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将莫邪》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在读懂文章、理解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2. 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古代劳动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以及老百姓在民间传说中所寄托的美好愿望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文章中侠客的人物形象
难点:正确理解文章情节中的怪异成分
三. 教学过程
1 导入
由《大铁锤传》导入新课
2新授《干将莫邪》
(1) 介绍作者、出处21世纪教育网
(2) 读课文,理清情节
用两个字概括文章情节――复仇
思考问题:“仇”缘何而来?
赤有没有能够亲手复仇?为什么?
最终赤复仇有没有成功?如何成功
(3)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思考问题:你最欣赏文中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明确:主人公是文中最能够凸现文章主题的人物。
3延伸阅读《李寄斩蛇》21世纪教育网
(1) 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2) 分析人物形象
思考问题:这篇文章里有没有“侠”?如果有的话,是谁?为什么?
4总结21世纪教育网
两篇文章中有些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什么这样的故事能代代相传?(明确:故事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愿望)
5课外作业21世纪教育网
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中的《铸剑》
教后记:《干将莫邪》是一篇文言小说,我的设想是引导学生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这节课上下来,应该说基本完成了课前的教学设想。只是由于听课的老师比较多,我和学生都有些紧张,使得一些教学环节不够流畅,学生反应不如平时活跃,这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教学经验的欠缺。就教学步骤而言,我的这节课仍有很多需改进的地方,如果能在分析人物形象以后再引导学生对人物作出一些鉴赏评价,那就更充分的体现了阅读的三个层次。21世纪教育网(共21张PPT)
语文版八年级(上)
<<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
教学目的: 1. 理解故事的全过程,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2. 叙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理解赤不惜生命,客以身殉义行为的可取性和局限性.
教学重点: 1. 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掌握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赤和客报仇行为的可取性和局限性.
教学方式: 分组对抗赛_ 每组有一个记分牌,起平分60分.
解释下列词语
1.莫邪子名赤,比后壮.
2.日夜思欲报楚王.
3.王大怒,使相之.
4.王即购之千金.
5.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6.当与汤镬煮之.
(及,等到)
(报复)
(仔细察看)
(悬赏捉拿)
(进献)
(热水)
干将是楚国有名的造剑师傅,他的妻子叫莫邪.楚王命令他为其造剑.
三年以后,干将造出一双最好的宝剑.可干将明白,楚王得到宝剑,一定会杀死造剑的人.
干将就留下了一把宝剑,埋在南山上的一棵大松树下面.希望儿子长大后为他报仇.
干将要去楚国京城把剑献给楚王,这时莫邪快生孩子了.
干将来到楚国王宫,楚王得到宝剑后很高兴..
哇呀呀,干将你竟敢留下好剑,我要把你杀掉.
楚王杀死了干将.不久,莫邪生了个男孩取名赤.
赤长成了大小伙子,莫邪把他爹爹的不幸告诉了他.
妈,我一定替爹爹报仇,杀死楚王.
复述提示:
赤在哪里 是怎样遇到客的 客是怎样允诺替赤为父报仇的 之后赤又是怎样做的
客设了怎样的计谋杀死楚王的 客杀死楚王后又怎样做的 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干将因为什么被楚王所杀 在向楚王献剑之前是怎样向妻子交代的
赤长大后做了什么 他想要干什么
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
干将铸剑 为王所杀
子赤取剑 欲报父仇
山中遇客 以命相托
客设计谋 智杀楚王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分析人物形象
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
赤
客
为报父仇,至死不渝
见义勇为,英勇无畏
反抗压迫 英雄壮举
楚王
心胸狭隘 残忍暴虐
强权政治 典型代表
道理:勇敢忠诚 英勇无畏的侠义精神
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上,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客以剑拟王,王头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
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
辩论:
正方
这种行为是可取的
反方
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赤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他们的行为怎么看
大型民族舞剧<<干将莫邪>>
苏州古城是春秋时期(约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楚国的首都。相传,楚国人干将与其妻莫邪善于铸剑,他们曾铸有一对锋利无比的宝剑,一名干将,一名莫邪,献给了楚王。后来,干将、莫邪被做为利剑的代称。为了纪念干将,古代苏州人把与干将墓相近的古城正东城门称为“干将门”,后又改为今天的相门。
很久以来,古城苏州就有纪念干将的地名,却一直没有纪念莫邪的地名。近日,这一历史遗憾得到了弥补——苏州古城东侧命名了一条莫邪路。
干将莫邪
以人名命之的古代宝剑,后人以这作为锋利宝剑的代称。也用来比喻锋利而有特殊功效的事物或杰出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