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导入
他,频遭贬谪,
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这样描述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
。
苏轼
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公元1001年-2000年的“千年英雄”。全世界一共评出12位,苏东坡名列其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甚至也是唯一入选的亚洲人,故宫600年大展正式开幕,首个重量级展览专门献给一个人——苏东坡。
这足以看出世人人对他深厚的感情。
为什么提起苏东坡,我们总是倍感亲切,充满共鸣?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他性格中温暖的底色是如此动人,穿透千年,抚慰着今人的创口。更让无数失意愁苦之人,不断从中汲取迎面生活的气力。
地
字
号
评
成就
四川眉山
子瞻
东坡
文学家
政治家
书画家
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开创了词的豪迈之风。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析
标
题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题材?
咏史怀古诗
特点?
观眼前之景(临古地)
写历史之人(怀古人)
抒一己之怀(抒己志)
此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年47岁。这时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两年,这次被贬是因“乌台诗案”而起。元丰二年(1078)苏轼因写过讽喻新法的诗,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政治上遭受打击,思想苦闷,经常游于江湖山水之间,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此词。
背景简介: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诵
读
感
知
诵
读
感
知
这首词的上下片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上片——写景
下片——怀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营造一种怎样的意境?在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开头两句,融时间与空间于一体,营造了开阔高远、大气磅礴,气势非凡的意境,奠定了全词的豪放基调。
分
析
鉴
赏
临古地——写眼前之景
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说一说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意象:
图景: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江山等意象
描绘了一幅雄伟壮美的赤壁美景图。
赤壁美景的特点是:
“雄奇”。
乱:岩石山崖险怪
穿:山崖陡峭高峻
惊:江水之汹涌
拍:惊涛骇浪力度之大
卷:波涛巨大的力量
渲染磅礴
宏伟的气势
夸张
、对偶
比喻、
拟人
多个角度结合(形、声、色)
分
析
鉴
赏
面对大江奇景,词人触景生情,发出深沉的感慨: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分
析
鉴
赏
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山如画”
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分
析
鉴
赏
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词中语句分析概括。
小乔初嫁了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婚姻状况:幸福美满,春风得意
(美女衬英雄)
长相装扮:英俊潇洒、儒雅倜傥
作战能力:指挥若定、非凡战绩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塑造了气宇轩昂、足智多谋、年轻有为、镇定自若的年轻将领的形象。
怀古人—写历史之人
人物
年龄
婚姻
外貌
职位
际遇
苏轼和周瑜有哪些人生关联,(被贬)作者和周瑜的连接点在哪?
怀古伤己(对比):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
周瑜
34
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47
爱妻亡故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苏轼
【抒己志】
聚焦“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思考:词人借周瑜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1.表达了作者对周瑜不朽功业的仰慕,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哀痛。
周瑜风流倜傥,又有雄才大略,建立了盖世奇功,而苏轼的人生理想就是能建功立业,一展宏图,所以在写景、咏史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然而,追慕周瑜的英雄业绩也引发了自己的感伤。周瑜年轻有为,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贬谪黄州,功业无成,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怎能不感慨万分?
2.表达了作者超越无奈现实的彻悟,走出心灵困境的旷达。
苏轼游赤壁而思周瑜,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壮志难酬之痛折磨着苏轼的心。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面对无奈的现实,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极,他要在对历史与人生的沉思中使自己从心灵困境中突围而出。
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与《三国演义》的开卷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江东去,岁月无情,淘空一切,无数英雄都如滚滚长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一切如梦一般,甚至像周瑜这样建立了赫赫功业的英雄都无法摆脱宇宙自然的淘洗。那么我这样一个贬谪之人,又何必对自己的遭遇耿耿于怀,何必可笑地为“功名”二字烦恼而“早生华发”呢?既然功成名就如过眼云烟,又何必强求呢?
自然永恒而生命有限,何不寄情于明月清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求得心灵上的宁静,于是“一尊还酹江月”。
题目为“赤壁怀古”,怀古包括哪些内容,“怀古”的目的是什么?
古迹
赤壁
(古战场)
(景-壮丽)
仰慕英雄
古人
周瑜
英雄
年轻有为
风流倜傥
渴望建功立业
年岁已老,
壮志未酬
借
古
抒
怀
借周瑜的功业,抒发自己功业无成、壮志难酬的感慨。
怀古伤己
怀古(周瑜):
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伤己(苏轼):
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志
总结
艺术特色
衬托
是“以乙衬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
小乔初嫁
正衬
周瑜
早生华发(我)
雄姿英发(周瑜)
反衬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描绘壮丽之景。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
②.刻画豪迈之人。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③.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
大千世界,既有晴天丽日、鲜花芳草,也有狂风暴雨、荆棘泥潭。有过失败,但我们愈挫愈勇;有过成功,但我们虚怀若谷。我们要真正做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要像苏轼一样以博大的胸怀与坦然的态度去面对,关照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一次作文训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而青年身处其中,每天都在见证历史。请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题,写一篇国旗下的演讲稿,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