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观察变形虫(教材P45~P46)
阅读教材P45~P46内容,完成下面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
2.生理活动:
变形虫是
细胞生物,它伸出
进行运动,利用伪足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形成
,能够把代谢废物排泄到细胞外,能够对外界刺激
。
3.写出【情境思考】的答案。
活学巧记
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的四个步骤
(1)移:先用低倍镜找到所要观察的物体,移动装片使其位于视野的中央。
(2)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3)调:调节遮光器或反光镜调好亮度。
(4)转: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微点思考
若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变形虫不清楚,请问应怎样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细胞的生命活动(教材P46~P47)
阅读教材P46~P47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细胞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细胞膜将细胞与
分开,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2)细胞膜控制着细胞与外界的
,保证了细胞正常的生活。
2.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1)细胞从外界摄取
等多种物质。
(2)分解
等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利用。
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1)分析科学家利用变形虫所做的实验:
(2)实验结论:细胞核对细胞的
起着控制作用,在生物
中也有重要作用。
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
(1)多细胞动物和植物生命活动的单位是
。
(2)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有差异。
①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有
,能够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
。
②动物细胞需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细胞制造的
。
易错点拨
叶绿体与线粒体
1.动植物细胞内部都有线粒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线粒体中分解并释放能量,从而供给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2.植物绿色部分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记忆口诀
细胞的生命活动
控制中心细胞核,物质进出细胞膜,生命中心细胞质,能量转化叶(绿体)和线(粒体)。
观察变形虫
1.把含有变形虫的池水放入烧杯中,不久变形虫就会聚集在水的上层。这是因为它们需要
(
)
A.充足的氧气
B.充足的阳光
C.充足的养料
D.较高的温度
2.在用低倍镜观察变形虫时使用的显微镜光圈以及染色用的试剂分别是(
)
A.大光圈,碘液
B.大光圈,醋酸甲基绿溶液
C.小光圈,醋酸甲基绿溶液
D.小光圈,碘液
3.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其伪足的功能是
(
)
A.仅运动
B.运动和摄食
C.运动和排泄
D.运动和生殖
细胞的生命活动
4.变形虫从外界不断获取食物和能量,还把生活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与之有关的结构是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5.在探究变形虫的实验中,在分割变形虫2~3
d内,无核部分植入新的细胞核后将
(
)
A.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
B.在几天后死亡
C.马上死亡
D.活着,但不再分裂产生新变形虫
6.变形虫不具有的生命活动是
(
)
A.伸出伪足进行运动
B.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交换
C.细胞质不停流动
D.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7.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虽结构简单,但能表现出一系列的生命活动。下列关于变形虫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壁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B.细胞膜具有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
C.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细胞核对细胞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
8.研究发现,淡水变形虫有伸缩泡(如图),而海水变形虫一般无伸缩泡。如果把海水变形虫放到淡水中,它们又能重新形成伸缩泡。若使用药物抑制伸缩泡的形成,则海水变形虫会在淡水中膨胀至破裂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B.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水分主要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
C.将淡水变形虫放到海水中,也会因过度吸水而涨破
D.海水变形虫和淡水变形虫结构上的差异是各自适应环境的结果
9.生物圈中有许多肉眼难以看到的单细胞生物,如眼虫、衣藻、酵母菌、变形虫等。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身体结构都处于细胞层次
B.都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有的类型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是对人类有益处的生物
10.如图是对变形虫进行去核和再植核的有关实验过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细胞内没有
,所以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2)失去核的细胞会死亡,是因为细胞质内的生命活动失去
的控制。离开细胞的细胞核也会死亡,是因为细胞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来自
。由该实验可以判断,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关系是相互
。?
(3)去核细胞可以存活一段时间,这期间去核细胞能繁殖吗?
(填“能”或“不能”)。?
11.细胞是构成“生命大厦”的基石,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细胞是如何构成生物体,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都是由
构成的。单细胞生物如变形虫,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多细胞生物大多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通过细胞分化产生各种组织,进而形成器官等,构成完整的生物体。?
(2)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细胞内的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细胞生活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自身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都要经过
,它控制着物质的进出,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
(3)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其主要场所是
。这些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植物叶片细胞中的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4)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
的指挥和控制下进行,其内的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
,包含了指导生物发育和遗传、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5)单细胞生物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多细胞生物每个细胞都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这说明
。?
世界首只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
位于上海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已经成功获得了两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该成果标志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实现了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他说:“除了在基础研究上有重大意义外,此项成果也必将为解决我国人口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作出贡献。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制作脑疾病模型猴,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开动大脑思考:
(1)你能简要说一下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培育过程吗?
(2)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和哪只猴相像?这说明了什么?
(3)克隆猴的培育成功,对于人类来说有什么重大影响?
