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
爱琴文明
希腊城邦(前8C)
斯巴达
雅典
伯里克利时代全盛(前5C)
亚历山大帝国
(前4C)
荷马时代
希腊地理环境
地理
范围
环境
特点
环境
影响
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小,耕地有限。
影响国家统一;
促进航海业及商业发展
大致包括希腊半岛(主体)、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护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亚里士多德
定义:
特点:
代表:
是以一个城市或者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
小国寡民
雅
典(民主政治)
斯巴达(寡头政治)
希
腊
城
邦
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古希腊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对比分析:
希腊的地理环境适宜进行哪种经济活动?
东方文明古国地理环境适宜哪一种经济活动?
农业生产
商业活动
中央集权
民主政治
这两种不同的经济活动对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政治各有何影响?
权力机关
产生方式
职责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议事会
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
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大多一年一任,接受监督
陪审法庭
抽签产生
主要司法机关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希腊
官员
陶片放逐法
选举、抽签
处理城邦政务
公民大会
五百人会议
陪审法庭
雅典民主体制
首席将军
总统
最高法院
国会
现代美国民主体制
雅典民主体制
首席将军
公民大会
雅典民主体制
首席将军
五百人会议
公民大会
雅典民主体制
首席将军
陪审法庭
五百人会议
公民大会
雅典民主体制
首席将军
意义:大大提高了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局限1:民主范围狭小,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除在外,具有明显的排他性,是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
局限2:参政方式简朴,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国家管理权,不考虑胜任公职所需要的德行和才智,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并且,容易形成多数人的暴政,成为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雅典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有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不再是有王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职责
公民大会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国王
世袭继承
垄断军事统率权
长老会
仅30人,终身任职
实际最高权力机关
监察官
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
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
寡头制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典型代表是斯巴达的贵族寡头制,国家权力集中在由30人组成的元老院手中,公民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处于次要地位。
罗马城(前8C)
罗马共和国
(前509年)
称霸地中海
(前2C)
布匿战争
罗马帝国
(前27年)
帝国分裂
(395年)
灭亡(476年)
东
西
1453亡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西欧奴隶社会结束
(二)古罗马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的扩张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二)古罗马
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职能
执政官
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
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
元老院
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
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
公民大会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谈判,是罗马最高权力机关,但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凯撒
公元前49年
公元前27年
屋大维
共和制
帝制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象征罗马已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虽然屋大维声称他更喜欢共和国“第一公民”(元首)的称号,但实际上他像皇帝一样行事,在损害元老院和公民议会的情况下集大权于一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西欧早期的封建国家:
德意志
法兰克王国——
意大利
法兰西
封君与封臣
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阿维农之囚是指在1309年到1377年间受法国控制时期的罗马教廷。
1294年,专横顽固的教权至上论者,卜尼法斯八世任罗马教皇,与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争夺世俗世界的权力。而13世纪的法国,由于连年发动战争,军费开支庞大,为了弥补军费开支,腓力四世看中了富得流油的教会,决定向教会征税,并想颁布限制教会权力的法令。
面对王权的严重威胁,卜尼法斯八世宣称人要得救,必须服从罗马教皇,并开除了腓力四世的教籍。腓力四世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贵族、教士和市民三个等级的会议,巧妙地利用小贵族和市民的反教会情绪,压迫使教士对国王效忠。卜尼法斯八世则宣称人要得救,必须服从罗马教皇,并开除了腓力四世的教籍。
腓力四世列举了卜尼法斯八世的罪状,包括传播异端、出卖神职、谋害前任教皇切莱斯廷五世等,并宣布派出军队逮捕教皇。
1303年9月的一天,卜尼法斯八世正在召集枢机主教秘密会议,策划对腓力四世的惩罚,然而这时法军冲进会场逮捕了卜尼法斯八世。虽然教皇在后来被营救出来,但是却抑郁而终。
1305年,腓力四世授意法国波尔多大主教任教皇,即克莱门特五世。新教皇长期滞留法国,后来索性将教廷迁往法国阿维农。历史学家把在阿维农这段尴尬日子中的教廷,戏称为“阿维农之囚”。
从此,罗马教廷凌驾于世俗君王之上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
阿维农之囚
由普遍的封君封臣关系而导致的封建割据制约了商业的发展,领主之间的私战导致了社会的不安定。因此,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趋势,消除封建割据,在政治上实现国家统一,建立以王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的政府,是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吕嘉《世界中世纪政治史》
