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第5章 第1节 光合作用 学案(含答案)(2课时)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 第5章 第1节 光合作用 学案(含答案)(2课时)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23 10:37:38

文档简介

第1节 光合作用(二)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教材P74~P79)
(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1)把新鲜叶片放在
上。
(2)用手捏紧并排的两个
,迅速切割叶片。
(3)把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
的培养皿中。
(4)用毛笔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叶片切片,放在洁净的
上,制成

2.叶片结构:
读教材76页叶片的结构,思考:
1.从结构层次看,叶属于哪一层次?为什么?
2.组成叶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吗?为什么?
(二)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小华发现白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露出地面的部分却发绿。仔细观察,他又发现大葱、蒜苗等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小华猜想可能是光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于是,他想用家里的大蒜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和他一起来设计吧。
(1)针对小华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

(2)小华将一些蒜瓣分别泡在甲、乙两个装有水的瓷盘里,两盘中大蒜的数量应
。然后甲盘放在阳光下,乙盘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
(3)根据假设可以预测,长出的蒜苗叶是绿色的是哪一盘?

(4)在这个设计中,实验变量是
,甲、乙两个装置构成一组

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及应用(教材P79~P80)
(一)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
1.反应式:

2.实质:
(1)物质转变: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
转变成淀粉等复杂的

(2)能量转化:
转化为贮存在
中的能量。
3.概念: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转变成贮存能量的
(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
的过程。
4.意义:
(1)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
、动物和人的
、人类利用的多种

