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2 21:4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
2、了解《史记》、道教和佛教等基本的史实。
3、学习张仲景、司马迁等人为了理想,面对挫折,坚韧不拔、努力拼搏的精神。
学习目标
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甲骨、简、帛、青铜器物。
(2)特点:

简分量重;

帛价格贵。
(1)材料:
(3)影响:
使用起来受到很大限制。
甲骨
居延汉简
马王堆汉墓帛书
青铜器
2、纸的发明:

西汉时期,懂得
基本方法。
②西汉纸的缺点:

造纸
质量差、产量低
(1)西汉的造纸技术
西汉的纸本地图

洗涤
②焚烧草木灰
③蒸煮
⑤制浆
④舂捣
⑥捞取纸浆
⑦晾晒
⑧码放
(2)东汉的造纸技术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造纸原料:
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蔡侯纸的特点:
原料易找、便宜,易于推广。
(3)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
伟大贡献之一。
二、医学:
2、著名医生及其贡献:

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
出对症治疗、“治未病”理论、提倡以防疾病。
(1)张仲景(医圣,东汉末年):
1、两汉时期发展到较高水平,建立起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贡献:

著作:《伤寒杂病论》

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河南南阳张仲景祠
(2)华
佗(神医):
发明麻沸散、创造五禽戏。

技术:

贡献:
擅长用针灸、汤药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
三、史学:
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
司马迁
3、著作:
2、性格特点:
仗义执言
(2)主要内容: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时约3000年的史事。
(1)地位: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贵定县第四中学政史地教研组历史学科
(3)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评价《史记》:

史学成就: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成就:
《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
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四、宗教:道教和佛教
1、道教:
(1)产生时间:
东汉后期
(2)地点:
我国本土
(4)主要教派:

张角创立的太平道

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
(3)信奉对象:
黄帝和老子
2、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1)产生时间:
公元前6世纪
(2)产生地点:
古代印度
(3)创始人:
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
乔达摩
悉达多
(4)宣传思想:
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
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主张众生平等。
2、佛教:
张骞通西域后
(4)传入中国:①
时间:
②意义: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洛阳白马寺
(1)国家统一;
(2)经济发展;
(3)各民族共同创造;(4)中外交往頻繁

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昌盛
的原因是什么?
1、说出蔡伦、张仲景和华佗的贡献及意义。
学习目标检测
(1)蔡伦。

贡献:改进造纸术。

意义: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3)华佗。
贡献:发明麻沸散、创造五禽戏。
(2)张仲景。

贡献:
编著《伤寒杂病论》,
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对症治疗、“治未病”理论、提倡以防疾病。

意义:
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史记》是什么体裁的?作者是谁?记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它?
学习目标检测
(2)作者:司马迁
(3)主要内容:《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4)评价:①
史学成就:《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成就:《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1)体裁:纪传体通史。
3、分别说出道教和佛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创教人和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学习目标检测
(1)道教:

产生时间:

地点:

创教人:
(2)佛教:

产生时间:

地点:

创教人:

意义:
东汉后期
我国本土
张角、张陵
公元前6世纪
古代印度
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4、通过学习,你认为张仲景、司马迁
的什么精神?
学习目标检测
为了理想,面对挫折,坚韧不拔、努力拼搏的精神。
材料研读(P68)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威称‘蔡侯纸’。”
查查看:元兴元年是公元哪一年?
元兴元年指的是105年。
课堂练习
问题思考(P70)
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坚忍不拔地写出历史巨著。
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课堂练习
答:面对艰难挫折,身心摧残,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了理想和正义,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材料研读(P70)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
课堂练习
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指人总是会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死得其所有价值,有的人的死比羽毛还轻,无足轻重,没有意义。
课堂练习
课后活动(P72)
1.右图是根据华佗的五禽
戏绘制的。你能说出图中
人物各模仿的是哪种动物
的动作吗?
鹤、
模仿的是:鹤、猿、熊、鹿、虎
课后活动(72)
2、想一想:纸的发明给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课堂练习
答:第一,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文化成就,纸的发明和应用,对社会历史的记载和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方便人类记录信息,使人类更方便更经济的方式传播知识纸的发明,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科技文化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二,将有利于解决人类清洁卫生问题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课后活动(P72)
3、东汉班固写的《汉书司马迁传》中,称赞《史记》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请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课堂练习
《史记》文章直白,所记载事情都经过核实,从不凭空加以赞美,也不掩饰其过错,因此称它为符合实际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