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2 16:5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知道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能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强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2.能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提升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Li
Na
K
Rb
Cs
原子结构示意图
相似性
最外层均有1个电子
递变性
从Li到Cs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碱金属元素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都是活泼金属,均易失去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均为+1价。
②碱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R2O)对应的水化物(ROH),一般都具有强碱性。
(2)递变性:根据下表中碱金属与水反应的现象,你能推测出哪些规律?
碱金属
Li
Na
K
Rb
Cs
与水反应的现象  
反应较为缓和,锂浮在水面,并以稳定、适中的速度释放出气体
反应迅速并放热,钠融化成小球
反应迅速,伴有燃烧,轻微爆炸
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剧烈反应,发生剧烈爆炸
(3)结论:
(1)从锂到铯,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  )
(2)碱金属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都是活泼金属(  )
(3)从Li→Cs,其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
(4)金属钾能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  )
(5)碱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  )
答案 (1)× (2)√ (3)√ (4)× (5)×
1.根据碱金属与水的反应探究其金属性强弱变化规律
(1)实验现象:
相同点:金属浮在水面上;金属熔成闪亮的小球;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后的溶液呈红色。
不同点:钾与水的反应有轻微爆炸声并着火燃烧。
(2)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3)实验结论:
与水反应剧烈程度:K>Na;金属的活泼性:K>Na,金属性:K>Na。
2.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通过与多个国家进行科技合作,成功研发出铯(Cs)原子喷泉钟,标志着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知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

A族,根据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下列内容:
(1)铯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铯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2)铯单质与水剧烈反应,放出______色气体,同时使紫色石蕊溶液显______色,因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3)预测铯单质的还原性比钠单质的还原性__________(填“弱”或“强”)。
答案 (1)6 1 55 (2)无 蓝 2Cs+2H2O===2CsOH+H2↑ (3)强
解析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结合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知,铯原子核外电子分六层排布,分别是2、8、18、18、8、1,原子序数是55,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铯与钠同主族,具有极强的金属性,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铯:2Cs+2H2O===2CsOH+H2↑,氢氧化铯是强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考点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题点 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二、卤族(ⅦA族)元素
1.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F
Cl
Br
I
原子结构示意图
相似性
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
递变性
从F到I,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卤族元素单质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颜色:颜色加深
熔、沸点:逐渐升高
水溶性:逐渐减小
3.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
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得电子的能力强,容易得1个电子,其单质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故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卤素单质。
(2)递变性
①实验探究卤素单质(Cl2、Br2、I2)氧化性的强弱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溶液变为橙色
2Br-+Cl2===2Cl-+Br2
溶液变为棕黄色
2I-+Cl2===2Cl-+I2
静置后,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2I-+Br2===2Br-+I2
结论:Cl2、Br2、I2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2>Br2>I2,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I->Br->Cl-。
由此可知,随核电荷数的递增,Ⅶ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来越弱。
②从F→I,单质与氢气反应越来越难,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③从Cl→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来越弱。
(1)卤素单质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  )
(2)卤素原子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其最高正化合价都为+7价(  )
(3)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
(4)卤素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  )
(5)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
答案 (1)× (2)× (3)√ (4)√ (5)×
1.Ⅰ.卤素都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X2)都具有氧化性。
(1)卤素易形成X-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2与H2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反应条件难易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例说明氯气的氧化性比单质溴的氧化性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砹(At)属于卤族元素,下列关于砹(At)及其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推测不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单质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AgAt是难溶于水的有色固体
C.HAtO4的酸性比HClO4的弱
D.HAt难溶于水,且受热很难分解
答案 Ⅰ.(1)卤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是7个电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2)H2+X2===2HX 随原子序数的增大,与H2化合越来越难 (3)Cl2+2I-===2Cl-+I2 (4)氯气能从溴化钾溶液中置换出溴:Cl2+2KBr===2KCl+Br2(答案合理均可)
Ⅱ.D
考点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题点 卤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1.同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三、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区和非金属区
(1)分界线的划分:沿着周期表中B、Si、As、Te、At和Al、Ge、Sb、Po之间画一条斜线,斜线的左面是金属元素,右面是非金属元素。
(2)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故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
根据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分析:什么元素的金属性最强?什么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什么位置?