(2)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3)维持大气中的

的含量相对稳定。
5.请写出【情境思考】问题的答案。
(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立体种植:
间作套种能提高
,增产增收。
2.合理密植:
易错点拨
 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1)切取叶片薄片时一定要沿着垂直于主叶脉的方向。
(2)选取最薄的薄片制成临时切片,易观察。
(3)本实验不需要染色步骤。
图解知识
气孔的开闭
开闭原理:受保卫细胞控制。
开: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
闭: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易错点拨
区分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表皮细胞
区别
保卫细胞呈半月形,含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其功能是控制气孔的开闭
表皮细胞扁平,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表面有透明而不透水的角质层,对叶片有保护作用
位置关系
保卫细胞镶嵌在表皮细胞中
易错点拨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器官吗?
 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但并不是唯一的器官。实际上凡是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例如植物幼嫩的茎、绿色的萼片等。
活学巧记
光合作用的七大要素
(1)原料:二氧化碳、水。
(2)产物:有机物、氧气。
(3)条件:光。
(4)场所:主要是叶绿体。
(5)能量:光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6)实质: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7)器官:主要是叶。
生活中的生物学
据统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所消耗的氧气量每秒平均为10
000
kg,如果以这样的速度来计算,大气中的氧3
000年就会耗尽。
情境思考:人类已经存在了几百万年,现在我们并没有感到缺氧,这是为什么呢?
易错点拨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
(1)水分适量:合理灌溉有利于增产,适量浇水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过度干旱会降低光合作用效率,造成减产。
(2)充分利用光照: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用越强。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3)温度:温度太低或温度太高,都不适宜进行光合作用,大多数植物适合进行光合作用的温度为25~35
℃。
(4)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强度越高。冬天的蔬菜温室大棚要定期通风,或者使用气肥发生器,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作物产量。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021·遵义质检)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
A.根
B.茎
C.叶
D.果实
2.植物叶片的结构不包括
(
)
A.表皮
B.叶肉
C.叶脉
D.叶柄
3.植物体具有的“气孔”与很多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孔在白天都张开而夜晚都闭合
B.气体从气孔排出而不进入
C.气孔是植物水分散失的门户
D.每个气孔是由两对保卫细胞构成
4.下列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步骤,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
②迅速切割叶片
③用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
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入水中
A.⑤④③②①
B.①⑤④③②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
5.下列有关保卫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圆柱形细胞,含叶绿体
B.半月形细胞,含叶绿体
C.圆柱形细胞,不含叶绿体
D.半月形细胞,不含叶绿体
(二)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6.(2021·朝阳区质检)在同一块地里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是
(
)
A.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及应用
7.(2020·绥化学业考)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氧气
C.水和氧气
D.有机物和二氧化碳
8.(2020·遵义学业考)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是(
)
A.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释放氧气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释放二氧化碳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释放氧气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释放二氧化碳
9.如图有关光合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
①+②③+④
A.①、②分别指的是二氧化碳和水
B.③、④分别指的是氧气和有机物
C.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条件分别是线粒体和光
D.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贮存在有机物中
10.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
C.几乎所有生物的能量都来源于光合作用
D.有些植物在黑暗的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11.严重干旱时会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看,该事例表明
(
)
A.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12.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
)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产生氧气
③消耗水 
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2020·长沙学业考改编)图一为植物叶片的结构模式图,数字表示不同结构;图二为叶片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表示不同物质。请据图回答:
(1)①和③细胞排列紧密,属于
组织。?
(2)C、D两种物质由图一标号
所示结构运输。?
(3)②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在该细胞的
中完成。?
(4)在光环境下,A代表的是
,通过图一中的[④]
进入叶片。?
14.(2020·青岛学业考)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叶片由①②④⑤组成
B.②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③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D.⑤是植物气体交换的“门户”
15.将一粒1克重的樟树种子种到适宜樟树生长的土地里,几年后长成100多公斤重的大樟树。樟树从种子到生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其增重部分主要来自下列哪一项
(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阳光
C.氧气
D.二氧化碳
16.将下列实验装置(玻璃瓶左边底部有一台抽气泵)放在阳光下,你认为这些装置可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的哪一项
(
)
A.二氧化碳  B.水  C.光照  D.叶绿体
17.(生活情景题)某菜农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向大棚内施加气肥,你认为气肥的主要成分应该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甲烷
18.(2021·北京质检)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
℃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
B.D点比B点CO2吸收量高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大
C.实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为40%~60%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D.与E点相比,制约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土壤含水量
19.如图所示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装置。对一定时间内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
A.金鱼藻数量
B.试管的体积
C.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光源与金鱼藻间的距离
20.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3位同学分别采用以下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1:李杰利用一片新鲜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别制作临时装片,然后用显微镜观察,计数比较。
方案2:陈明将一片新鲜蚕豆叶片浸没在70
℃左右的热水中,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量。
方案3:孙晓选取一片新鲜蚕豆叶片,用滤纸把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分别贴在叶片上、下表皮表面,并固定,观察滤纸颜色的变化。
(1)李杰在实验中观察到表皮上的绿色细胞是
,该种细胞的形态特点是
。做该实验时,下列用具中一定用不到的是
(填序号)。?
①清水 ②镊子 ③双面刀片 ④纱布
(2)陈明依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上表皮的气孔密度小于下表皮,则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孙晓在实验时,贴上滤纸较长时间后,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都变成了红色,且深浅一致。据此得出结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一样,但这与李杰、陈明的结论都不一致。去问老师,老师立即指出孙晓的结论不可靠。老师作出判断的理由是
。?
(4)以上3位同学的实验存在的共同缺陷是
。?
(5)气孔的开闭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当细胞周围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已知0.3
