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专题复习检测题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专题复习检测题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4 22: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专题复习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以及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份依次是(

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
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
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迄今有机化合物种类已达几千万种,远远高于无机物,但碳在地壳中含量却不很高
B.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同系物现象的存在
C.有机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石油、甘油、豆油;清洁剂、粘合剂、干燥剂;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光导纤维都是有机物
D.组成有机物的元素除碳外还有氢、氧、氮、硫、卤素、磷等,NH4OCN、CCl4都是有机物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B.有机物的反应与无机反应相比具有反应缓慢、产物复杂,常在水溶液中进行等特点
C.人们常利用有机物的性质,合成具有特定性质而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有机物,满足人类的需要
D.高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有机物不仅在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上有差异,而且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上也有较大差别
4.设H+的质荷比为β,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图所示(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相对丰度与该离子的质量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甲醇
B.甲烷
C.丙烷
D.乙烯
5.将CH3COOH和H18O—C2H5混合发生酯化反应,已知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8O存在于所有物质中
B.18O仅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中
C.18O仅存在于乙醇和水中
D.有的乙醇分子可能不含18O
6.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O3O2+O,Cl+O3―→ClO+O2,ClO+O―→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将O3转变为O2
B.C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C.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D.Cl原子反复起分解O3的作用
7.在2HCHO+NaOH(浓)―→HCOONa+CH3OH中,其中HCHO(甲醛)(

A.仅被氧化
B.未被氧化,未被还原
C.仅被还原
D.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8.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往往是混合物,如果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

A.分离、提纯→确定分子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
B.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C.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
D.确定分子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
9.下列是我国古代常见的操作方法,其中带着重号部分的操作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的分离除杂方法的原理相似的是(





凡煮汤,欲微火,令小沸……箅渣取液
经月而出蒸烤之……终乃得酒可饮
凡渍药酒,皆须细切……便可漉出
海陆取卤,日晒火煎,煮海熬波,卤水成盐
A.过滤、蒸馏、萃取、蒸发
B.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C.蒸发、萃取、蒸馏、过滤
D.萃取、蒸馏、萃取、蒸发
10.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加入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
B.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C.可用苯将溴从溴苯中萃取出来
D.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11.已知: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70℃时能生成乙烯,同时还有CO2、SO2等气体生成。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a趁热过滤提纯苯甲酸
B.用b制备并检验乙烯
C.用c除去溴苯中的苯
D.用d分离硝基苯与水
12.某化合物6.4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和7.2
g
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C.该化合物中碳原子已经达到饱和
D.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一定是CH4O
13.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
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14.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和质谱法分析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分子式为C8H8O2。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且面积之比为1∶2∶2∶3,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关于A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只有1种
D.与A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2种
15.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一定有乙烯 ②一定有甲烷 ③一定有丙烷 ④一定没有乙烷 ⑤可能有甲烷 ⑥可能有乙炔
A.②⑤⑥
B.②⑥
C.②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
16.分子式为C3H6O2的一元混合物,在NMR谱上观察到的氢原子给出的峰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峰的强度比为3∶3,请写出其对应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第二种情况峰的强度比为3∶2∶1,请写出该化合物的可能的结构简式:

17.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组成,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列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
(1)产生的O2按从左到右的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2)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D装置中MnO2的作用是

(4)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

(5)若实验中所取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准确称取0.92
g样品,经充分反应后,A管质量增加1.76
g,B管质量增加1.08
g,则该样品的实验式为

(6)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如图1所示的质谱图,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图1
(7)能否根据A的实验式确定A的分子式
(填“能”或“不能”),若能,则A的分子式是
(若不能,则此空不填)。
(8)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2所示,则其结构简式为

图2
18.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青蒿进行干燥粉碎的目的是

(2)操作Ⅰ的名称是
,操作Ⅱ的名称是

(3)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青蒿素的分子式,将28.2
g青蒿素放在硬质玻璃管C中充分燃烧:
①装置E中盛放的物质是
,装置F中盛放的物质是

②该实验装置可能产生误差,造成测定含氧量偏低,改进方法是

③已知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用合理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称得:
装置
实验前/g
实验后/g
E
22.6
42.4
F
80.2
146.2
青蒿素的最简式是