提示 铯的金属性最强,氟的非金属性最强,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角和右上角。
1.锂(Li)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它属于碱金属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
B.Li是碱金属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原子
C.Li、Na、K、Rb+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D.Na+比Li多一个电子层
答案 B
解析 碱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并非都能生成过氧化物,如锂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锂,A错误;Li是碱金属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原子,B正确;Li、Na、K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Rb+的最外层是8个电子,C错误;Na+和Li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有2个电子层,D错误。
2.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
B.卤素单质越活泼,其溶、沸点就越高
C.卤素单质都能和水剧烈反应
D.卤素单质都能和H2反应,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
答案 D
解析 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能与其他非金属性较弱的非金属元素化合,例如氢气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HCl,A项错误;卤素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活泼性逐渐减弱,但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B项错误;卤素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其非金属性有关,只有F2能与水剧烈反应,C项错误;卤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D项正确。
3.根据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氯化氢比溴化氢稳定
B.硒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C.氢氧化锶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
D.铍原子的失电子能力比镁弱
答案 B
解析 氯的非金属性比溴强,故HCl的稳定性比HBr强,A项正确;硒的非金属性比硫弱,故H2Se的稳定性比H2S弱,B项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故Sr(OH)2的碱性比Ca(OH)2的强,Be的失电子能力比Mg弱,C、D项正确。
考点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题点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4.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用虚线表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线的左侧全部是金属元素
B.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C.第ⅠA元素的金属性一定强于第ⅡA元素
D.Si是半导体,Ge也可能是半导体
答案 D
解析 虚线左侧还包括非金属元素氢;F无正价,也没有含氧酸;同周期的第ⅠA元素,金属性强于第ⅡA元素,不同周期的不一定。
考点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题点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5.(1)常见卤素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下列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升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碱金属元素
B.卤族元素
(3)下列反应中,更剧烈的是__________。
A.钠与水反应
B.钾与水反应
(4)取下列溶液分装于两试管中,再分别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少量四氯化碳,用力振荡、静置后,四氯化碳层显紫红色的是__________。
A.溴化钠溶液
B.碘化钾溶液
答案 (1)HI (2)B (3)B (4)B
解析 常见卤素中碘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弱,氢化物最不稳定的是HI;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降低,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升高;钾比钠活泼,与水反应更剧烈;氯水与NaBr、KI溶液分别生成Br2、I2,而二者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为橙红色、紫红色。
考点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题点 卤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A组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碱金属元素
1.钾的下列性质与少量的钾保存在煤油中无关的是(  )
A.单质钾的密度比煤油大
B.可用小刀片切割金属钾
C.钾易与空气反应
D.单质钾的还原性很强
答案 B
解析 钾沉在煤油中说明其密度比煤油大,A项有关;可用小刀片切割金属钾,说明钾的硬度较小,B项无关;钾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防止其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反应,C、D项有关。
【考点】 碱金属的性质差异
【题点】 碱金属的性质对比
2.钾和钠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能较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都是金属元素
C.原子半径相差不大
D.最高化合价相同
答案 A
解析 结构决定性质,影响金属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是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钾原子和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故对应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
【考点】 结构决定性质
【题点】 最外层电子决定化学性质
3.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们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2O(M指碱金属元素)
B.它们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碱
C.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它们所形成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D.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锂
答案 A
解析 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K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超氧化钾,A项错误;碱金属与水反应的产物均是碱和氢气,只是剧烈程度不同,B项正确;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所形成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C项正确;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碱金属的密度呈增大趋势(K反常),密度最小的是锂,D项正确。
【考点】 碱金属的性质差异
【题点】 碱金属的性质递变规律
题组二 卤族元素
4.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为17
B.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
D.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
答案 D
解析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是17,A项正确;核外有3个电子层,B项正确;该元素是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项正确;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项错误。
【考点】 卤族元素原子的结构特点
【题点】 卤族元素原子的结构特点
5.部分卤族元素的某种性质A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A可能表示(  )
A.原子半径
B.氢化物的稳定性
C.原子的电子层数
D.单质的密度
答案 B