g/mL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为观察气孔开闭过程,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取蚕豆叶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气孔;③在盖玻片一侧滴加0.3
g/mL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持续观察,可看到气孔的
过程。为加强该实验的说服力,应在步骤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做第④步,第④步的操作是
。?
PAGE
-
12
-第1节 光合作用(二)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教材P74~P79)
(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1)把新鲜叶片放在载玻片上。
(2)用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迅速切割叶片。
(3)把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4)用毛笔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叶片切片,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切片。
2.叶片结构:
读教材76页叶片的结构,思考:
1.从结构层次看,叶属于哪一层次?为什么?
提示:叶属于器官,因为叶是由多种组织(包括保护组织
、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等)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
2.组成叶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吗?为什么?
提示: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二)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小华发现白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露出地面的部分却发绿。仔细观察,他又发现大葱、蒜苗等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小华猜想可能是光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于是,他想用家里的大蒜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和他一起来设计吧。
(1)针对小华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答案合理即可)。
(2)小华将一些蒜瓣分别泡在甲、乙两个装有水的瓷盘里,两盘中大蒜的数量应相同。然后甲盘放在阳光下,乙盘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
(3)根据假设可以预测,长出的蒜苗叶是绿色的是哪一盘?甲。
(4)在这个设计中,实验变量是光照,甲、乙两个装置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及应用(教材P79~P80)
(一)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
1.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淀粉(贮存能量)+氧气。
2.实质:
(1)物质转变: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复杂的有机物。
(2)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3.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4.意义:
(1)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人类利用的多种原料。
(2)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3)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5.请写出【情境思考】问题的答案。
提示:同意。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为植物、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因此,万物生长靠太阳。
(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立体种植:
间作套种能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增产增收。
2.合理密植:
易错点拨
 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1)切取叶片薄片时一定要沿着垂直于主叶脉的方向。
(2)选取最薄的薄片制成临时切片,易观察。
(3)本实验不需要染色步骤。
图解知识
气孔的开闭
开闭原理:受保卫细胞控制。
开: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
闭: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易错点拨
区分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表皮细胞
区别
保卫细胞呈半月形,含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其功能是控制气孔的开闭
表皮细胞扁平,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表面有透明而不透水的角质层,对叶片有保护作用
位置关系
保卫细胞镶嵌在表皮细胞中
易错点拨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器官吗?
 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但并不是唯一的器官。实际上凡是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例如植物幼嫩的茎、绿色的萼片等。
活学巧记
光合作用的七大要素
(1)原料:二氧化碳、水。
(2)产物:有机物、氧气。
(3)条件:光。
(4)场所:主要是叶绿体。
(5)能量:光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6)实质: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7)器官:主要是叶。
生活中的生物学
据统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所消耗的氧气量每秒平均为10
000
kg,如果以这样的速度来计算,大气中的氧3
000年就会耗尽。
情境思考:人类已经存在了几百万年,现在我们并没有感到缺氧,这是为什么呢?
提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易错点拨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
(1)水分适量:合理灌溉有利于增产,适量浇水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过度干旱会降低光合作用效率,造成减产。
(2)充分利用光照: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用越强。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3)温度:温度太低或温度太高,都不适宜进行光合作用,大多数植物适合进行光合作用的温度为25~35
℃。
(4)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强度越高。冬天的蔬菜温室大棚要定期通风,或者使用气肥发生器,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作物产量。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021·遵义质检)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C )
A.根
B.茎
C.叶
D.果实
2.植物叶片的结构不包括
( D )
A.表皮
B.叶肉
C.叶脉
D.叶柄
3.植物体具有的“气孔”与很多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气孔在白天都张开而夜晚都闭合
B.气体从气孔排出而不进入
C.气孔是植物水分散失的门户
D.每个气孔是由两对保卫细胞构成
4.下列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步骤,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D )
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
②迅速切割叶片
③用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
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入水中
A.⑤④③②①
B.①⑤④③②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
5.下列有关保卫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圆柱形细胞,含叶绿体
B.半月形细胞,含叶绿体
C.圆柱形细胞,不含叶绿体
D.半月形细胞,不含叶绿体
(二)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6.(2021·朝阳区质检)在同一块地里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是
( A )
A.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及应用
7.(2020·绥化学业考)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B )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氧气
C.水和氧气
D.有机物和二氧化碳
8.(2020·遵义学业考)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是( A )
A.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释放氧气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释放二氧化碳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释放氧气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释放二氧化碳
9.如图有关光合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C )
①+②③+④
A.①、②分别指的是二氧化碳和水
B.③、④分别指的是氧气和有机物
C.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条件分别是线粒体和光
D.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贮存在有机物中
10.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
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
C.几乎所有生物的能量都来源于光合作用
D.有些植物在黑暗的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11.严重干旱时会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看,该事例表明
( A )
A.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12.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 D )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产生氧气
③消耗水 