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在阐释教皇地位和权力时宣称:“一切王侯应仅向教皇一人行吻足礼。......他(教皇)有(上帝)所赋予废黜帝王之权。.......他有权解除人民向违反正义的统治者之效忠誓约。”
——吕嘉《世界中世纪政治史》
欧洲的分裂割据状态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王权与教会冲突不断。
等级君主制
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法国:等级君主制
在法国旧制度中,三级会议指的是法国全国人民的代表应国王的召集而举行的会议。参加者有教士、贵族以及其他民众(称为第三等级)这三个等级的代表。会议通常是在国家遇到困难时,国王为寻求援助而召开,因此是不定期的。三级会议是作为君主制度的一个补充而出现的。当时它对君主的制约作用是有限的。16世纪以后,君权达到顶峰,三级会议已经形同虚设,几乎被人遗忘。然而,三级会议所代表的原则后来证明比君主制更有生命力,更有前途。它在中世纪短暂断续的存在,为近代议会民主埋下了伏笔
大宪章从头至尾给人一种暗示:这个文件是个法律
,它居于国王之上
,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宪章成为永久的见证,证明王权并不是至高无上的。
——摘自丘吉尔《英语民族史》
大宪章纪念亭
根据材料,大宪章形成了英国的什么政治传统?
王在法下
英国:议会君主制
宪章主要是封建阶级内部权力再分配的文件,并未改变广大农民的地位,而且不久即被约翰王撕毁,失去效力。
因为它有着限制王权的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大宪章被利用作为争取权利的法律依据,并被确定为英国宪法性文件之一。
开始:1265年,英国召开国会,由大贵族、骑士、市民参加。
权力加强:13世纪后期,英国不断召开议会,议会权力不断加强。
发展完善:
①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②议会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
“模范会议”——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形成
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为筹集战争经费又召集议会,出席议会的除大贵族、教士外,每郡有
2
名骑士代表,每个大城市有2名市民代表,约有400余名议员出席。此后议会仿此例经常召开,这次议会被称为模范议会。
由于贵族议员和市民、骑士议员在根本利益、要求上各不相同,每当这种议会召开时,各郡骑士代表和市民代表经常单独在一起。
英国:议会君主制
作用:
①确立了“王在议会”的历史传统。
②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政策支持,议会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中世纪的封建割据状态意味着贵族之间无休止的战争和社会秩序的混乱,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新兴资产阶级乐意使用财力支持君主去与封建势力做斗争。封建政府为了维持常备军和庞大的官僚机构,不得不奖励工商业发展和殖民扩张活动,这在客观上对处于幼稚状态的资本主义经济起了扶植和保护作用......当资产阶级的势力进一步发展起来后,必然与专制王权彻底决裂。
——摘编自刘祚昌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大宪章》和议会......这两件事的意义在于:它们被后来的人视为国民自由的起源,而自由作为一个原则,则是现代世界所最珍视的原则之一。英国的自由根植于深厚的传统之中......“自由”的传统是由贵族开创的,他们为维护封建权利而与国王进行的斗争,成为后人争取“自由”的先声。
——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二、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革命爆发
处死国王
成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封建王
朝复辟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1640
1649
1688
1689
查理一世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玛丽二世
威廉三世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688年政变
(光荣革命)
玛丽二世
威廉三世
共同执政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1689年)
(立法)
(财权、税收)
(军事)
《权利法案》
内容:限制/扩大
实质: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
意义: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限制君主权力
,
树立议会主权、人民主权,是相对于君主专制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代议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间接民主)
议会由选举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叫代议制。
英国第一任首相
沃波尔
①国王:虚君,统而不治,礼仪性的国家元首、英联邦首脑、宗教领袖,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
②议会:国家的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
③内阁:掌握行政权,由议会产生,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内阁的首脑是首相,成员是各部大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是事实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内阁实际上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内阁(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英国选举权扩大示意图
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1689年)
工业资产阶级(1832年)
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1867年)
成年男性公民(1885年)
年满30岁的妇女(1918年)
年满21岁的妇女(1928年)
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男女(1969年)
1.一条主线
2.两个趋势
3.三个转移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发展、完善过程
:君主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到
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
移到公民民主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线索
当今世界上除英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你知道吗?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非洲:毛里求斯
美洲:加拿大、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