解析 从氯到碘,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项不符合题意;从HCl到HI,稳定性逐渐减弱,B项符合题意;从Cl到I,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C项不符合题意;从Cl2到I2,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题点 卤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6.下列各组物质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A.还原性:HF>HCl>HBr>HI
B.稳定性:HFC.与水反应由易到难:Cl2>Br2>I2>F2
D.密度:F2答案 
D
解析 A项应为HI>HBr>HCl>HF;B项应为HF>HCl>HBr>HI;C项应为F2>Cl2>Br2>I2。
【考点】 卤族元素的性质
【题点】 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7.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由上到下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单质的氧化性增强 ②单质的颜色加深 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④单质的沸点升高 ⑤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答案 
C
解析 F2、Cl2、Br2、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其对应的阴离子F-、Cl-、Br-、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①叙述错误,⑤叙述正确;F2、Cl2、Br2、I2的颜色由淡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逐渐加深,②叙述正确;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③叙述错误;F2、Cl2、Br2、I2在通常情况下其状态变化为气→液→固,则沸点逐渐升高,④叙述正确,C正确。
【考点】 卤族元素的性质
【题点】 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题组三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8.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溴单质与H2的反应比碘单质与H2的反应更剧烈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熔、沸点都逐渐降低
答案 D
解析 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故溴单质与H2的反应比碘单质与H2的反应更剧烈,A项正确;碱金属元素中,锂的金属性最弱,故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的非金属性最强,故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B项正确;钾的金属性比钠强,故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C项正确;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D项不正确。
考点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题点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9.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原子半径:K>Cl>S
②氢化物稳定性:HF>H2S>PH3
③单质氧化性:Cl2>S>Si
④酸性:H2SO4>HClO
⑤碱性:KOH>NaOH>Mg(OH)2
A.仅①③④
B.仅⑤
C.仅②③④⑤
D.仅①③
答案 C
解析 ①Cl、S位于第三周期,原子半径:S>Cl,K位于第四周期,所以原子半径:K>S>Cl,错误;②非金属性:F>S>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氢化物稳定性:HF>H2S>PH3,正确;③非金属性:Cl>S>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单质氧化性:Cl2>S>Si,正确;④H2SO4是强酸,HClO是弱酸,则酸性:H2SO4>HClO,正确;⑤金属性:K>Na>Mg,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KOH>NaOH>Mg(OH)2,正确。
考点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题点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10.甲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乙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丙是元素周期表第ⅠA族中金属性最弱的碱金属元素。由此推断:
(1)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单质与丙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元素和丙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第四周期ⅠA族 (2)2K+2H2O===2K++2OH-+H2↑ (3)4Li+O22Li2O (4)KOH
解析 甲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则甲是K元素;乙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因此乙的原子序数是8,即乙是O元素;丙是元素周期表第ⅠA族中金属性最弱的碱金属元素,则丙是Li元素。(1)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ⅠA族。(2)甲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K+2H2O===2K++2OH-+H2↑。(3)乙单质与丙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Li+O22Li2O。(4)金属性:K>Li,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较强的是KOH。
B组 综合强化练
1~5题是单项选择题,6~7题是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各性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①化合价 ②ROH的碱性 ③密度 ④最外层电子数 ⑤核外电子层数 ⑥单质失e-能力
A.②④⑤⑥
B.②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⑤
答案 B
【考点】 碱金属的性质差异
【题点】 碱金属的性质递变规律
2.可能存在的第119号元素被称为“类钫”,据元素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有关“类钫”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
A.“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价
B.“类钫”属于过渡元素,具有放射性
C.“类钫”单质的密度小于1
g·cm-3
D.“类钫”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答案 A
解析 119号元素应位于第八周期ⅠA族,属于碱金属元素,类比碱金属的性质可知A项正确。
【考点】 碱金属的性质差异
【题点】 碱金属的性质递变规律
3.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元素比Y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①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
②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
③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④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⑤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高
⑥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的酸性:X强于Y
A.②⑤⑥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③⑤⑥
答案 D
解析 ①与H2越容易化合,则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正确;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正确;③两元素如果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则X在Y右边,则X非金属性更强,如果不在同一周期,则不一定能够判断,错误;④该置换反应说明X单质的氧化性更强,因此X的非金属性强,正确;⑤最高正价的高低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如非金属性F>Cl,但是F没有正价,错误;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可以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但是对应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弱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错误。
