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将进酒 》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 》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2 07:1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将进酒
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
《将进酒》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一篇诗歌,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在声律方面的特点,并能够用这种方法有感情地诵读作品,品味诗文内部深厚的情感和情绪,培养学生朗诵的基本功。作为诵读教材,《将进酒》齐汇五音,不同凡响,这得益于李白用夸张的手法表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并通过朗诵表现出来;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体会李白诗歌豪放的风格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理解作品的情感和意境特点的基础上诵读并当堂成诵;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诗词知识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正确评价诗中作者的情感,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培养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坚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执着精神。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并通过朗诵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诗中作者的情感,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
文学史上那些最耀眼的诗词几乎都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台湾诗人洛夫就曾经说过:“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榨出半斤酒来。”
余光中先生在《寻李白》中写李白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可见,李白除了有“抱月而终”的传说,有“仗剑游侠”的经历,有人间“诗仙”的美誉,还有一个关键词和他有关的是什么?酒。
二、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现存诗歌900余首。李白善于向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习,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他所特有的浪漫主义风格,素有诗仙之称。他的诗歌具有奔放飘逸、想象丰富、豪迈瑰丽的特点。
知人:李白少有抱负,才华出众,想取卿相之位,实现济世安邦的理想。曾被召为翰林学士,但唐玄宗仅仅把他当作文学弄臣,又遭到权贵诋毁排挤,被迫离开长安,飘零江湖,落魄失意。写这首诗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功业未就而两鬓斑白。
论世:这首诗大约作于安史叛乱前四五年。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消愁。
三、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他跟两位好朋友一同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之时,借用乐府旧题,用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解释下面“将”的意义:

将进酒(请)

呼儿将出换美酒(拿)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扶持)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领,带兵的人)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带领)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助词,在动词后,无实在意义)
四、整体感知(朗读与朗诵)
1.解决生字词
2.找两名学生朗诵
3.听名家朗诵
4.学生齐声朗读
看看他们是怎样用声音来演绎诗歌的。在听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诗歌中的节奏、韵律、情感变化。并在课本上作适当的标记。
五、研读诗歌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文句解读:你没有看到汹涌的黄河之水是从天上倾覆而下,滚滚东去,奔腾至海,永不复还。
修辞手法:作者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搜集“流水”的意象的诗句,简要分析这一意象常表现的主题。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
《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流水”意象:
以江水的永恒对比人类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
以江水的流逝暗示时间的流逝。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文句解读:你没有看到悬于高堂之上的镜子中悲愤的白发,早晨还黑如青丝,入暮便已如皓然霜雪。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
问题研讨:请结合诗文简要赏析诗歌开头四句运用的表现手法。
1)
起兴:由黄河水的东流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以引发自己对人生的慨叹。
2)
比喻:以黄河水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再。
3)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4)
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给人灵动飞扬、横空出世之感。
→表达诗人抱负不得施展、理想不得实现的激愤和痛苦。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文句解读:人生得意之时即需纵情欢乐,莫让金樽空对一波月色。我有雄才伟略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千金散尽亦有失而复得之日。烹羊宰牛聊以享乐,只一豪饮便应当是三百杯。
修辞手法:夸张
问题研讨: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哪两个字用的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必”和“还”,表明诗人渴求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并表达了作者有高度自信心。
(2)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它是一种真正的“乐”吗?
明确:①既然人生短暂,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
②不是真正的快乐,是通过这种及时行乐,寻求一种自我安慰。
4.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文句解读:岑夫子,丹丘生,继续喝啊,切莫停下。我要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为我倾耳细细听:钟鸣鼎食都不值得珍惜,只愿长久沉醉下去再也不愿清醒。
问题研讨:
(1)作者在这里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与前文的长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什么好处?
①让诗歌的节奏不单调,富于变化。
②加快了诗歌的节奏,旋律加快,旋律的加快实际上就反映出作者情感的变化,心情是非常激动地,他的情感由原来的欢乐变得狂放起来。
(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是诗人的真心话吗?作者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明确:不是真心话,真正想做的是建功立业,并不是“长醉不愿醒”。只是因为当时仕途失意,志不得抒所以才这么说,一方面反映了对权贵的蔑视,另一方面更是怀才不遇的愤慨之词(气话)。
5.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文句解读:自古以来圣人贤子皆被世人冷落,唯有寄情于酒的饮者才能留下美名。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畅饮名贵好酒,尽情欢乐。
问题研讨: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单提到“陈王”曹植呢?结合曹植生平试做简要分析。
①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他的《七步诗》家喻户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②与曹植一样,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山”的下场。用典,以曹植自况,表达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6.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文句解读:
主人啊,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了呢,你只管去买了酒来让我们恣意畅饮啊!牵来我名贵的五花马,脱下我豪奢的千金裘,叫仆人拿去统统换了美酒,我要与你们尽情畅饮,一起借这千杯美酒,消融那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问题研讨:
(1)作者和朋友一直“将进酒,杯莫停”,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但为什么还要“呼儿将出换美酒”?
借酒消愁
(2)为何说“万古”?修辞手法?作者的“愁”具体指的是什么?
万古——夸张,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有理想、不麻木的人共同的愁绪。因此,李白笔下的愁,不再是发泄个人情感,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替从古至今众多怀有梦想的追梦者抒发的共同的愁绪,这的的确确是“万古愁”。
六、深入探究
1.总结李白的“愁”。
一愁: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易老,青春不再
二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壮志未酬,怀才不遇
三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寂寞,人生失意
2.再读
《将进酒》深刻体会情感。
悲————欢————激愤————狂放————癫狂
人生易老
聚友畅欢
高歌狂饮
怀才不遇
千斤换酒
3.作者在前面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为什么在后文又说“但愿长醉不愿醒”?
天生我材必有用→积极入世,豪放自信
矛盾
但愿长醉不愿醒→怀才不遇,消极避世
4.你认为《将进酒》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①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②诗人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激之词!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③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
5.该如何理解李白诗中的“酒”呢?
诗酒人生:①酒可言志
②酒显豪放
③酒可遣愁
6.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①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②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7.反复诵读全诗,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1)
眼界高远,气势奔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
热爱生活,及时行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
乐观自信,慷慨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4)
怀才不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5)
狂放不羁,愤激无比: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七、思考与小结
1.诗歌为劝酒诗,那么李白是怎么劝酒的呢?
会须一饮三百杯
人生得意须尽欢
将进酒,杯莫停
2.诗人劝酒的原因有哪些?
人生得意要饮
(一)要饮,要狂饮
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现在不得意要饮
将进酒
富贵不足取,饮酒可留名
(二)劝饮,劝豪饮
怀才不遇,借酒消愁
钱财何言少,饮酒可销愁
板书设计
人生得意要饮
(一)要饮,要狂饮
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现在不得意要饮
将进酒
富贵不足取,饮酒可留名
(二)劝饮,劝豪饮
怀才不遇,借酒消愁
钱财何言少,饮酒可销愁
教学反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