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学会观察 课件(共18张PPT) 2021-2022学年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2学会观察 课件(共18张PPT) 2021-2022学年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22 15: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一单元
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第二节
学会观察
镜座
镜柱
载物台
镜臂
通光孔
压片夹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
镜筒
目镜
物镜
遮光器
反光镜
温故知新
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在实验室里面对生物进行观察,有具体的观察步骤: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观察对象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2、观察时,要仔细寻找被观察对象的特征,并随时做好记录;
3、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在实验室里面对生物进行观察,有具体的观察步骤:
4、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
5、观察时,要实事求是,尽可能地从多方面进行观察。
6、对观察结果要反复核实,以确保其真实性。
探究实验
使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10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二、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2.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光线的通路:三镜一孔成一线,即外界光线→
反光镜的反射→
光圈→
通光孔→
玻片标本→
物镜→
目镜→
眼睛)【三转三找】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三、安放装片
把所要观察的花粉粒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e”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四、调整焦距
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2、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五、观察
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六、收放
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花粉粒装片;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处;转动反光镜使镜面竖直;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写有e字的玻片标本
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
思考:你能总结显微镜成像的特点吗?
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尝试写出“上”字在显微镜中的像
观察:低倍镜与高倍镜下视野有怎样的区别?
比较项目
低倍镜
高倍镜
细胞的大小


细胞数目的多少


视野的明暗


【2021乐山】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视野图像由图甲变为图乙,进行的操作错误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
B.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C.转动遮光器,使用大的光圈
D.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反光
【链接中考】
B
【2021百色】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若从如图的物像A变成物像B,所做的处理是(  )
①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②高倍镜换成低倍镜
③玻片向右下方移动
④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⑤大光圈换成小光圈
⑥小光圈换成大光圈
⑦转动细准焦螺旋
⑧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②④⑥⑧
B.③①⑤⑦
C.④①⑥⑦
D.①④⑤⑧
【链接中考】
C
【2021聊城】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出现一个明显的不规则黑点,若要判断该黑点的来源,首先应该(  )
A.
移动装片,观察变化
B.
转动目镜,观察变化
C.
更换物镜,检查镜头
D.
擦拭反光镜,观察变化
【链接中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