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基础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基础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2 18:5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2021-2022学年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统编版单元基础培优练
【基础知识自测】
1.重庆谈判
(1)时间:
年8月-10月
(2)过程: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
”双方同意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请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2.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政策: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实行
的土地政策。
(2)时间:
年。
(3)内容:颁布《
》,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4)制定土改路线:依靠
,团结
,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战略决战:
年夏,

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三大战役
(1)
战役:解放东北全境。
(2)
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3)
战役: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5.南京解放:1949年,
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能力提优挑战】
1.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其中“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国民党军队在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放军
C.转战陕北
D.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
2.在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两个片段:片段一:毛泽东:委员长和我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国共两党继承的是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衣钵。同宗同源,存续相依。片段二:蒋介石:想和的时候可以和,想打的时候可以打。只有这样,我们说了才算数。上述两个片段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芷江洽降
B.重庆谈判
C.占领南京
D.开国大典
3.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的漫画。蒋介石举起屠刀,发动全面内战开始于(

A.签订“双十协定”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孟良崮战役
D.进攻中原解放区
4.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开始了对共产党的全面进攻。标志着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的是(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地区
B.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
D.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
5.“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6.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的路线,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这一运动(

A.使全国广大农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B.彻底废除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C.巩固了抗日战争以来的民族统一战线
D.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7.某影视作品中,国民党指挥官杜聿明在制定作战计划时说:“一旦抓住共军一部,即迅速猛攻,将其包围消灭……我们可以阻击华野(华东解放军)于微山湖以东,配合黄维部先击破刘伯承部。”这一场景反映的事件发生于(

A.战略反攻时期
B.渡江战役时期
C.平津战役时期
D.淮海战役时期
8.“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该作战方针指导的战役是(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9.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若按照事件发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差耻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8月,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一行动,有力地宣告: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是真正地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毛泽东到达重庆,受到各界民众的热烈欢迎。《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抗战胜利后,“我们再能做到和平、民主与团结,这岂不是国家喜上加喜的大喜事”。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这些是四件事的序号:①转战陕北,②三大战役,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④占领总统府。
材料三
1946年11月,蒋介石攻占张家口并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和谈大门被关死。中共中央下定决心以战争手段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毛泽东在党内指示中第一次以“人民解放战争”代替之前的“自卫战争”。
材料四
下表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情况。
军队
1946年7月
1947年7月
1948年7月
1949年2月
1949年12月
人民解放军
130万
190万
280万
358万
470万
国民党军队
430万
380万
365万
204万

(1)依据材料一回答: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什么受到各界民众的热烈欢迎?
(2)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但1946年国民党却撕毁该协定并发动了内战。请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材料二中四件事的序号。(写出序号即可)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民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依靠的力量。
(4)根据材料四中的表格信息,指出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对比变化的趋势。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
答案以及解析
【基础知识自测】
1.答案:(1)1945;(2)双十协定
2.答案:(1)耕者有其田;(2)1947;(3)中国土地法大纲;
(4)贫雇农;中农
3.答案:1947;刘伯承、邓小平
4.答案:(1)辽沈;(2)淮海;(3)平津
5.答案:人民解放军
【能力提优挑战】
1.答案:B
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从材料中毛泽东和蒋介石的讲话可知,当时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关于和平建国的谈判,结合《建国大业》所反映的历史史实可知,该事件是重庆谈判,B项正确;芷江受降是中日关于日本投降事宜的谈判,A项错误;占领南京和开国大典与国共谈判无关,C,D两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D项正确。A项是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后签订的协议,故排除;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内战尚未全面爆发,排除B项;孟良崮战役是1947年国共双方的对战,内战已经开始,排除C项。
4.答案:B
5.答案:C
解析: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故选C项。A、B两项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发动的主要战役,D项渡江战役直接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均与题目表述不符。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解放战争,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据“锦州”可知,这场
战役发生在东北地区,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中的地点“锦州"不符,排除。
9.答案:A
10.答案:
(1)原因:毛泽东为争取国内的和平、民主,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2)①③②④。
(3)人民的力量。
(4)趋势:人民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力量悬殊,但解放军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反超。
成因:国民党军队起义;三大战役等战役的胜利;解放军战略、战术高超灵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解放区土地改革赢得农民的支持,踊跃参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