(0.1mg/L)还低不少.从饮用水健康的角度来看,相比对开水中亚硝酸盐的忧虑,我们更应该注意如果不将水煮开,或者密封、储存方法不当,饮用水中可能存在细菌污染的隐患.
传闻3:常喝“富氧水”能够抗衰老.
富氧水原是医学界为了研究生物细胞厌氧性和好氧性的研究用水,是通过人为地往纯净水里充入更多的氧气制成的.
对于富氧水对健康的影响,学术界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若水中氧含量过高或常喝富氧水会加速氧化,使人体衰老.无论是吸氧还是喝氧,对健康人都是弊多利少.人们在“喝氧”的问题上应采取慎重态度,勿作非明智的选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水质,可用的自来水消毒剂包括______.
(2)判断传闻1真假,并说明理由:______.
(3)依据文中数据,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4)传闻3的资料中,反映出的氧气性质有______.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如果自来水中含氯量过低,水中细菌就可能超标
B.因为“千滚水”含有亚硝酸盐,所以有毒而不能饮用
C.“富氧水”中富含氧气,适合多喝.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略
2.【答案】C
【解析】略
3.【答案】C
【解析】略
4.【答案】C
【解析】略
5.【答案】D
【解析】在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由此可知,“”与“”表示的分别是氧分子和氢分子。A错误;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2:
1,
不是质量比,
B错误;
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错误;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正确
6.【答案】C
【解析】
①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故①错误;
②水是构成生命体最基本的物质,故②正确;
③水通常以水蒸气、液态水、固态冰三态存在,故③正确;
④在实验室中,水常用于溶解物质,配制溶液,故④正确;
⑤加热水会蒸发成气态水蒸气,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故⑤错误;
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⑥正确。
故正确序号为②③④⑥?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7.【答案】B
【解析】略
8.【答案】C
【解析】
A.水由水分子构成,A正确;
B.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正确;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错误;
D.水通直流电能生成氢气和氧气,D正确。
故选C。??
9.【答案】A
【解析】略
10.【答案】A
【解析】水由氢和氧组成,A正确;水蒸气冷凝成水,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B错误;水由水分子构成,C错误;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D错误。???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水由氢和氧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1.【答案】氢

D
水氢气+氧气
12.【答案】负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端口,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AC
13.【答案】b
2:
1
水氢气+氧气
【解析】由图示可知,
a试管内气体较多,
是氢气,
氢气具有可燃性;
b试管内的气体较少,
是氧气,
氧气具有助燃性,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
1
14.【答案】氧气?

氢氧化钠或稀硫酸
【解析】根据电解水的口诀“正氧负氢,
氢二氧一”可知,
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
2,
质量比是8:
1。氢氧化钠或稀硫酸能够增加水的导电性,
加快电解速率。
15.【答案】(1)2:1?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玻璃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说明气体是氧气
(2)气体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
水珠出现
(3)水氢气+氧气
(4)水由氢和氧组成
(5)电解能够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氢气能够燃烧生成水
【解析】?(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
2,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b玻璃管中产物(氧气)的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玻璃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2)图乙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导管口d处气体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
烧杯底部有水珠出现。(3)实验甲中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4)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说明水由氢和氧组成。(5)通过实验甲可以得出水具有的化学性质是:电解能够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通过实验乙,可以得出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氢气能够燃烧生成水。
16.【答案】(1)排尽B、C中的空气
(2)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A中液面上升
(3)点燃注射器中的气体,观察是否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17.【答案】氯气、氯胺和二氧化氯;假,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煮沸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含量越高;可溶解在水中;BC
【解析】解:(1)常见的消毒剂:氯气、氯胺和二氧化氯;
(2)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所以自来水中有余氯,不能饮用是假的;
(3)依据文中数据,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煮沸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含量越高;
(4)传闻3的资料中,反映出的氧气性质有可溶解在水中;
(5)A.如果自来水中含氯量过低,说明消毒剂少,那么水中细菌就可能超标,故A正确;
B.虽然“千滚水”含有亚硝酸盐,但是亚硝酸盐含量比我国天然矿泉水中亚硝酸盐标准(0.1mg/L)还低不少,所以有毒而能饮用,故B错误;
C.“富氧水”中富含氧气,但并不是适合多喝,故C错误.
故答案为:(1)氯气、氯胺和二氧化氯;
(2)假,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
(3)煮沸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含量越高;
(4)可溶解在水中(或氧化性);
(5)BC.
(1)根据常见的消毒剂进行解答;
(2)根据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进行解答;
(3)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煮沸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含量越高进行解答;
(4)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解答;
(5)根据水的性质进行解答.
要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现代科技知识,社会热点,会用已学知识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