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素养评估卷(第7单元)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选、错选或不选,该小题得0分)
1.(2020·岳阳学业考)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B.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能产生有机物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真正陆生脊椎动物是 ( )
A.古代的两栖类 B.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
C.古代的爬行类 D.古代的鱼类
3.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是 ( )
A.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
B.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哺乳类→原始鸟类
C.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
D.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
4.下列无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为 ( )
A.单细胞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 线虫动物→节肢动物
B.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线虫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单细胞动物
C.节肢动物 → 腔肠动物 → 扁形动物 → 线虫动物 → 环节动物 → 单细胞动物
D.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B.人类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分子生物学证据
C.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标准
D.首次提出“人猿同祖”理论的是达尔文
6.(2020·武汉黄陂区学业考)生活中的蝗虫常见到的有两种颜色,青草丛中的绿色蝗虫和枯草丛中的褐色蝗虫,这种与环境接近或一致的生物体色称保护色,有利于动物捕食御敌。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解释保护色形成的原因是 ( )
A.生存竞争 B.遗传变异 C.过度繁殖 D.自然选择
7.(2020·遵义学业考)桦树皮颜色呈浅灰色,生活在桦树林内的桦尺蛾,其体色大多与桦树皮颜色相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只繁殖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蛾
B.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蛾不易被天敌发现
C.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蛾味道不好,食蛾鸟不喜欢吃
D.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蛾运动能力强,不易被捕捉
8.(2020·张家界学业考)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达尔文发现昆虫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多数昆虫无翅、残翅,少数昆虫有强健翅,岛上具有正常翅的昆虫消失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翅型的差异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
B.正常翅昆虫的消失是与海岛环境斗争的结果
C.频繁的大风导致昆虫的变异类型出现
D.无翅、残翅和强健翅都是与海岛环境相适应的
9.(2020·恩施州学业考)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B.人类的进化历程主要是“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C.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D.蝙蝠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10.(2021·南宁质检)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门是最大的一级分类单位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D.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11.(2020·济南学业考)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与生物名称不相符的是 ( )
选项 形态结构特点 生活环境 生物名称
A 没有根、茎、叶分化 生活在水中 水绵
B 只有茎、叶分化 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葫芦藓
C 有根、茎、叶分化 能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肾蕨
D 种子是裸露的 能生活在干旱和贫瘠的地方 松
12.下列关于几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卷柏、侧柏都通过产生种子进行繁殖 B.海带、地钱都依靠叶进行光合作用
C.雪松、油松的果实通常称为“球果” D.银杏、杏都靠种子繁殖后代
13.下列哪类动物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 ( )
A.昆虫 B.甲壳动物 C.哺乳动物 D.鸟类
14.(2020·枣庄学业考)下列有关动物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螃蟹身体分部,体表有外骨骼 B.海蜇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C.鲤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D.家鸽用气囊和肺进行气体交换
15.(2020·济南莱芜区学业考)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①草履虫—表膜 ②蚯蚓—体壁 ③蜗牛—外套膜 ④河蚌—鳃 ⑤蝗虫—肺 ⑥海马—鳃
⑦青蛙—肺和皮肤 ⑧家鸽—肺和气囊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⑥⑦ D.②③④⑥⑦
16.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B和C都是恒温动物
B.B的生殖方式特点是胎生、哺乳
C.A和B、C、D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没有脊柱
D.C体内有许多气囊,气囊和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17.(2020·东营学业考)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体腔内有膈 B.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胎生、哺乳
18.有关如图所示几种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山雀体温恒定,飞行时利用气囊辅助呼吸
B.水螅的身体具有三个胚层,运动能力弱
C.蝗虫体表有外套膜,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D.海龟能在水中和陆地上活动,属于两栖动物
19.下列对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有肛门
B.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C.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D.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0.烟台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鲜美食品,如鲍鱼、海蜇、对虾、银鲳等,它们分别属于 ( )
A.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B.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C.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鱼类
D.鱼类、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哺乳动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1.(10分)如图是生物的进化历程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A 。
(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 和C 。但是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为原始的 ,它包括D原始裸子植物和E ,D和E的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22.(12分)某市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水蚤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实验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适宜温度是 。
(2)有些水蚤能在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 ℃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 ,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
(3)实验中20 ℃或28 ℃中都有存活的个体,它们都是 的个体。因而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到了 作用,这种作用是 。
23.(6分)请你来比较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头骨,然后据图回答问题:
(1)你判断甲是 的头骨,乙是 的头骨。
(2)你判断的依据是 。
24.(10分)(2020·石家庄学业考)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动物,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具有飞行能力的动物是 (填序号)。
(2)②终生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
(3)③的皮肤裸露、湿润,有辅助 的重要作用。
(4) (填序号)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5)具有胎生、哺乳现象的动物是 (填序号)。
25.(10分)天高任鸟飞,绝大多数鸟都是善于飞行的,请回答问题:
(1)鸟类的身体呈 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2)鸟的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 ,它的两侧有发达的 。
(3)鸟的呼吸器官是 ,与之相通的 可辅助呼吸。
26.(12分)如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的物种名为 。
(2)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①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 。
(3)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 的方向发展,从②到③表示人类开始 。
(4)从③到⑦,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 。由此推测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内部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是 。
PAGE
- 8 -期中素养评估卷(第7单元)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选、错选或不选,该小题得0分)
