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教案
【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五单元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本课通过四个子目(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讲述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等民族危机的加剧。
【教学目标】
运用时空定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形势图、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认识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地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
通过史料分析,认识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文献、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所做的贡献,培养对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不断寻找出路的敬佩之心。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提高对近代中国由于阶级局限性无法挽救民族危亡的解释水平。
通过学习本课,了解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各阶层为国家富强独立所做的牺牲、贡献,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
初中的历史学习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强调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能力,对历史发展规律形成初步的认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
高中的历史学习兼顾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上,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对知识学习的专题性和结构性有更深入的要求。微观上,强调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历史意识的培养,要求对历史问题深入开展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认知活动,涵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及甲午战争的影响
难点:多角度认识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教授过程】
一、太平天国(1851—1864)
——探索之农民阶级·天国之梦(改天换地)
1.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原因的分析,对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开拓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课堂上,教师往往从宏观角度,以外部资本主义入侵和内部阶级矛盾讲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人教版教科书同样是从中国近代史的大背景出发,较为笼统,高中生难以从这种简单的描述中理解太平天国运动。
马克思曾指出:“推动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①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鸦片战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严重;洋货涌入导致沿海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昔日两银换钱一千,则石米得银三两,今日两银换钱二千,则石米仅得银一两五钱,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曾国藩《陈民间疾苦疏》
清代货币,银两与制钱并行流通。在一般情况下,国家度支和大宗交易多用银,“国家地丁课程俸切捐赎,无不以银起数”“部司库藏,皆以银为出入”。铜钱主要用于平民百姓与商人进行交换等日常生活中,最突出的便是农民以谷帛易钱,以钱购物,交纳赋税不能直接以钱文,而必须折色兑银缴纳。因此,银与钱在流通中的比价如何,对国计民生影响甚巨。从嘉庆年间即19世纪初期,银贵钱贱的问题逐步显现,鸦片战争爆发后,这一问题愈益严重,导致了农民和手工业者纳税负担增加,致使东南沿海地区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纷纷破产。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化。
②直接原因:
自然灾害的发生;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③根本原因:
封建主义的压迫(阶级矛盾的尖锐)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引申出太平天国反侵略性质。
④主观原因:理论——拜上帝教(西方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将基督教教义、农民的平均思想及中国儒家大同思想相结合而成立的特殊的宗教组织,他模仿《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作为该教教义,同时也制定了宗教仪式和教规。
拜上帝教吸收了基督教的某些教义,并根据农民的理想加以改造。拜上帝教起到了宣传、鼓动作用。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理论指导,也不是“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产物。拜上帝教中的“父子兄弟”与现实世界中“君臣之分”的矛盾,决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不稳定性。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与自身经历密不可分。他用宗教理论表达反清思想,对于没有文化的农民来说,更容易接受。但同时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它不同与基督教,是一种信仰,是精神家园和灵魂归宿,它只是农民起义的工具,这也说明农民由于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先进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利用宗教达到目的。
2.过程:
①兴起:金田起义→永安建制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1年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永安建制既是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为太平天国战争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853年3月,定都天京(与清朝形成对峙局面)。
②鼎盛:定都天京