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2020·长沙学业考改编)图一为植物叶片的结构模式图,数字表示不同结构;图二为叶片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表示不同物质。请据图回答:
(1)①和③细胞排列紧密,属于 保护 组织。?
(2)C、D两种物质由图一标号 ⑤ 所示结构运输。?
(3)②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在该细胞的 叶绿体 中完成。?
(4)在光环境下,A代表的是 二氧化碳 ,通过图一中的[④] 气孔 进入叶片。?
14.(2020·青岛学业考)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叶片由①②④⑤组成
B.②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③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D.⑤是植物气体交换的“门户”
15.将一粒1克重的樟树种子种到适宜樟树生长的土地里,几年后长成100多公斤重的大樟树。樟树从种子到生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其增重部分主要来自下列哪一项
( D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阳光
C.氧气
D.二氧化碳
16.将下列实验装置(玻璃瓶左边底部有一台抽气泵)放在阳光下,你认为这些装置可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的哪一项
( A )
A.二氧化碳  B.水  C.光照  D.叶绿体
17.(生活情景题)某菜农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向大棚内施加气肥,你认为气肥的主要成分应该是( B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甲烷
18.(2021·北京质检)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
℃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A.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
B.D点比B点CO2吸收量高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大
C.实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为40%~60%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D.与E点相比,制约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土壤含水量
19.如图所示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装置。对一定时间内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B )
A.金鱼藻数量
B.试管的体积
C.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光源与金鱼藻间的距离
20.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3位同学分别采用以下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1:李杰利用一片新鲜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别制作临时装片,然后用显微镜观察,计数比较。
方案2:陈明将一片新鲜蚕豆叶片浸没在70
℃左右的热水中,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量。
方案3:孙晓选取一片新鲜蚕豆叶片,用滤纸把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分别贴在叶片上、下表皮表面,并固定,观察滤纸颜色的变化。
(1)李杰在实验中观察到表皮上的绿色细胞是 保卫细胞 ,该种细胞的形态特点是 呈半月形 。做该实验时,下列用具中一定用不到的是 ③ 
(填序号)。?
①清水 ②镊子 ③双面刀片 ④纱布
(2)陈明依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上表皮的气孔密度小于下表皮,则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上表皮上的气泡数量少于下表皮 。?
(3)孙晓在实验时,贴上滤纸较长时间后,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都变成了红色,且深浅一致。据此得出结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一样,但这与李杰、陈明的结论都不一致。去问老师,老师立即指出孙晓的结论不可靠。老师作出判断的理由是 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的水分 。?
(4)以上3位同学的实验存在的共同缺陷是 叶片数量过少 。?
(5)气孔的开闭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当细胞周围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已知0.3
g/mL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为观察气孔开闭过程,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取蚕豆叶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气孔;③在盖玻片一侧滴加0.3
g/mL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持续观察,可看到气孔的 关闭 过程。为加强该实验的说服力,应在步骤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做第④步,第④步的操作是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持续观察 。?
PAGE
-
12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光合作用(一)
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教材P66~P68)
1.海尔蒙特实验结论:
柳苗生长所需的物质,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2.普利斯特利实验:
3.其他科学家的实验: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需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还要消耗水,并且能够合成淀粉。
探索光合作用(教材P69~P74)
(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1.实验过程和原理:
步骤
操作
目的或原理
暗置
将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
将叶内淀粉运走耗尽
遮光
将叶的局部遮光处理后光照
形成有光和无光的对照实验
脱色
将叶片放酒精中水浴加热
让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漂洗
用清水漂洗叶片
洗去酒精和叶绿素,便于观察
显影
在叶面滴加稀碘液
淀粉遇碘变蓝色
观察
观察遮光处和见光处颜色
检验是否生成淀粉
2.实验现象和结论:
遮光部分
见光部分
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分析
无淀粉生成,未进行光合作用
有淀粉生成,进行光合作用
结论
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②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根据以下实验流程示意图,思考有关问题:
(1)上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示意图,请思考: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什么?变量是什么?
提示: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变量是光照。
(2)c步骤大小烧杯内分别盛有什么液体,为什么要这样加热?
提示:分别是水和酒精;防止酒精燃烧出现危险。
(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实验原理:氧气具有助燃的特性。
2.实验现象:看到快要熄灭的木条猛烈燃烧。
3.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三)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1.摘叶:从斑叶植物上摘取2~3个叶片。
2.脱色: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将小烧杯置于盛有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水浴加热。
3.漂洗:待叶片变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4.滴碘液:将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5.观察:用清水漂洗把叶片上的碘液冲掉,观察到叶片绿色部分变蓝色,白色部分不变色。
(四)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实验原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淀粉遇碘变蓝色。
2.实验现象:放水的装置内叶片变成蓝色,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内叶片不变色。
3.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请写出【情境思考】问题的答案。
提示:光合作用。
请结合上述实验思考:
(1)该实验中植物也需要进行暗处理吗?为什么?
提示:需要进行暗处理。凡是通过验证是否生成淀粉来判断光合作用是否进行的实验,一般都需要进行暗处理。
(2)若把该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碳酸氢钠溶液(能平衡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否得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结论?为什么?
提示:不能得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结论,因为两个实验装置中都有二氧化碳,没有设置单一变量。
易错点拨
1.植物重量增加的物质主要来自水和二氧化碳:
植物增加的重量主要来自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2.普利斯特利实验必须在光下进行: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普利斯特利实验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
活学巧记
光合作用实验三字经
一昼夜,两面遮,
阳光照,酒精热,
黄白色,水漂洗,
滴碘液,看颜色。
易错点拨
如何验证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1)遇碘变蓝色的有机物是淀粉;
(2)遇双缩脲试剂变紫色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3)能在白纸上形成油迹的有机物是脂肪。
图解知识
光合作用过程
生活中的生物学
妈妈在院子里养了很多花草。妈妈经常说这些花草都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提示:花草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微点思考
 植物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也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吗?
提示: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等糖类,一部分糖类还能转化成蛋白质、脂肪等。