(4)将青蒿素加入含有NaOH、酚酞的水溶液中,青蒿素的溶解量较小,加热并搅拌,青蒿素的溶解量增大,且溶液红色变浅,说明青蒿素与
具有相似的性质。
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葡萄糖
19.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00的有机物A既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又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无色气体,还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经分析,A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21%。
(1)A可能的结构简式:

(2)经核磁共振检测发现A的图谱如下:
试写出A与甲醇反应生成有机物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三种和B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狼毫为动物的毛发,属于蛋白质;墨条由炭黑制成;宣纸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多糖;砚台成分为无机盐。
2.A
【解析】A项,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碳原子成键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有机物种类远远高于无机物,但碳在地壳中含量却不是很高,正确;B项,同系物只代表一类物质,不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一个原因,错误;C项,干燥剂多是无机物,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为无机材料,错误;D项,NH4OCN是无机物,错误。
3.B
【解析】A项,有机化学就是以有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等,正确;B项,有机物一般难溶于水,所以有机物的反应一般不在水溶液中进行,错误;C项,利用有机物的性质,人们可以合成具有特定性质而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有机物,满足人类的需要,正确;D项,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远远大于小分子,结构上也有很大差异,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上有较大差别,正确。
4.B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5.B
【解析】酯化反应的规律为“酸脱羟基醇脱氢,相互结合生成水”,所以18O在生成的乙酸乙酯中;乙酸乙酯水解时的断键方式是从形成的酯基处断开,因此18O只能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中。
6.C
【解析】本反应是自由基反应,C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2O33O2。氟氯甲烷只是提供这种催化剂的物质,C错误。
7.D
【解析】HCHO得氧被氧化为HCOONa,加氢被还原为CH3OH。
8.B
【解析】先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纯净有机物;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实验式,结合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其分子式;最后测定其结构式。
9.A
【解析】①中的箅渣取液,是用细网将固液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液体分开,其原理与过滤的原理相似;②中通过蒸烤造酒,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酒精等物质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其原理与蒸馏的原理相似;③中通过浸泡,使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溶于酒中,其原理与萃取的原理相似;④中的日晒火煎,卤水成盐,是通过日晒的方法,将水分蒸发得到食盐,其原理与蒸发的原理相似。
10.C
【解析】苯和溴苯互溶,不能用苯将溴从溴苯中萃取出来,B错误。
11.B
【解析】实验制得的乙烯中有SO2,SO2也能使溴水褪色,B错误。
12.A
【解析】n(CO2)==0.2
mol,知m(C)=0.2
mol×12
g·mol-1=2.4
g,n(H2O)==0.4
mol,知m(H)=0.8
mol×1
g·mol-1=0.8
g;则m(C)+m(H)=2.4
g+0.8
g=3.2
g,3.2
g<6.4
g,故该化合物中含氧元素,其质量为6.4
g-3.2
g=3.2
g,其物质的量n(O)==0.2
mol。n(C)∶n(H)∶n(O)=1∶4∶1,实验式为CH4O;因为实验式中H原子已饱和,所以实验式就是其分子式。
13.C
【解析】样品粉末经步骤(1)得到滤液和不溶性物质,其操作为过滤,故需要过滤装置,A正确;步骤(2)得到水层和有机层,这两层溶液互不相溶,分离的操作为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B正确;步骤(3)由水层溶液得到固体粗产品,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操作,需用到蒸发皿而非坩埚,C错误;有机层是甲苯和甲醇的混合物,二者互溶,但沸点不同,可据此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D正确。
14.C
【解析】化合物A中有4类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2、2、3;因为A是一取代苯,所以苯环上有三类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2、2,则剩余侧链上有3个等效氢原子,侧链为—CH3;结合红外光谱可,知A中含有酯基,可以水解,A为。与A发生加成反应的H2为3