伯利兹、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牙买加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图瓦卢、
所罗门群岛
通过
革命
达到目的是一种勇气;
“适时妥协、和平中渐进”则是一种独特的政治智慧。
中国借鉴
1775
来
克星
顿的
枪声
1776
独立
1777
萨拉
托加
大捷
转
折
1781
北美
英军
投降
胜
利
1783
英国
承认
美国
独立
承认
美
国
独
立
战
争
的
经
过
华盛
顿为
大陆
军总
司令
建军
《独立
宣言》
的发表
爆发
美国建国之初实行的是邦联制度。......但是,邦联体制在战后很快面临了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首先,国家无力偿还大笔债务。......其次,政府不能有效的促进国内外贸易。......第三,软弱的政府也不能有效地保护白人和国家的安全。.......一个软弱的联邦政府已令工商业资产阶级、土地投机商和有识之士感到失望。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
美国独立后建立的邦联体制,面对新形势显得软弱无力;
确保国家的共和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民主制度
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
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总统
(行政权)
国会
(立法权)
联邦法院
(司法权)
三权分立原则: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
联邦制原则:美国为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笫一部成文宪法,它确立的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开创了世界的先例,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和统一,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处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下的广大黑人并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南北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未解决。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
①意义: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局限: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
《宅地法》
《解放黑奴宣言》
1、开始: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
3、转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
北军转入全面反攻
4、1865年南方投降,北方胜利
2、初期形势:北方节节失利
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
1865年通过的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
在合众国境内或属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不准有奴隶制或强制劳役存在,惟用于业经定罪的罪犯作为惩罚者不在此限。国会有权以适当立法实施本条规定。?
1918年通过的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九条规定:
美国或任何州不得因性别而剥夺或缩短美国公民的投票权。国会有权以适当立法实施本条规定。
1865年,南北战争后美国废除奴隶制,黑人随之获得公民权;
1920年,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妇女获得公民权。
1788
1789
1792
1804
1815
1830
1848
1852
1870
时间
政体
共和制
君主
立宪
帝制
封建
专制
攻占巴士底狱
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波旁王朝复辟
七月王朝
第三共和国
第二帝国
第二共和国
资本主义共和势力
君主派封建势力
法国大革命的历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1、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在政治实践中,由于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实际权力有限,法国实际上成为议会制共和国)。
(立法权)
(行政权)
议会选举产生
对议会负责
议会
总统
内阁
任命(众议院同意)
参议院
众议院
副署
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
(行政权)
【问题探究】英、美近代政治制度的异同。
不同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联邦共和制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元首的产生及地位
世袭,统而不治
选举,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掌握国家行政大权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产生(首相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提名组建内阁)
总统任命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元首、议会和内阁(政府)的关系
内阁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时,内阁就得下台或者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政府对总统负责;议会在总统违宪时可对总统提出弹劾。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投不信任票使总统辞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问题探究】英、美近代政治制度的异同。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联邦共和制
相同点
(1)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制度,议员由普选产生,议会拥有立法权,同时议会对政府有一定的监督权;
(2)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制度;
(3)都坚持法治原则,实行依法行政,用法制规范真个社会,强调“主权在民”的原则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
(4)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都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其核心是代议制民主。
古希腊:
雅典-民主政治
斯巴达-寡头政治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贵族寡头制
帝国时期-君主独裁
公元3000多年
上古时期
法国:等级君主制
英国:议会君主制
公元476年
中古时期
1500年
近代以来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联邦共和制
法国:议会共和制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的产生与发展
课堂小结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