1853年攻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位国都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军事上达到全盛。
经过北伐、东征、西征,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在地域上囊括了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全省和湖南、湖北的一部分,人口也达到了1.2亿,军队50万。1856年夏季时的太平天国将星璀璨,兵强马壮,已经成为可以与清政府逐鹿天下的力量。太平天国的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
,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150多万平方公里。
③失败:天朝悲歌→天京陷落
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全盛时期,一场血光之灾正暗流涌动!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太平天国由此元气大伤。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标志着太平天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逐步呈衰落态势。
1861年9月,安庆战役失败。1864年8月,天京陷落。
3.革命纲领:
①前期的《天朝田亩制度》——天国经济政治制度
作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触及到了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第一次鲜明突出地表达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也是近代中国农民阶级摸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伟大尝试。这一制度对存在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进行空前猛烈的扫荡。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农民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但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也不代表先进文化和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决定其不可能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和命运。这需要论从史出,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联系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只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共产党才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评价:
积极性: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调动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积极性。(革命性)
局限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空想性);把小农经济作为理想化目标,未超越封建主义范畴(落后性);迫于形势,几乎为付诸实践。
②后期的《资政新篇》天国体制改革新方案
洪仁玕1859年4月被封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看到太平天国政涣人散的严重局面,决心通过改革挽救危局,从而创造一个“太平一统江山万万年”的。为此,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经洪秀全
(?http:?/??/?baike.?/?view?/?8904.htm"
\t
"_blank?)批准后,作为官方的文书正式颁行,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
洪仁玕的实际上主张是应该从政治经济文教等各方面向西方国家学习,建建设一个新的国家,不应当再走中国传统的老路。为此,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案,这也是第一个中国近代化纲领。
它的设想,来源于洪仁玕在香港生活的个人经历,不是太平天国运动酝酿出来的,不是农民政权的必然产物,是游离于农民斗争之外的东西。这就决定了它不会在天国的群众中激起反响,“把农民群众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需要很多环节,而中国尚未有这些环节。
评价:
积极性: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局限性:未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脱离实际,未能实践。
【合作探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后者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2)社会主张不同:前者企图在小生产者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即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
(3)群众基础不同:前者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者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
(4)作用不同:前者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后者没能付诸实施,对太平天国的斗争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5)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堪称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4.作用和影响: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视角彰显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显示出多元评价,这是非常正常的。
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改变了清政府的权力结构,《资政新篇》体现了近代化的要求,客观上激发了洋务运动。
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又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天朝天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与时代要求相悖,同时内乱给外国侵略者可乘之机。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汉族官僚权力增长,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导致中央权力下移,专制统治大为削弱。