mol,与A同类的同分异构体应为5种。
15.C
【解析】由题给图示可知,n(混合烃):n(CO2):n(H2O)=1:1.6:2,所以n(混合烃):n(C):n(H)=1:1.6:4,所给混合气体的平均组成为C1.6H4,则一定含有CH4,另一种烃应为CxH4,即一定没有乙烷、丙烷和乙炔。
16.CH3COOCH3
CH3CH2COOH、HCOOCH2CH3
【解析】分子式为C3H6O2,第一种情况峰的强度比是3∶3,我们可以知道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而且两种类型氢原子个数比为3∶3,因此该物质应为CH3COOCH3;第二种情况峰的强度比为3∶2∶1,可知共有三种类型的氢原子,氢原子个数比为3∶2∶1,由此得出CH3CH2COOH和HCOOCH2CH3两种结构简式符合要求。
17.(1)g→f,e→h,i→c,d(或d,c)→a(或b)
(2)吸水,干燥O2 (3)催化剂,加快O2的生成
(4)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 (5)C2H6O
(6)46 (7)能 C2H6O (8)CH3CH2OH
【解析】据实验目的和各装置的作用推知整套装置为产生氧气→干燥氧气→有机物燃烧→B测定水的质量→测定二氧化碳质量,即D→C→E→B→A,各导管接口顺序为g→f,e→h,i→c,d→a,干燥管的两端可以颠倒;其中D为O2发生装置(MnO2作催化剂),C中浓H2SO4作用是吸收水分,得到干燥纯净的O2,E为有机物燃烧装置,B中CaCl2吸收反应生成的H2O,A中NaOH吸收反应生成的CO2;m(CO2)=1.76
g,n(CO2)=0.04
mol,m(H2O)=1.08
g,则n(H2O)=0.06
mol,则m(C)+m(H)=12×0.04
g+0.06×2
g=0.6
g<0.92
g,故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质量是0.32
g,即0.02
mol,所以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O=0.04∶(0.06×2)∶0.02=2∶6∶1,即C2H6O。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含有3组峰,面积比为1∶2∶3,所以其结构为CH3CH2OH。
18.(1)增大青蒿素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
(2)过滤 蒸馏
(3)①无水CaCl2或P2O5 碱石灰(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除去装置左侧通入的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在装置F后加一个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F的装置
③C15H22O5
(4)C
【解析】(1)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和增大青蒿素的浸取率,可以对青蒿进行干燥粉碎以增大青蒿素与乙醚的接触面积。
(2)根据流程图可知,经过操作Ⅰ得到了残渣,故操作Ⅰ为过滤;乙醚和青蒿素是互溶的液体,可以通过蒸馏分离。
(3)①实验测定青蒿素的分子式,需要测定其中的碳、氢、氧的含量,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因此需要测定CO2和H2O的质量,因此装置E中盛放无水CaCl2或P2O5吸收生成的H2O,装置F中盛放碱石灰或固体NaOH,吸收CO2。②装置左右两侧都可能使得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造成误差,改进方法是除去装置左侧通入的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在装置F后加一个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F的装置。③E管质量增加42.4-22.6=19.8
g,说明生成了19.8
g水,可得氢元素的质量为19.8
g××100%=2.2
g,F管质量增加146.2-80.2=66
g,说明生成了66
g
CO2,可得碳元素的质量为66
g××100%=18
g,从而可推出含氧元素的质量为28.2-2.2-18=8
g。设最简式为CxHyOz,则:12x∶y∶16z=18∶2.2∶8,故x∶y∶z=15∶22∶5,故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15H22O5。
(4)乙醇、乙酸、葡萄糖均易溶于水,A、B、D错误;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加入含有NaOH、酚酞的水溶液后水解生成乙酸,溶液的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变浅,C正确。
19.(1)CH3CH=CHCOOH、CH2=CHCH2COOH、CH2=C(CH3)COOH
(2)CH2=C(CH3)COOH+CH3OHCH2=C(CH3)COOCH3+H2O
(3)CH3CH=CHCOOCH3、CH2=CHCH2COOCH3、HCOOCH2CH2CH=CH2
(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A能与Na2CO3反应产生CO2,则A中含有-COOH。若A中含有一个-COOH,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6<100,符合题意。除羧基外残基的式量为86-45=41,即残基的化学式为C3H5,A的分子式为C4H6O2。A还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结合残基的化学式可知A中还有一个碳碳双键。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图谱说明A中有三种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