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1.(对比分析题)如图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示意图,以下对图示的说明正确的是
( C )
A.图一说明蜡烛能够正常燃烧
B.图二说明蜡烛能够正常燃烧
C.图三说明在光下蜡烛能正常燃烧
D.图四说明在黑暗中小鼠能正常生活
探索光合作用
(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2.(2021·朝阳区质检)“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中,操作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 D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B
将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用不透光纸遮盖起来
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
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
检验氧气的生成
3.(2019·辽宁学业考)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光照前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操作正确的是
( C )
4.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中,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这一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B )
A.分解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B.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
C.使酒精进入叶片中
D.使淀粉溶解到水中
(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5.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D )
A.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鱼缸
C.水草是鱼的重要饵料
D.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
(三)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6.叶片中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C )
A.线粒体
B.细胞核
C.叶绿体
D.细胞质
(四)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7.(2020·深圳学业考)某同学认为小树苗长成大树后,重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树苗吸收了土壤中少量的无机盐和大量的水,其实他主要还忽略了
( C )
A.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氮气
B.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
C.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D.树苗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物
8.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固体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C )
A.该装置有两种变量
B.该装置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C.该装置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D.该装置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9.如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至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处变成了什么颜色? 黄白色 。?
(2)滴加碘液后,发现A、C两处均不变蓝,原因是:
A处: 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 。?
C处: 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 。?
(3)B处遇碘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淀粉 。?
(4)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A和 B ,其变量是 叶绿体 ,可得出的结论是 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叶绿体 ;另一组是B和 C ,其变量是 光照 ,可得出的结论是 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光 。?
10.(2020·铜仁学业考)如图所示,这是萨克斯的研究实验,叶片在光照24小时后,经过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最后发现:无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这个实验说明
( D )
A.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光
B.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和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释放出氧
D.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11.
(2020·绵阳学业考)如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
A.①中处理的目的是消耗储存的有机物
B.在光照条件下,②中可形成对照关系
C.③中酒精处理叶片的目的是进行消毒
D.④中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
12.(大数据易错题·平均得分率
41.87%)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光合作用展开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实验前需要将实验材料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
B.实验中所选用的塑料袋应该是透明的
C.甲装置中叶片脱色后,再用碘液染色会变为蓝色
D.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3.先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图甲)于晴天的晚上22时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变化曲线(图乙),该气体是
( B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氮气
14.若将如图植株暗处理一昼夜后,将甲叶片的主叶脉切断,再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下甲叶片,经脱色漂洗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未变蓝色,B
部位呈蓝色,则上述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C )
A.二氧化碳
B.叶绿素
C.水
D.有机物
15.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如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B )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6.
(2020·上海学业考)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将天竺葵整株植物放置在黑暗环境中两昼夜。
第二步:用黑卡纸对叶片乙做局部遮光处理;用装有碱石灰(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叶片丙包裹密封;叶片甲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植株放置于阳光下3~4小时。再分别摘取叶片甲、乙、丙,按图2的步骤进行检验。
(1)实验步骤中第一步的作用是通过 呼吸 (填“光合”或“呼吸”)作用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图2中去除叶片内叶绿素的是步骤 a 
(填“a”“b”或“c”)。?
(3)分析图3的实验现象,未遮光部分变蓝表明 有 (填“有”或“无”)
新淀粉生成,遮光部分不变蓝表明 无 
(填“有”或“无”)新淀粉生成,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光(或阳光) 。?
(4)若要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应选择叶片甲与叶片 丙 进行对照分析。?
17.(2020·阳泉学业考)光合作用与探究
某校生物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学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后,对科学家塞尼比尔(J.Senebier)的实验非常感兴趣,因为其实验装置能巧妙地收集金鱼藻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于是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取生长旺盛,大小基本一致的两枝金鱼藻(一种水生植物),分别放入盛满25
℃清水的两个玻璃缸中;用短颈漏斗分别反扣住水中的金鱼藻,再往漏斗颈上分别反扣一支装满25
℃清水的试管,迅速用不透光的纸盒将乙缸罩住;把两个装置同时放在同一适宜环境中,光照数小时。请你仔细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
(1)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光(或“光照”、“阳光”) 。?
(2)同学们用即将熄灭的竹签检验甲装置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竹签立刻重新燃烧起来。联系实验过程,你认为该小组能够得出哪两个结论? ①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或“金鱼藻在光下释放了氧气”);②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或“金鱼藻只有在光下才能够产生氧气”) 。?
(3)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你建议同学们怎么做? 进行重复实验(或“设置重复组”) 。?
(4)上述实验结束后,你认为该装置还可用于探究哪些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可增、减更换部分材料和器具,答出一个即可) 水温影响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吗(或水中洒入二氧化碳(加入碳酸氢钠)会影响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吗) 。?
PAGE
-
13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光合作用(一)
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教材P66~P68)
1.海尔蒙特实验结论:
柳苗生长所需的物质,不是由
直接转化的,
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2.普利斯特利实验:
3.其他科学家的实验:植物在光下放出
的同时,还需要吸收空气中的
,同时还要消耗
,并且能够合成