为了镇压太平军,清廷支出的军费高达8.5亿两白银,中央财政已实质性破产。太平天国期间的内乱和外辱使清政府中央权威遇到空前挑战。满蒙八旗和绿营军组成的中央军屡战屡败,朝廷不得不依赖地方团练武装,重用汉族官僚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允许地方征收厘金,因此出现地方割据和军阀拥兵自重之势。
道光乾隆十三年(1748)共设11个总督(包括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其中满9汉2。乾隆四十四年(1779),设11处总督,满7汉4
;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总督:1872—1875年间,除1人为满人外,其余7人全为汉人。1876-1883年间,8处总督全为汉员。1861-1890年的30年间,清廷任命了44个总督,其中34人为汉人;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湘系为总督的如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刘长佑为直隶总督,左宗棠为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骆秉章为四川总督,毛鸿宾为两广总督,曾国荃、刘坤一为两江总督等。据统计,湘军将领先后出任总督者有19人之多。
湘系如此,淮系亦然,淮系出任总督巡抚的情况如下:李鸿章曾任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张树声曾任江苏、贵州巡抚、两江总督、署理直隶总督、两广总督;刘秉章曾任四川总督;刘铭传曾任台湾、福建巡抚;潘鼎新曾任河南、广西、云南巡抚;丁日昌曾任江苏、福建巡抚等。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二、洋务运动(1861—1895)——探索之地主阶级·中兴之路(自强求富)
1.背景: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中国正式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2.展开:
①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洋务派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旨在维护清王朝统治)决定其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整体认识不够,仅仅从器物而非制度层面解决问题,这是洋务运动走向失败的根源。
自强运动(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事实上,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
②主要内容:
经济: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口号;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口号
到1898年,除“四大局(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建船政局和天津机器局)”之外,还创办了25个中央和地方政府主办的新式军事企业,共雇佣工人一万余人,支出经费数千万两,引进西方技术与设备,主要生产军用钢材、火药、轻武器、火炮、地雷、水雷及船舰等。这些产品在数量和质量的总体上与当时世界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同治年间是全东亚最大的兵工厂。19世纪末,江南制造总局一年可以制造子弹9万发,地雷200枚,枪支2000支。
军事:筹办近代海防:建立三支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教育:开启西式教育:设立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自1872年始至1875年,分四批共计120名幼童先后赴美留学,返回祖国后,多数成为国家有用之材,其中有7人在中法、中日战争中为国捐躯;1人成为日后的国务总理;2人成为外交官;2人当过海军元帅;14人成为海军军官;14人为铁路专家及官员;9
人为矿冶专家……
幼童们去西方学习,只允许学技术,却不允许入乡随俗,不得改变思想,不得学习制度,用我们现代人的思维来看,实在是匪夷所思,这个结果也令人扼腕叹息。
1881年清政府决定撤回留美幼童:“……吴嘉善特来华盛顿面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亟应将局裁撤……”最终,留美幼童们被迫中断学业回国。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拓展延伸】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
从器物(经济)→政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领域(新文化运动)。其中,经济近代化的进程是:重工业→轻工业,国营→民营。
3.评价:
历史学习的本质意义在于反思历史,以史为鉴。因此,对于洋务运动究竟是以肯定为主还是以否定为主,我们不做硬性规定和要求。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①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②洋务派期望洋务新政可以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
③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三、塞防海防
—侵略·边疆危机(东方宗藩体系与西方殖民体系的碰撞)
国际格局:
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
宗藩体系:
明清时代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间形成一种称为宗藩关系的国家关系体系。一些周边国家向明清朝廷“纳贡称臣”。这种关系不是通过武力形成的。朝鲜、琉球、越南、缅甸等国都与中国形成了这样的关系。从
1879
年日本吞并琉球起,这种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1.西北危机:收复新疆——海防与塞防的较量
新疆,古称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各国的行政、军事进行管理,新疆地区正式列入汉朝版图,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唐朝时,中央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有效地巩固了西北边疆。清朝时在伊犁设置伊犁将军,统治新疆全境。这说明新疆属于中国。新疆是国家的西北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旦失守,则蒙古难保,进而京城就不保。
19世纪60年代,由于帝国主义的染指、干涉,加剧了西北边疆的混乱与纷争,民族分裂势力引发的边疆危机开始显现并扩散。……清王朝首先进行了一次国防战略的辩论,就“海防”与“塞防”二者孰轻孰重,孰先孰后,进行了多次商讨。在半年的时间里,朝中大臣基本形成了两大派:“塞防派”与“海防派”。海防派主要以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为首。…以左宗棠为首的众多臣工,则突出强调塞防的重要性。
①起因: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中央政府,形成内乱局面。
②过程:
