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07 09:3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
课堂小结
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郑成功
1624~1662
福建南安人
戚继光
1528~1588
山东蓬莱人
康熙
1654~1722
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皇帝
  明清时期,日本、荷兰、沙俄等国侵略者先后入侵我国边疆。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和清朝康熙帝等奋起反抗,沉重地打击侵略者,收复保卫了祖国神圣领土,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斗争精神。
导入
戚 继 光 抗 倭
戚继光抗倭图

“倭寇”指日本海盗、武士和不法商人
  明朝中期,朝廷腐败,边防松驰,加之明政府继续推行海禁政策,以致倭患日益严重,使东南沿海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戚继光
1528.11.12~1588.1.5
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
戚继光祠堂
戚继光故里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阁
韬 深 处
戚继光16岁作
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鏖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位于浙江台州市椒江区东山西坡,明初时为海门城隍庙,戚继光在台抗倭时多驻于此,后人为纪念民族英雄,必祀戚继光,现为戚继光纪念馆。
戚继光庙
明代抗倭图(局部)
  反映明嘉靖年间(1522~1566)浙江沿海军民抗击倭寇侵扰的画卷。图为“水上激战”。
“戚家军”
戚家军抗倭形势图
创造“鸳鸯”战术
1561年台州之战九战九捷
  基本扫除浙江沿海的倭寇,为后来彻底剿灭倭寇奠定了基础。
>>>
福建
>>>
广东
《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书影
  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着重记载水军组练、水战阵法,为后世兵家所重视。
戚继光抗倭舰队
旗舰大福船
港口和近海作战快捷的鹰船
侦察敌情的网梭船
戚继光抗倭遗址(江苏苏州)
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戚继光的军事指挥才干;
3.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
4.军民密切配合;
……
郑 成 功 收 复 台 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塑像
  郑成功(1624.8.27~1662.6.23),字明俨,原名郑森,幼名福松,诣明末大儒钱谦益时受字大木。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南明桂王永曆帝封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或郑王爷。
  郑成功是南明抗清名将,父为海盗出身的郑芝龙,母为日本人田川氏。祖籍福建泉州石井,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
郑成功画像
郑成功纪念馆(福建厦门)
郑成功雕像(厦门鼓浪屿)
郑成功庙(台湾高雄屏东麟洛乡)
延平王祠(台湾花莲)
郑成功图书馆(台湾)
郑成功纪念馆(台中)
郑成功收复台湾示意图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金门
赤嵌城
(今台湾台南市南)
台湾城
(今台湾省安平)
台湾赤嵌楼
  台湾赤嵌楼位于台南市中区赤嵌街。现为台南市历史馆的赤嵌楼,原址是17世纪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时所建的普罗文查城堡,旧志称“赤嵌楼”,又名“红毛楼”。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改赤嵌楼为承天府。原赤嵌楼已于1862年被地震毁坏,现在的赤嵌楼是光绪五年(1879)在原址上重建。
郑成功率军与荷军在海上激战
  1661年5月下旬,郑成功的舰队与荷兰舰队发生激烈的战斗。结果中国战舰击沉荷兰的主力舰赫克托号,其余两艘荷兰战舰在中国舰船的围攻下,第二天也狼狈逃走了。这幅图描绘了当时双方激战的情景。图中左侧军船的旗帜上明显地写着“郑”字,右上角的那艘荷兰战舰被击中,船身倾斜,正慢慢沉入汪洋大海之中。
郑成功的军船
  郑成功征台舰队400余艘舰船,载运25000余名将士。舰船大小不一,船型较多,平均每艘六、七十人。中军船是郑成功舰队的指挥旗舰,是比较大型、装备完善、航行安全而快速的厦门同安船型。
郑成功军队炮弹籽
郑成功古战船上的铁炮
郑成功军士用过的大刀
郑成功军队使用过的土炮
郑成功军队使用的藤盾牌
  盾牌用植物的茎编制,使用轻便自如,而且较坚韧,不易被利器戳穿。郑成功部队常利用它与敌人作战。
郑成功军队使用的“国姓瓶”
  据民间传说,为郑成功军队用来装置火药、投掷杀敌的爆炸品。
荷兰殖民者的投降书
郑成功受降像(台湾赤嵌楼前)
  1662年初,郑成功指挥军队从海陆两方面向荷兰侵略者发动猛烈攻击。面对中国军队的强大攻势,荷军统帅揆一终于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被荷兰侵略者非法占据38年之久的台湾回归祖国。
1662年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2月郑成功接受殖民主义者投降书
  1662年2月,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郑成功对投降缴械的侵略者采取宽大政策,照顾他们的生活,允许他们带走个人财产。此图描绘了全副武装的荷兰侵略者,举着旗帜,列队撤出热兰遮城堡。
台湾人民欢庆胜利喜迎国姓爷(郑成功)(国画)
复台 - 郑成功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宝岛台湾
  台湾问题是中国最大的国殇,浅浅的海峡是中国人民最深的乡愁!
