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咏雪教案+导学案+课件(25张ppt+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咏雪教案+导学案+课件(25张ppt+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3 09:14:39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咏 雪
 
感悟亲情
尊重他人,讲诚信
感悟对雪不同的赞美
把事件叙述完整
写出真情实感
思乡之情
感伤之情
写作
陈太丘与
友期行
课外古代诗歌
咏雪

学习目标
1能通读课文,积累生字词,掌握朗读节奏。
2.积累一些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3.能结合人物的描写,感受人物性格及古代良好的家庭氛围。
(403-444),南朝宋彭城(现
在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
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
一批文人编写的。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
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yì)事,以短篇
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
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
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
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鲁迅
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刘义庆:
读准字音
雪骤(
)
差可拟(
)
无奕女(
)
谢道韫(
)
zhòu


yùn
读顺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A、谢太傅
寒雪日
内集。(两处)
B、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各两处)






通读课文:要求:听读,组内互读,齐读。
要求
1自己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圈出重点词和不会译的词。
2组内交流不能翻译的词句,准备展示。

看谁翻译的最准确、最流畅
疏通文意
家庭聚会
子侄辈的人
讲解诗文
不久,一会儿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紧,急速
高兴的样子
什么

忽然间
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大致,差不多
相比
比不上,不如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是,就是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谢太傅寒雪日内
集,与儿
女讲论文义。俄

雪骤,
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
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
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
公大兄无弈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越下越大,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译文
1、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说明理由。
2、把雪比作撒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柳絮”一喻比较好,因为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撒盐”的比喻仅仅形似,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不够好。
3、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融洽、欢快、轻松、文雅……
咏雪
撒盐
何所似
柳絮
比喻
大笑乐
和睦
轻松
融洽
亲情
欣然


(差可拟)
(未若)
比较
拓展延伸
你能否再举几例古人
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
的诗句呢?
韩愈《春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毛泽东《沁园春·雪》: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李白《北风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小结
今天,老师有幸和大家一起认识了才华出众的谢道韫,也感受到家庭里所洋溢的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感受到家庭里的亲情。
妙笔生花
写一下冬日里的雪景,用上修辞,表达出你对雪的感情。可引用古诗句。3.4号不少于100字。1.2号写150字以上。
咏雪
撒盐
形似
意蕴
柳絮
鹅毛
蒲公英
飞花
梨花
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若不见。
⒈对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窃入学舍(偷窃)
B.冕因去(离家)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
D.琅琅达旦(天亮)
A
偷偷地、悄悄地
⒉简答。
⑴“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

⑵“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
⑶“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
王冕
听完以后,就默默记住。
“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
⑷“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
说明王冕读书的专注、入迷。
练一练
1、解释词语。
内集:
儿女:
俄而:
骤:
何所似:
差:
拟:
未若:
即:
2、翻译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白雪纷纷何所似。七年级语文《咏雪》教学案
主备人:
编制日期:10.13
使用日期:
审核签字: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读准字词。
2、能准确翻译课文,把握课文内容。3、感受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息。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下注释,识记重点词句,并疏通句意。
课标要求
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议的文言文。
评价方式
足迹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2分钟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2.明确目标和评价
听明确目标
明确学习内容
学展点练35分钟
一、前测:1.读准下列字词的音:
雪骤
撒盐
差可拟
柳絮
奕2由学生介绍作者:刘义庆南朝
时期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朗读:1师范读,生圈画朗读节奏。2找几位同学展示朗读成果。三、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提示学生一词一译,用组词法。1、掌握重点词语含义:俄而、差、拟、因、内集。2、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3、展示巩固。四
理解内容:1、本文中心内容是咏雪,找出咏雪的句子并赏析。2、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找出依据。“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温馨、愉快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息。五拓展积累:
你知道哪些描写雪的古诗句?写两句。
识记字音、型端正坐姿,齐备听
、圈划,展示朗读独立译文,勾画不会的,对组交流,提交小组交流,提交班里解决重点展示,翻译训练。独立思考一分钟,对组交流,抢答生思考后概括学生积累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独立译文的能力。训练整体概括能力
测5分钟
见课时练
默写完成互评
基础检测,夯实(共12张PPT)
课前2分钟
小测
要求:
1、快速完成课前检测(书写清楚、工整)
2、2分钟校对答案。
今日评价方式:
每项任务全对,每人次加2分;回答问题,补充,质疑,每次加1分。
课前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作者是刘义庆。
2
、给划横线字注音:
谢太傅
(

)
雪骤(
zhòu
)
差可拟(
chā
)
柳絮(

)
王凝之
(
níng
)
无奕女(

)
道韫(
yùn
)
3、请用“/”线划出以下句子的停顿。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两处)
谢太傅/
寒雪日
/内集。
B、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各两处)
?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感悟亲情
尊重他人,讲诚信
感悟对雪不同的赞美
把事件叙述完整
写出真情实感
思乡之情
感伤之情
写作
陈太丘与
友期行
课外古代诗歌
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