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新疆平乱,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③结果: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1876年,年届古稀的左宗棠西征新疆前夕,特意打造了一口黑漆棺材命令亲军士兵抬往前线。这气壮山河的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将士。“披旧裘,居毡帐,睡胡床,饮冰卧雪,神劳形瘁”,这是时人对左宗棠的形容。经过将近五年的艰苦奋战,左宗棠终于平定了阿古柏之乱,收复了新疆。之后,他又率军出征伊犁,迫使沙俄把已经吃到嘴里的两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吐了出来。
左宗棠万里出征,为国尽忠换来了新疆的收复,而此后的另一个战场上也有一位同样保卫祖国的民族英雄。
2.西南危机:中法战争
①起因:越南是清朝的藩属国,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
②过程:
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法军进攻台湾,当地军民在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的领导下严密布防,多次击退法军;1885年3月清军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军败退,法国内阁因此倒台,这时,清廷下达停战令。
③结果: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了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伊犁收复了;日本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偃旗息鼓了;中法战争做到“不败”或者“稍胜一筹”了,……清王朝的统治虽然没有他们预期强盛,但也未被淹没掉。这些表明,洋务运动在抵御外敌上也已经部分地达到了目的。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台湾建立行省。
3.东北危机:甲午中日战争
①背景: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必然性
国际格局:对日侵华怂恿、支持(19C70年代欧美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各打着自己的算盘: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日本方面:解决发展资本主义矛盾—资源和市场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
日本于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从此走上工业化道路。但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几乎没有海外殖民地,所以它严重缺少资源、资金和市场。1890年,日本因为缺少市场而出现第一次生产过剩。
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日本制定了以征服朝鲜、侵略中国为目的的“大陆政策”。由此可见,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具有历史必然性。
中国方面:帝党、后党幻想以洋制洋,战和不定
面对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野心,慈禧太后竟不顾国家安危,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操办六十大寿;李鸿章则奉行“以夷制夷”政策,寄希望于各国“调停”。
李鸿章的外交有本身的局限性,他过分相信那种『以夷制夷』的老策略……李鸿章的外交是一次彻底的失败,因为他不懂现代国际政治的实质,过高地估计他个人的说服本领。当他最终意识到外交努力归于无益时,军事准备工作已被大大耽搁了。
导火索: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十分恐慌,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侵略者借朝鲜农民起义之机,为发动侵略战争制造衅端,战争已一触即发。
为此,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大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1894.7.25,日军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②战争经过:1894.7.25-1895.4.17(,)
以朝鲜为中心:
1894.7丰岛海战、平壤之战是甲午中日战争
(?http:?/??/?baike.?/?view?/?25355.htm"
\t
"_blank?)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于1894年9月15日在朝鲜平安道
(?http:?/??/?baike.?/?view?/?4717671.htm"
\t
"_blank?)首府平壤进行,是日本驱逐清朝在朝鲜的势力的决定性作战9月15日完成部署,随即展开进攻,至9月24日,清军全部退回中国境内,日军大获全胜。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同时宣战。平壤之战是甲午战争
(?http:?/??/?baike.?/?view?/?8188.htm"
\t
"_blank?)宣战后的首次战役,也是中日两国陆军第一次大兵团作战,对整个战局影响深远。
以中国为本土:
第一阶段:1894.7-9
朝鲜半岛、黄海海域
——中国丧失制海权
第二阶段:1894.10-1895.4
辽东、山东半岛——北洋舰队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③结果: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④影响:
对中国:
《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开始进行改革: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随着清政府宣布放弃对朝鲜的保护,中国的朝贡体系彻底崩溃。
对日本:
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刺激了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
对朝鲜:
日本将清政府的势力排挤出朝鲜,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朝鲜逐渐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对远东格局:
加速了中国的衰落和日本的超起,列强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更加激烈。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5月4日,日本内阁及大本营重臣在京都举行会议,决定向三国提交以下的复文:“日本帝国政府根据俄、德、法三国政府之友谊的忠告,决定放弃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明治天皇宣布诏书,接受三国忠告,放弃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
1895年11月8日下午4时,《辽南条约》在北京签订。其主要内容是:一、中国让与日本国管理的奉天省南部地区及辽东湾东岸、黄海北岸、奉天所属诸岛屿,永远交还中国;二、中国支付3000万两酬报费,于1895年11月16日交清;三、酬款交清后,三个月以内,日本军队从该交还地一律撤回。
