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1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2 22:1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
民族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及地位;
2、了解科学家祖冲之。
3、了解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北朝贾思勰。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
方面的生产技术。
1、作者:
2、地位:
3、内容:
4、影响:
这部农书对后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
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学家:祖冲之
1、时期:
2、成就:
南北朝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
数字;

制定《大明历》;
③制造指南车、水碓
磨、千里船。
三、书法:
1、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曹魏时期的书法家:
(1)擅长行、草、隶书。
(2)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人
称为绝世之作。
(3)西晋规定用锺、胡书法作
为标准书法。后人称为绝世之作。
锺繇、胡昭
3、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1)特点:
(2)代表作品:
《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书圣。
(3)称誉:
《兰亭集序》

成就:
浑然天成的境界。

地位:
《兰亭集序》
达到收放自如,
四、绘画
1、东晋画家——顾恺之
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2、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开始形成。
(1)地位:
(2)特点:
(3)代表作品:
南北朝时期,著名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五、雕塑
类别
朝代
代表人


农学
数学
书法
绘画
雕刻
著《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
界近千年;天文:制定《大明历》。
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代表作《兰亭集
序》,书法特点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
为书圣。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贾思勰
祖冲之
王羲之
顾恺之
北朝
南朝
东晋
东晋
北朝
课堂小结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教导人民,要根据天时和土壤的条件进行农业生产,他提到要顺应天时,估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如果仅凭主观违反客观规律,就会无劳而获,认为只有根据天时和土壤条件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的收成,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不失农时和因地制宜的道理。
课堂作业
材料研读(p90)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课堂作业
自西晋之后,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给落后的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很多北方的农林品种就在这一时期出现在了南方,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
课后活动
1、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
想一想:北方的农林品种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方?这反映出了什么?
课堂作业
祖冲之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在数学,厌文学,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他学识渊博,主要著作有《缀数》、并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他最突出的成就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了世界近千年。他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课后活动
2、中国在1986年发行了祖冲之纪念银币。
请你试着为纪念币中的人物写一个简要的介绍。
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