PAGE
-
9
-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观察变形虫(教材P45~P46)
阅读教材P45~P46内容,完成下面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
2.生理活动:
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它伸出伪足进行运动,利用伪足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形成食物泡,能够把代谢废物排泄到细胞外,能够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
3.写出【情境思考】的答案。
提示:变形虫用伪足运动,利用伪足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
活学巧记
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的四个步骤
(1)移:先用低倍镜找到所要观察的物体,移动装片使其位于视野的中央。
(2)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3)调:调节遮光器或反光镜调好亮度。
(4)转: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微点思考
若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变形虫不清楚,请问应怎样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提示:换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因为变形虫无色半透明,在较暗的视野中才能看清楚。
细胞的生命活动(教材P46~P47)
阅读教材P46~P47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细胞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细胞膜将细胞与外部环境分开,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2)细胞膜控制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保证了细胞正常的生活。
2.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1)细胞从外界摄取糖类、脂肪、蛋白质、水分、矿物质等多种物质。
(2)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利用。
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1)分析科学家利用变形虫所做的实验:
(2)实验结论:细胞核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在生物遗传中也有重要作用。
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
(1)多细胞动物和植物生命活动的单位是细胞。
(2)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有差异。
①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有叶绿体,能够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有机物。
②动物细胞需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细胞制造的有机物。
易错点拨
叶绿体与线粒体
1.动植物细胞内部都有线粒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线粒体中分解并释放能量,从而供给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2.植物绿色部分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记忆口诀
细胞的生命活动
控制中心细胞核,物质进出细胞膜,生命中心细胞质,能量转化叶(绿体)和线(粒体)。
观察变形虫
1.把含有变形虫的池水放入烧杯中,不久变形虫就会聚集在水的上层。这是因为它们需要
( A )
A.充足的氧气
B.充足的阳光
C.充足的养料
D.较高的温度
2.在用低倍镜观察变形虫时使用的显微镜光圈以及染色用的试剂分别是( C )
A.大光圈,碘液
B.大光圈,醋酸甲基绿溶液
C.小光圈,醋酸甲基绿溶液
D.小光圈,碘液
3.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其伪足的功能是
( B )
A.仅运动
B.运动和摄食
C.运动和排泄
D.运动和生殖
细胞的生命活动
4.变形虫从外界不断获取食物和能量,还把生活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与之有关的结构是
( B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5.在探究变形虫的实验中,在分割变形虫2~3
d内,无核部分植入新的细胞核后将
( A )
A.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
B.在几天后死亡
C.马上死亡
D.活着,但不再分裂产生新变形虫
6.变形虫不具有的生命活动是
( D )
A.伸出伪足进行运动
B.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交换
C.细胞质不停流动
D.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7.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虽结构简单,但能表现出一系列的生命活动。下列关于变形虫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细胞壁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B.细胞膜具有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
C.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细胞核对细胞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
8.研究发现,淡水变形虫有伸缩泡(如图),而海水变形虫一般无伸缩泡。如果把海水变形虫放到淡水中,它们又能重新形成伸缩泡。若使用药物抑制伸缩泡的形成,则海水变形虫会在淡水中膨胀至破裂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
A.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B.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水分主要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
C.将淡水变形虫放到海水中,也会因过度吸水而涨破
D.海水变形虫和淡水变形虫结构上的差异是各自适应环境的结果
9.生物圈中有许多肉眼难以看到的单细胞生物,如眼虫、衣藻、酵母菌、变形虫等。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A.身体结构都处于细胞层次
B.都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有的类型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是对人类有益处的生物
10.如图是对变形虫进行去核和再植核的有关实验过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细胞内没有 叶绿体 ,所以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2)失去核的细胞会死亡,是因为细胞质内的生命活动失去 细胞核 的控制。离开细胞的细胞核也会死亡,是因为细胞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来自 细胞质 。由该实验可以判断,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关系是相互 依存 。?
(3)去核细胞可以存活一段时间,这期间去核细胞能繁殖吗? 不能 (填“能”或“不能”)。?
11.细胞是构成“生命大厦”的基石,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细胞是如何构成生物体,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单细胞生物如变形虫,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多细胞生物大多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通过细胞分化产生各种组织,进而形成器官等,构成完整的生物体。?
(2)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细胞内的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细胞生活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自身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都要经过
细胞膜 ,它控制着物质的进出,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
(3)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其主要场所是 线粒体 。这些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植物叶片细胞中的 叶绿体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4)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 细胞核 的指挥和控制下进行,其内的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 遗传信息 ,包含了指导生物发育和遗传、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5)单细胞生物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多细胞生物每个细胞都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这说明 细胞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世界首只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
位于上海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已经成功获得了两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该成果标志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实现了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他说:“除了在基础研究上有重大意义外,此项成果也必将为解决我国人口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作出贡献。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制作脑疾病模型猴,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开动大脑思考:
(1)你能简要说一下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培育过程吗?
提示:克隆猴是采用了母猴A体细胞的细胞核和母猴B卵细胞的去核部分组合成新细胞,然后将这个细胞进行培养形成胚胎,并植入母猴C子宫中发育的。
(2)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和哪只猴相像?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和母猴A相像,这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3)克隆猴的培育成功,对于人类来说有什么重大影响?
提示:除了在基础研究上有重大意义外,此项成果也必将为解决我国人口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作出贡献。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制作脑疾病模型猴,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PAGE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