西方列强从本国利益出发,对《马关条约》的签订既有一种危机感,又觉得这是向远东扩张势力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在德国倡导、俄罗斯响应下,拉拢法国,结成德、俄、法三国联盟,对日本进行干涉,要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三国的干涉不是出于公义,而是出于私欲。德国要想从中国索取一个港口,借此机会与俄国接近,使俄法的亲密关系松动,以摆脱德国的孤立处境。俄罗斯则直截了当地说:“假如日本占领南满,对我们将是威胁。我们不能容许日本占领南满,假如不履行我们的要求,我们将采取适当的措施。这样,我们就成为中国的救星,中国会尊重我们的效劳,从而会同意用和平方式修改我们的国界。”法国参加联盟,一面是由于俄法同盟,一面是染指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对台湾的野心还没有放弃。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000
万两白银“赎辽费”。
俄法英德向清政府强行借款,如果加上利息,清政府为这次赔款要付出六七亿两白银……中国的近代化窒碍难行……清政府每年交付本息2000万两以上,相当于当时一年的全部关税。中国深深地落入了国际金融资本的罗网之中。
——《中外历史纲要》教参
2.政治上: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租界:指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住和经商”的一定区域,成为“国中之国”,是列强侵略的据点。
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占领,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借去的地区称做租借地。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它国家染指。
沙俄:沙俄诱逼清政府先后与其签订《中俄密约》等,把东北三省变成了它的势力范围。德国强占胶洲湾,迫使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把山东变成了它的势力范围。
英国:英国强迫清政府保证不将长江沿岸各省让与或租给他国,并与其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把长江流域及我国南部岛屿变为英国的势力。
法国:法国则把滇、桂、粤三省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日本:日本把福建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
德国:以山东为势力范围,胶州湾为其租借地
西方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时候,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战争结束后的1899年,美国政府提出在华“门户开放”照会,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特权,要求各国开放在华势力范围,使各国有均等贸易的机会。照会为英、德、俄、法、日等国所接受。美国在华虽无势力范围,但凭借这一政策,得到了整个中国市场。“门户开放”政策成为美国外交史上的得意之作。
2.经济上:商品输出,以资本输出为主
商品输出:
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欧美国家工业品在殖民地的销售,以获取商品利润;以坚船利炮为主要手段。
本质:是控制殖民地的市场;
资本输出:
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欧美国家以过剩资金对海外市场的投资或贷款,以公司(跨国)为主要工具。
本质:通过资本控制殖民地的经济命脉。
资本输出主要形式:投资—建立工厂
、开采矿山
、修筑铁路;贷款—
争做债主
资本输出利润=劳动剩余价值+商品输出利润
1
争做中国债主;
在列强的争夺和逼迫下,清政府在甲午战后三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三次向列强借款。第一次是1895年7月向俄法集团所借的“俄法洋款”。
第二次是1896年3月向英德集团所借的“英德洋款”。
第三次是1898年3月再次向英德集团续借的“英德洋款”。
据统计,从1895年到1900年清政府共向列强借款四亿五千一百余万两白银。这些借款,不仅利息高,折扣大,而且都附有政治条件,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对资本主义的财政依赖。
2
夺修筑铁路;
甲午战后几年间,列强共在中国夺取了长达19000余里的铁路投资权和修筑权。它们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有的甚至还享有铁路沿线的行政权和管辖权,使铁路沿线的中国领土主权名存实亡。
③开采矿山;
④建立工厂。
在华开设工厂:据统计,1895至1900年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激增到933家。外资企业已经伸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它们利用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节省了运费,又享有免纳种种苛捐杂税的特权,从而取得了巨额利润,严重排挤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品。
几组令人深思的数据:
1911年前后,全国铁路总长的93%以上,
长江轮船航运总吨位的83.8%以上,全国进出口贸易的90%以上,全国机械采煤的93%以上,全国生铁生产和铁矿开采的100%,都掌握在列强手中。
甲午战前,外国在华设厂80多家,1895-1900年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激增至933家。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时间跨度相当长的课,从1851年持续至约1898年,课文共6页,学生很容易迷失在历史史实中,不能把握本课学习的重难点,针对这样大容量高强度的知识学习,本人教学设计的特色和反思如下:
1.对比新旧,有的放矢
对比新旧三个版本的教材内容、章节数与课时要求,笔者发现,在知识点不变的情况下,试教版教材的内容大大缩减,课时要求几近苛刻,完成教学任务的难度大为增加。
2.合理取舍,系统整合
本课教材知识点众多,在一课时内想要面面俱到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合理取舍与整合,依据课标、紧扣课魂进行知识体系的系统整合与合理建构,才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袁振国教授曾说过:“看来知识的问题,关键不是多少的问题,而是结构的问题。不是教多少问,而是怎么教的问题。”
在本课所涉的八大知识点中,选择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三大内容作为主干知识,在教学中重点强化,而将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反割台斗争、瓜分狂潮和美国门户开放政策五个知识点作为“弱枝”,在教学中依附于主干,一笔带过。
合理运用五资源: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甲午战争形势示意图、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书影、《天朝田亩制度》节选;
果断舍弃资源:金田起义浮雕、外国人画的太平军与清军作战图、金陵机器制造局照片、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宗藩关系、三国干涉还辽、门户开放政策。
PAGE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