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以湘西生活为背景的乡士文学形式。
2.品味人物含蓄、简明地表达内心感情的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小说质朴的人物描写、古老的风俗描写方面探究小说表现的人性美。
一、课前预习
(一)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9),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1949年后,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工作。1981年,沈从文出版了历时15年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他的大部分小说都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关爱。其作品以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于展示湘西民性的粗犷强悍、民风的淳厚朴实,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湘行散记》,中长篇小说《边城》《长河》。
(二)题目解说
“边城”,从地理上说,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
“边城”不只是一地理概念。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题记》)。沈从文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残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边城”是大城市的腐朽生活和“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的对立面。它代表了沈从文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三)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回到阔别十余年的故乡。此时,这里已不是他一直想念的湘西了。社会的黑暗腐败,现代“文明”的精神污染,使湘西人古朴的人性发生了扭曲裂变,正在走向令人不寒而栗的方向。他深刻地感悟到:唤醒一个民族重新做人的意识,实现人与人关系的重造是必需的。他的这种感慨和对生命的感悟,构成了《边城》的情感基础和思想基础。
(四)资料链接
《边城》故事梗概
在湘西的茶峒附近,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近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情愫暗生。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翠翠,托人求亲。而当地的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傩送是天生的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遂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遭遇意外而死。
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远走他乡。祖父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
二、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2、品味小说,感受边城的环境、风俗文化,并概括说明。
自然环境:
生存环境:
风俗文化:
3、请赏析翠翠形象,感受人性美。
⑴、回答傩送时的“我是翠翠”和
回答祖父喊问时的“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同是回答,却前后不同,如何理解?
⑵、顺顺和祖父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装作”细节描写表现了翠翠怎样的心理?
⑶、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⑷、“河边站满了人,四只朱色长船在潭中划着。龙船水刚刚涨过,还是两年前的事。五月端阳,渡船头祖父找人作了代替,便带了
黄狗同翠翠进城,过大河边去看划船。河边站满了人,四只朱色长船
在潭中滑着,龙船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鼓声蓬蓬响着,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河边人太多了一点,各人尽张着眼睛望河中,不多久黄狗还留在身边,祖父却挤得不见了。”这一段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其作用是什么?
特色:
作用:
⑸、祖父明白那话里意思,又说:“前年还更有趣,你一个人在河边等我,差点儿不知道回来,天夜了,我还以为大鱼会吃掉你!”提起旧事,翠翠嗤地笑了。如何理解翠翠的“笑”?
4、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探讨边城的人与人之间
“人生的形式”。
三、下面是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70字。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答
案
1、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节选部分的情节内容
(三)湘西过端午的风俗
(四)翠翠与傩送的相遇
(五)翠翠与天保的见面
(六)老船夫对翠翠的试探
2、品味小说,感受边城的环境、风俗文化,并概括说明。
自然环境美: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这里天朗、风轻、水清。这是个健康、自然、美丽的世界。
生存环境美:地域偏远、无变故,有秩序,人民安分乐生,世外桃源。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远不会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风俗文化美:端午节赛龙舟赛,捉鸭子比赛。中秋、过年月下对歌,舞龙耍狮子,放炮仗烟火……表明边城传统风俗的延续不绝,暗示“现代文明”的污浊之气还没有侵染,这块土地依然祥和安定,人民和睦安乐。
3、请赏析翠翠形象,感受人性美。
⑴、回答傩送时的“我是翠翠”和
回答祖父喊问时的“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同是回答,却前后不同,如何理解?
回答傩送时表达那种内心极其着急,希望有人能认识她的心理;回答祖父时既有对祖父的嗔怪,又有少女的纯真可爱。
⑵、顺顺和祖父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装作”细节描写表现了翠翠怎样的心理?
聪明、矜持
⑶、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翠翠望
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是翠翠不可把控的惧怕,反衬着她对爷爷深厚的感情,爷爷是她生活的依靠
更是她心灵的寄托。
⑷、“河边站满了人,四只朱色长船在潭中划着。龙船水刚刚涨过,还是两年
前的事。五月端阳,渡船头租父找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鼓声蓬蓬响着,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河边人太多了一点,各人尽张着眼睛望河中,不多久黄狗还留在身边,祖父却挤得不见了。”这一段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其作用是什么?
运用色彩词:狗是黄色的,船是朱色的,河水是豆绿色的。颜色亮丽,对比
鲜明。
以景色美衬托人物的形象美、心灵美。
⑸、祖父明白那话里意思,又说:“前年还更有趣,你一个人在河边等我,差点
儿不知道回来,天夜了,我还以为大鱼会吃掉你!”提起旧事,翠翠嗤地笑了。如何理解翠翠的笑”?
“翠翠嗤地笑了”是因为祖父提起了与二老有关的事情。这与之前祖父提起
大老时,翠翠显出“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形成对比,充分体现了翠翠对二老的情感。
爱得自然,爱得朦胧,爱纯洁。
4、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探讨边城的人与人之间
“人生的形式”。
这里的人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
如: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二老傩送热心助人,托人送翠翠回家;
祖父身上更是体现了传统美德,坚持不收过渡商人多给的钱,而商人也是一样的朴实,坚持非多给钱不可,最后祖父只收下一个铜子,却搭了一把烟叶给商人。
三、答案
这段文字描写了月光、篁竹、虫声、小鸟等景物,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夜晚的清新、宁静,渲染了气氛。
【解析】先指出运用的手法,然后具体分析这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