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古代埃及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古代埃及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2 19:2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过程与方法:观察古埃及地图,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农业和文明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关于金字塔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金字塔既是古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又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勤劳创造的世界奇迹。
教学重点
古埃及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
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尼罗河在古埃及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预习、复习作业
收集关于古埃及的文明成果资料。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新课导入:展示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形成大河文明的共同分布特点,同时补充其他的共同点。同时点出尼罗河和古埃及产生和发展的关系。播放视频《古代埃及》初步感知古埃及的发展状况。多媒体展示本课知识体系新课学习:一、文明诞生——尼罗河的赠礼1、地理位置: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狭窄的尼罗河河谷地带,北滨地中海,气候干燥,终年雨量稀少,而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的尼罗河成了唯一的水源。展示材料:教师讲述:尼罗河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每年定期泛滥,来势凶猛的洪水将河泥冲上两岸,洪水退去,留下肥沃的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又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为古代埃及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尼罗河是埃及人的母亲河,是埃及的生命之源,是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图片展示:希罗多德人物图和《赞美尼罗河》的诗句。教师讲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二、文明历程——法老王的统治播放视频《古埃及的兴衰》结合古埃及的兴衰示意图。学生活动:认识古埃及的兴起、发展、全盛、衰落的过程,提高阅读能力,对古埃及的发展有个全面的认识。教师总结:古埃及兴起于公元前3500年,在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附近;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在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达到全盛;之后先后被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吞并,其文明没有延续下去。学生活动:展示材料,启发学生思考: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古埃及法老的地位是怎样的?提示:从政治和宗教两个方面去思考。教师过渡: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自称是太阳神阿蒙-赖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具有绝对的权力。古埃及人对法老崇拜近乎疯狂,官员们以亲吻法老的脚而感到自豪。学生活动:法老的专制统治的影响?三、文明成就——金字塔和文字展示金字塔相关的图片以及相关史料,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认识金字塔,进行全面评价。学生活动:金字塔用来干什么的?金字塔的外形、高峻威严体现了什么?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什么?成功组织修建金字塔反映了?金字塔规模越来越小这个现象的背后,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教师归纳: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通过史料,认识到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同时又是国王无限权力的象征,体现了专制统治的力量。古埃及太阳历:制定依据:按照尼罗河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基本内容:将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5天宗教日,一年365天。地位: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影响:罗马历法以及今天我们通用的公历都来源于此。教师讲述: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人死后还会在冥世间继续生活。因此,只要保住躯体,灵魂就能依附于它而万世长存。为了把尸体保存下来,他们千方百计把尸体脱水变干,制成木乃伊。大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随着时代变迁,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解释这种文字。如今,当你走进古埃及任何一座神庙、参观任何一座法老陵墓,都会注意到那镌刻在满墙、满柱、满天花板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四、文明探究——自然环境与文明学生活动:古埃及所处尼罗河环境与古埃及文明的发展有什么关系?课堂总结:古代埃及建国:公元前3500年,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灭亡:公元前525年,科学文化成就:天文学(太阳历)、数学、医学、象形文字、金字塔。这些是古代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所谓文明,指的是埃及在世界范围内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设计意图学会识读历史地图,能够从中获得信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大河文明的共同特征。了解古埃及的发展史,认识到古埃及文明历史悠久;同时自我梳理相应知识,提高阅读能力通过问题的设置全面评价金字塔。
修改建议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