探索光合作用(教材P69~P74)
(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1.实验过程和原理:
步骤
操作
目的或原理
暗置
将天竺葵放
处一昼夜
将叶内
运走耗尽
遮光
将叶的局部遮光处理后光照
形成有光和
的对照实验
脱色
将叶片放酒精中水浴加热

溶解到酒精中
漂洗
用清水漂洗叶片
洗去酒精和
,便于观察
显影
在叶面滴加稀碘液
淀粉遇碘变

观察
观察遮光处和见光处颜色
检验是否生成
2.实验现象和结论:
遮光部分
见光部分
现象
分析

生成,未进行光合作用
有淀粉生成,进行
作用
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②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根据以下实验流程示意图,思考有关问题:
(1)上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示意图,请思考: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什么?变量是什么?
(2)c步骤大小烧杯内分别盛有什么液体,为什么要这样加热?
(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实验原理:
具有助燃的特性。
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释放

(三)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1.摘叶:从
植物上摘取2~3个叶片。
2.脱色:将叶片放在盛有
的小烧杯里,将小烧杯置于盛有
的大烧杯中,用
水浴加热。
3.漂洗:待叶片变成
色时,取出叶片用
漂洗。
4.滴碘液:将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

5.观察:用清水漂洗把叶片上的碘液冲掉,观察到叶片绿色部分
,白色部分

(四)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实验原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
,
变蓝色。
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