   ——温家宝
雅 克 萨 之 战
雅克萨反击战与《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边界图
雅克萨
尼布楚
 清圣祖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
1654.5.4~1722.12.20
“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康熙钦定名
炮重1000公斤 长248厘米
  康熙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亲政之后,先是平定三藩之乱,接着又统一台湾,设台湾府。针对沙俄侵略东北的野心,于1685年和1686年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保卫战,击败了俄国侵略者。1689年,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雅克萨之战
  1685年,张春、郎坦、萨布素等奉命率清军驱逐盘踞雅克萨的俄军。在清军的攻击下,俄将托尔布津约降,请许其退往尼布楚。彭春等许其所请。同年冬,俄军再占雅克萨。清政府于次年派萨布素、郎坦等第二次围攻雅克萨后大败俄军。战后,俄方同意谈判解决边界问题。
第一次1685年
第二次1686年
《尼布楚条约》(俄文)
  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
  经过平等协商,双方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条约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从法律上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
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
1.戚继光抗倭的背景
2.戚继光组建“戚家军”
3.台州大捷
4.戚继光福建、广东灭倭
5.民族英雄戚继光
1.17世纪20年代,荷兰殖民者霸占台湾
2.郑成功收复台湾
3.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1.雅克萨之战的背景
2.雅克萨之战
3.中俄《尼布楚条约》
课堂小结
学 习 与 探 究
讲述民族英雄戚继光和郑成功的故事
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大大方便了作战歼敌。
  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不但普遍食用,而且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后人感念戚继光,便把这种小饼叫作“戚继光饼”,后简称“光饼”。
光饼的来历
  在福州地区百多种地方风味小吃中,光饼最为有名。它的原料为面粉、碱面、盐巴,另加一点芝麻,形状如银元般大。   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不想连日阴雨,军中不能举灶,戚继光便命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
学习活动
戚继光抗击倭寇
  戚继光出身将门,是明朝著名的武将。他从小爱读兵书,年轻时已精通兵法。父亲死后,继承父职指挥俭事,到东南沿海去抵御倭寇。
  戚继光招募了3000矫健勇猛的金华、义乌的矿工和农民,对他们进行严格训练,组成了一支纪律严明,勇敢善战的戚家军,可称为少年统帅。
  1561年,倭寇上万人侵犯浙江台州地区,戚继光随新军进剿,连续作战一个多月,九战九胜,歼敌5000余人,大获全胜,从倭寇手里解救出无辜百姓几千人。
  倭寇见浙江沿海戚家军防守严密,不敢再来侵犯。第二年,他们又来福建沿海骚扰,当地守将抵挡不住,朝廷派戚继光前往助战。他又出奇兵直捣倭寇大营,经过一场激战,2000多倭寇全部被歼灭了,倭寇头目平五郎走投无路,剖腹自杀。
  接着,戚继光又率军捣毁敌营数十座,经过十年多的征战,东南沿海的倭寇终于被消除了。
1.17世纪20至60年代,侵占台湾的殖民国家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沙俄
2.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雅克萨之战 ②戚继光抗倭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3.明清时期出现的两位民族英雄是(   )。
 A.岳飞、文天祥     B.戚继光、郑成功
 C.戚继光、郑和     D.岳飞、戚继光
4.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是在(   )。
 A.1683年  B.1685年  C.1686年  D.1689年
C
B
1685~1686(清)
元末明初
1662年初(清)
学习测评
B
D
抗俄英雄萨布素
第二次雅克萨之战
凿壕筑垒 四面包围
  萨布素(1629~1701),清初宁古塔(黑龙江宁安县)人。生于宁古塔南马场(今宁安市卧龙乡英山村)。满族镶黄旗人,姓富察氏。
史海拾贝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