1.(2020·岳阳学业考)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D )
A.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B.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能产生有机物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真正陆生脊椎动物是 ( C )
A.古代的两栖类 B.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
C.古代的爬行类 D.古代的鱼类
3.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是 ( A )
A.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
B.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哺乳类→原始鸟类
C.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
D.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
4.下列无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为 ( D )
A.单细胞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 线虫动物→节肢动物
B.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线虫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单细胞动物
C.节肢动物 → 腔肠动物 → 扁形动物 → 线虫动物 → 环节动物 → 单细胞动物
D.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B.人类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分子生物学证据
C.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标准
D.首次提出“人猿同祖”理论的是达尔文
6.(2020·武汉黄陂区学业考)生活中的蝗虫常见到的有两种颜色,青草丛中的绿色蝗虫和枯草丛中的褐色蝗虫,这种与环境接近或一致的生物体色称保护色,有利于动物捕食御敌。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解释保护色形成的原因是 ( D )
A.生存竞争 B.遗传变异 C.过度繁殖 D.自然选择
7.(2020·遵义学业考)桦树皮颜色呈浅灰色,生活在桦树林内的桦尺蛾,其体色大多与桦树皮颜色相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B )
A.只繁殖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蛾
B.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蛾不易被天敌发现
C.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蛾味道不好,食蛾鸟不喜欢吃
D.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蛾运动能力强,不易被捕捉
8.(2020·张家界学业考)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达尔文发现昆虫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多数昆虫无翅、残翅,少数昆虫有强健翅,岛上具有正常翅的昆虫消失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
A.翅型的差异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
B.正常翅昆虫的消失是与海岛环境斗争的结果
C.频繁的大风导致昆虫的变异类型出现
D.无翅、残翅和强健翅都是与海岛环境相适应的
9.(2020·恩施州学业考)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B.人类的进化历程主要是“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C.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D.蝙蝠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10.(2021·南宁质检)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门是最大的一级分类单位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D.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11.(2020·济南学业考)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与生物名称不相符的是 ( C )
选项 形态结构特点 生活环境 生物名称
A 没有根、茎、叶分化 生活在水中 水绵
B 只有茎、叶分化 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葫芦藓
C 有根、茎、叶分化 能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肾蕨
D 种子是裸露的 能生活在干旱和贫瘠的地方 松
12.下列关于几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卷柏、侧柏都通过产生种子进行繁殖 B.海带、地钱都依靠叶进行光合作用
C.雪松、油松的果实通常称为“球果” D.银杏、杏都靠种子繁殖后代
13.下列哪类动物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 ( A )
A.昆虫 B.甲壳动物 C.哺乳动物 D.鸟类
14.(2020·枣庄学业考)下列有关动物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A.螃蟹身体分部,体表有外骨骼 B.海蜇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C.鲤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D.家鸽用气囊和肺进行气体交换
15.(2020·济南莱芜区学业考)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C )
①草履虫—表膜 ②蚯蚓—体壁 ③蜗牛—外套膜 ④河蚌—鳃 ⑤蝗虫—肺 ⑥海马—鳃
⑦青蛙—肺和皮肤 ⑧家鸽—肺和气囊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⑥⑦ D.②③④⑥⑦
16.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A.B和C都是恒温动物
B.B的生殖方式特点是胎生、哺乳
C.A和B、C、D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没有脊柱
D.C体内有许多气囊,气囊和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17.(2020·东营学业考)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体腔内有膈 B.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胎生、哺乳
18.有关如图所示几种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山雀体温恒定,飞行时利用气囊辅助呼吸
B.水螅的身体具有三个胚层,运动能力弱
C.蝗虫体表有外套膜,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D.海龟能在水中和陆地上活动,属于两栖动物
19.下列对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有肛门
B.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C.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D.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0.烟台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鲜美食品,如鲍鱼、海蜇、对虾、银鲳等,它们分别属于 ( A )
A.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B.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C.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鱼类
D.鱼类、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哺乳动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1.(10分)如图是生物的进化历程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A 原始藻类 。
(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 原始苔藓植物 和C 原始蕨类植物 。但是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为原始的 种子植物 ,它包括D原始裸子植物和E 原始被子植物 ,D和E的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22.(12分)某市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水蚤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实验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适宜温度是 25 ℃ 。
(2)有些水蚤能在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 ℃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 变异 ,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不定向的 。
(3)实验中20 ℃或28 ℃中都有存活的个体,它们都是 适应环境 的个体。因而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到了 选择 作用,这种作用是 定向的 。
23.(6分)请你来比较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头骨,然后据图回答问题:
(1)你判断甲是 人类 的头骨,乙是 类人猿 的头骨。
(2)你判断的依据是 脑容量的大小 。
24.(10分)(2020·石家庄学业考)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动物,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具有飞行能力的动物是 ①④ (填序号)。
(2)②终生生活在水中,用 鳃 呼吸。
(3)③的皮肤裸露、湿润,有辅助 呼吸 的重要作用。
(4) ① (填序号)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5)具有胎生、哺乳现象的动物是 ⑤ (填序号)。
25.(10分)天高任鸟飞,绝大多数鸟都是善于飞行的,请回答问题:
(1)鸟类的身体呈 流线 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2)鸟的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 龙骨突 ,它的两侧有发达的 肌肉 。
(3)鸟的呼吸器官是 肺 ,与之相通的 气囊 可辅助呼吸。
26.(12分)如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的物种名为 森林古猿 。
(2)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①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 森林大量消失 。
(3)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 直立行走 的方向发展,从②到③表示人类开始 制造和使用工具 。
(4)从③到⑦,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 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产生语言 。由此推测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内部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是 大脑越来越发达 。
PAGE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