4.请写出【情境思考】问题的答案。
请结合上述实验思考:
(1)该实验中植物也需要进行暗处理吗?为什么?
(2)若把该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碳酸氢钠溶液(能平衡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否得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结论?为什么?
易错点拨
1.植物重量增加的物质主要来自水和二氧化碳:
植物增加的重量主要来自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2.普利斯特利实验必须在光下进行: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普利斯特利实验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
活学巧记
光合作用实验三字经
一昼夜,两面遮,
阳光照,酒精热,
黄白色,水漂洗,
滴碘液,看颜色。
易错点拨
如何验证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1)遇碘变蓝色的有机物是淀粉;
(2)遇双缩脲试剂变紫色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3)能在白纸上形成油迹的有机物是脂肪。
图解知识
光合作用过程
生活中的生物学
妈妈在院子里养了很多花草。妈妈经常说这些花草都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微点思考
 植物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也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吗?
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1.(对比分析题)如图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示意图,以下对图示的说明正确的是
(
)
A.图一说明蜡烛能够正常燃烧
B.图二说明蜡烛能够正常燃烧
C.图三说明在光下蜡烛能正常燃烧
D.图四说明在黑暗中小鼠能正常生活
探索光合作用
(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2.(2021·朝阳区质检)“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中,操作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B
将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用不透光纸遮盖起来
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
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
检验氧气的生成
3.(2019·辽宁学业考)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光照前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操作正确的是
(
)
4.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中,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这一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
A.分解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B.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
C.使酒精进入叶片中
D.使淀粉溶解到水中
(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5.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鱼缸
C.水草是鱼的重要饵料
D.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
(三)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6.叶片中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
A.线粒体
B.细胞核
C.叶绿体
D.细胞质
(四)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7.(2020·深圳学业考)某同学认为小树苗长成大树后,重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树苗吸收了土壤中少量的无机盐和大量的水,其实他主要还忽略了
(
)
A.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氮气
B.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
C.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D.树苗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物
8.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固体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装置有两种变量
B.该装置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C.该装置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D.该装置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9.如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至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处变成了什么颜色?
。?
(2)滴加碘液后,发现A、C两处均不变蓝,原因是:
A处:
。?
C处:
。?
(3)B处遇碘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4)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A和
,其变量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
;另一组是B和
,其变量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
。?
10.(2020·铜仁学业考)如图所示,这是萨克斯的研究实验,叶片在光照24小时后,经过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最后发现:无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这个实验说明
(
)
A.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光
B.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和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释放出氧
D.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11.
(2020·绵阳学业考)如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中处理的目的是消耗储存的有机物
B.在光照条件下,②中可形成对照关系
C.③中酒精处理叶片的目的是进行消毒
D.④中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
12.(大数据易错题·平均得分率
41.87%)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光合作用展开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需要将实验材料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
B.实验中所选用的塑料袋应该是透明的
C.甲装置中叶片脱色后,再用碘液染色会变为蓝色
D.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3.先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图甲)于晴天的晚上22时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变化曲线(图乙),该气体是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氮气
14.若将如图植株暗处理一昼夜后,将甲叶片的主叶脉切断,再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下甲叶片,经脱色漂洗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未变蓝色,B
部位呈蓝色,则上述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
A.二氧化碳
B.叶绿素
C.水
D.有机物
15.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如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6.
(2020·上海学业考)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将天竺葵整株植物放置在黑暗环境中两昼夜。
第二步:用黑卡纸对叶片乙做局部遮光处理;用装有碱石灰(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叶片丙包裹密封;叶片甲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植株放置于阳光下3~4小时。再分别摘取叶片甲、乙、丙,按图2的步骤进行检验。
(1)实验步骤中第一步的作用是通过
(填“光合”或“呼吸”)作用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图2中去除叶片内叶绿素的是步骤
(填“a”“b”或“c”)。?
(3)分析图3的实验现象,未遮光部分变蓝表明
(填“有”或“无”)
新淀粉生成,遮光部分不变蓝表明
(填“有”或“无”)新淀粉生成,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
(4)若要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应选择叶片甲与叶片
进行对照分析。?
17.(2020·阳泉学业考)光合作用与探究
某校生物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学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后,对科学家塞尼比尔(J.Senebier)的实验非常感兴趣,因为其实验装置能巧妙地收集金鱼藻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于是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取生长旺盛,大小基本一致的两枝金鱼藻(一种水生植物),分别放入盛满25
℃清水的两个玻璃缸中;用短颈漏斗分别反扣住水中的金鱼藻,再往漏斗颈上分别反扣一支装满25
℃清水的试管,迅速用不透光的纸盒将乙缸罩住;把两个装置同时放在同一适宜环境中,光照数小时。请你仔细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
(1)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
(2)同学们用即将熄灭的竹签检验甲装置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竹签立刻重新燃烧起来。联系实验过程,你认为该小组能够得出哪两个结论?
。?
(3)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你建议同学们怎么做?
。?
(4)上述实验结束后,你认为该装置还可用于探究哪些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可增、减更换部分材料和器具,答出一个即可)
。?
PAGE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