4.微量元素硒(Se)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我国鄂西地区含有丰富的硒矿资源。已知硒与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下列有关硒元素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硒的氢化物以H2Se形式存在
B.硒的氧化物以Se2O3形式存在
C.硒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硫化氢差
D.硒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O4
答案 B
解析 Se和O同主族,性质具有相似性,其氢化物为H2Se,故A正确;Se元素位于第ⅥA族,最高化合价为+6价,其氧化物有SeO2、SeO3,故B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因此,H2Se的稳定性低于H2S,故C正确;S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4,故D正确。
5.下列有关碱金属、卤素原子结构和性质的描述,正确的个数为(  )
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密度依次增大
②F、Cl、Br、I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③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加热时生成的氧化物形式为R2O
④根据同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推测,At2与H2化合较难,砹化银也难溶于水
⑤根据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可推出HCl、HBr、HI的酸性依次减弱
⑥碱金属都应保存在煤油中
⑦卤素按F、Cl、Br、I的顺序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⑧碳酸铯不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
A.2
B.3
C.4
D.5
答案 B
解析 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降低,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增大趋势;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升高,密度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增大,①错误;F是9号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7,Cl、Br、I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次外层电子数分别是8、18、18,②错误;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加热时,锂生成氧化锂,钠生成过氧化钠,③错误;砹的原子序数大于碘,根据同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以推测,At2与氢气化合较难,砹化银也难溶于水,④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与其对应氢化物溶液的酸性强弱无关,因此由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无法推出HCl、HBr、HI的酸性强弱,⑤错误;Li的密度比煤油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应该保存在石蜡中,⑥错误;F、Cl、Br、I位于同一主族,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小,得电子的能力逐渐降低,故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⑦正确;氧化铯是活泼金属氧化物,易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所以碳酸铯不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⑧正确。综合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
6.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
B.HX都极易溶于水,它们的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强
C.卤素单质的颜色从F2→I2按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加深
D.X-的还原性依次为F-答案 C
解析 A项,F2与H2O的反应为2F2+2H2O===4HF+O2,不能用X2+H2O===HXO+HX表示;B项,HX的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D项,F2的性质极为活泼,遇盐溶液先和水反应,故不能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卤素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7.如图所示是氯气的制备以及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比较实验,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装置D的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已知卤族元素的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苯,苯的密度小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不能与NaCl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
B.装置B中可盛放水吸收氯气中的HCl气体
C.装置E上层呈现紫红色
D.装置E中有机试剂层呈现紫红色,能说明非金属性:Br>I
答案 AC
解析 A项,F2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所以F2不能与NaCl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正确;B项,氯气易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所以不能用水吸收氯气中的杂质,错误;C项,苯的密度比水的小,应在上层,所以装置E上层呈现紫红色,正确;D项,溴单质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但过量的氯气也会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造成干扰,所以不能证明非金属性:Br>I,错误。
8.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以下问题。已知:①KMnO4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得Cl2。②H2SiO3不溶于水。
(1)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图中A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浓盐酸、MnO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用此装置证明酸性:HNO3>H2CO3>H2SiO3,进而证明非金属性:N>C>Si,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到的物质:
①稀HNO3 ②稀盐酸 ③碳酸钙 ④Na2SiO3溶液 ⑤SiO2
试剂A与C分别为________(填序号);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认为此实验不能说明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液漏斗 防倒吸 (2)2MnO+10Cl-+16H+===2Mn2++5Cl2↑+8H2O 
Cl2+S2-===S↓+2Cl- (3)①、④ CO2+H2O+SiO===H2SiO3↓+CO HNO3有挥发性,也会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
解析 (2)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性:Cl>S,利用氯气与Na2S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验证,则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应分别为浓盐酸、KMnO4、Na2S溶液,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10Cl-+16H+===2Mn2++5Cl2↑+8H2O;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2-===S↓+2Cl-。(3)探究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由图可知应是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所以A中试剂为稀硝酸,B中为碳酸钙,C中为Na2SiO3溶液;所以试剂A、C分别为①、④。试管中为Na2SiO3溶液,向其中通入CO2生成硅酸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SiO===H2SiO3↓+CO;通入试管中的CO2气体中混有挥发出的硝酸,硝酸也能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无法确定CO2是否与硅酸钠溶液反应,即不能说明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