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太阳和月球教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太阳和月球教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6-07 15:0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太阳和月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太阳)
科教091 胡祎瑞
09114107
课标要求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况,关注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学生已经学过了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知识,并且知道在宇宙中地球最亲密的两个朋友是太阳和月球,还从生活中知道太阳给予人类光和热。直接提供能量光热资源,间接提供能量:化石燃料,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还了解了一些关于太阳和月球的传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等)。还从语文教学和小学常识中学习到地球绕太阳转,月球绕地球转的知识。知道太阳是一颗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恒星。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没有太阳就没有美丽的世界。
基于以上学生已形成对于太阳的感性认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通过科学数据、视频、图表,让学生对于太阳的认识上升到科学的层面,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本节课的主要教法就是“创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具体设计如下:
1、播放《两小儿辩日》视频,引入新课。
2、利用一张在太空拍摄的太阳光球照片使学生形成对太阳的重新认识。
3、通过读图和播放有关太阳活动的影像资料,使学生对太阳的认识,从以前的日常概念上升到科学概念。通过分析1960年到1990年太阳黑子相对数量的分布曲线图,使学生理性认识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为11年。
4、向学生介绍普及型天文望远镜的一般使用方法。特别要提醒学生,无论是使用天文望远镜还是一般的望远镜,观测太阳时都不能直接用肉眼观测,应使用滤色镜,投影板等辅助设备。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准确说出太阳的基本概况(温度、直径、体积等)。能准确描述太阳大气的分层。知道太阳活动的类型。关注太阳活动对于人类的影响。会正确使用普通的望远镜观察太阳。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自学归纳总结,知道太阳的基本概况。通过阅读图片,能够准确说出太阳大气的分层。通过分析图表,会总结太阳活动周期。通过观看视频,关注太阳活动对于人类的影响。通过使用普通的望远镜观察太阳,能够得到其基本特征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全方位立体的影响,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对天文观的科学理解能力得以提高。
教学重点 利用图表,了解太阳活动的类型、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图表分析太阳活动的一些物理现象。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太阳
第二课时:月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两小儿辩日》。 【板书】太阳孔子东游,碰到有两个小孩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近?什么时候远?甲说“太阳早上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因为早上太阳大得象车轮,而中午只有盘子那么大。不是有近者大而远者小吗?”乙说:“太阳早上离我们远,中午离我们近。因为早上感觉凉而中午感觉很热。烤火时不是有近者热而远者凉吗?”【提问】这两个小孩说的似乎都有些道理。同学们,根据你所了解的太阳,你会同意谁的观点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 1.从一段有趣的视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探究新知识打下基础。2、从视频中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用科学、辩证的态度看待问题。3、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1、太阳的基本概况 非常好,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有道理。看来大家对于神秘的太阳,都有着非常浓烈的兴趣。【提问】那么,你能不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用一句话来表达一下对太阳的感受呢? 1.太阳很大,是个炙热球体 2.太阳距地球很远 3.太阳温度很高 4.太阳能发光,是恒星
根据以上同学们的描述,可以用一句话来概述,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球。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太阳,请同学们自行阅读书本P95页的内容,划出你重点,完成这份表格(多媒体出示表格)。稍后,老师请一位同学将这份表格补充完整。【板书】 一、太阳的概况巡视学生自学情况 自行阅读课本,找出重点。 培养学生自学、总结、归纳能力
新课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总结】1.太阳直径:140万千米 地球直径的109倍 2.太阳质量:2.0×10︿30 千克。地球的33万倍。太阳系质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阳。 3.太阳体积:1.4 ×10︿18立方千米,地球的130万倍4.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提问】同学们,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需要多少呢?提示:光的传播速度3.0×10︿8米/秒【板书】t=s/v=(1.5*10︿12)/( 3.0×10︿8)=5000秒地球需8.3分钟 人类以1.5米每秒的速度行走需要3500年 5.表面的温度:6000℃ 中心温度:1500万摄氏度 所以说,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能源 学生归纳总结,完成表格内容 教师适当补充,丰富学生知识,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新课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2、太阳对植物、人类的影响 【提问】那没,如果没有了太阳,地球将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同桌相互讨论一下,举例说明。【总结】太阳是地球热量的源泉植物与太阳:1不能,若没有,温度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食物来源;大气不能进行环流,水循环没有,最后生物灭亡。2植物的向光性,如向日葵朝向太阳。3植物叶子朝上宽大且轮生,能更好地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阳光多的地方,叶颜色深且厚,不足处浅且薄。花的颜色很少深色,防止被太阳光灼伤。4阳光多的地方树木生长快,年轮相距较宽。5树冠的不对称性,朝阳方向树冠茂盛。人类与太阳:1太阳能发电厂2太阳能汽车的运用3太阳房用来节能如果没有太阳,没有热量的分布状况,大气不能自行环流,因而没有水循环,常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循环的生物是无法生存。 没有太阳——就没有光亮——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没有向光性。 ——温度会变低——很多生物无法生存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活跃思维,深化对太阳的认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3.太阳的结构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太阳是地球最重要的天体;人类对太阳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这是一张在太空航天站用专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提问】请同学们对比一下,和你平时见到的太阳有什么不同。【总结】太阳是一个由炙热气体氢和氧组成的球体。(由于太阳质量大,自身强大的引力把这些气体吸住而形成的球体。)所以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老师为大家展示的太阳结构示意图,找出太阳的外部组成结构。【板书】二、太阳的结构光球层(最内层):太阳的最底层,平时看到的就是光球层,太阳半径也就是光球层的尺度,表面温度就是光球层的温度。 色球层(中间层):平时不可见,从色球层发出的可见光太少,色球层别强烈的光球光所淹没。但日全食时,当月球把太阳的光球层遮盖,我们看到的就是色球层。 日冕层(最外层):平时不可见,日全食时可以看到银白色的日冕层。从里到外温度变高,亮度和密度减小,厚度增加。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太阳层的结构,看似稳定的大气层,其实经常发生各种变化,我们称这些为太阳活动。 学生讨论,太阳是一个炙热的球体。 让学生通过图片,学会比较总结,加深学生对于太阳的科学认识。
新课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4.太阳活动 从表面整体上看,太阳处于稳定状态,其实太阳表面常有变化,这些变化称为太阳活动。【板书】三、太阳活动【ppt展示】1.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的大气变化接下来,我们来看常见的几种太阳活动(边展示图片,边讲解) 2.太阳活动类型①太阳黑子——光球层——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成为黑子 ——产生原因: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黑子的多少、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②耀斑——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斑块叫耀斑——耀斑爆发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除了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还有日珥、太阳风。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通过形象的图像,让学生了解太阳的集中活动,生动客观。
新课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3.太阳活动有周期性变化太阳活动的类型有以上几种其实太阳活动也有一定的规律。【提问】下面,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课件上所展示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图,说一说,从这幅曲线图上,你发现了什么?算一算两个相邻的高峰值年和低峰值年之间的时间。 根据长期观察和记录,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平均周期为11.1年,这也就是所谓的太阳活动周期。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的峰年;太阳黑子数极少的一年我们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其周期约为11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其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从1998年开始为第23周。 通常太阳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与其他形式太阳活动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因此,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它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耀斑的活动周期也为11年,有耀斑出现的附近看不到黑子。 学生读图,计算得出11年 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归纳总结。
新课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5.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太阳活动地球还有哪些影响呢?【补充】:太阳辐射能是人类赖以生存、活动的主要能源;太阳的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电离层和地磁场,影响无线电通讯等;太阳活动长周期变化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生物生长;太阳黑子的峰年和谷年还跟涝灾有关等。南北极地区出现极光;太阳活动危及星际航行产生磁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学生讨论回答。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 1、太阳风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2、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就要注意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课堂小结练习 【提问】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太阳活动强烈而引起的是(B )A. 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B. 发生日食现象 C.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D. 地球上的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解题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地球的短波通讯②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③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而发生日食现象是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关系引起的。所以选择B。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 ( A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最外层3.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 )A. 光球 B. 色球 C. 日冕 D. 大气层之外4. 我们肉眼看见的太阳外部构造层次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 ( B )A. 色球层、太阳黑子 B. 光球层、太阳黑子C. 日冕层、耀斑 D. 色球层、太阳风5. 太阳表面经常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黑子,这是因为 ( D )A. 太阳表面某些地方较黑 B. 太阳表面某些区域温度较高 C. 太阳表面某些区域出现空洞 D. 太阳表面某些区域温度较低 由学生完成课堂小结,其他同学讨论补充。完成课堂练习。 加大学生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及时巩固课堂知识。
板书设计 太阳一、太阳的概况二、太阳的结构三、太阳活动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