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物达情
托物言志
???????????????——?《红烛》《致云雀》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激扬”第
2
课收录了四首现代诗,其中两首以物象为题:闻一多的《红烛》和雪莱的《致云雀》。二诗的构思及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咏物诗如出一辙,教学时可依照传统咏物诗的欣赏路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鉴赏,以教会学生读懂这一类的诗歌。咏物诗一般都会从物象的某个或某几个形象特征着眼进行具体描绘,因此在阅读时要注意诗人具体是从哪些角度去状物的,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绪情感。同时,咏物诗表面上以物为中心,实际上在构思过程中常暗指着人的性情、品格、理想等,渗透着诗人对自我或他人的期许,即由物及人,托外物以言己志。故而阅读这类诗歌,应在诗人对物象的咏叹、评价中体察、探寻其真实心志,理解诗歌主旨。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国古人为什么咏物?
中国古人,喜欢崇拜自然天地间的万物。战国时期的庄子就曾在历史的高地喊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震天口号。我们作为人类,和天地共同生存,我们和万物没有差别,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
这样的思想,流淌进中国人的血脉,特别是文人的血脉,成为歌咏万物的基础。自然界的万物,山川河流,花鸟鱼虫……皆可纳入笔端,在他们写作的时候,就化身为蝴蝶、杜鹃、梅花……在细致描摹的时候,寄托了自己的情感。
二、咏物诗的样貌
(一)你能背一背你记忆中的咏物诗吗?思考“物”可以是什么?
咏物诗:描写客观的“物”,细致刻划其外在形态或表现其在精神品质,借以抒怀兴感,托物言志。“物”可以是植物、动物、器物等。
(二)请看下面诗歌,总结题目特征
1.《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
2.《春夜喜雨》唐代:杜甫
3.《咏柳》唐代:贺知章
4.《梅花》宋代:王安石
5.《赏牡丹》唐代:刘禹锡
6.《竹石》清代:郑燮
7.《孤雁》唐代:杜甫
8.《石灰吟》明代:于谦
题目特征(外貌特征):以物为题,如《草》《梅花》《墨梅》;题目中带有“咏”“题”“赠”“赏”等。
(三)种类区别(题材内容)
1.《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
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
3.《朝天子·咏喇叭》明代:王磐
4.《赠从弟·其二》两汉:刘桢
5.《鹧鸪天·桂花》宋代:李清照
6.《山园小梅》宋代:林逋
7.《房兵曹胡马诗》唐代:杜甫
8.《采桑子·塞上咏雪花》清代:纳兰性德
9.《蝉》唐代:李商隐
10.《孤雁
》唐代:杜甫
11.《咏风》唐代:王勃
12.《鹧鸪》唐代:郑谷
13.《咏山泉》唐代:储光羲
(题材内容):植物(1、2、4、5、6、8)、动物(7、9、10、12)、器物(3)、自然气象(11、13)
三、咏物诗的写作意图
1.《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表达情感:诗人以梅花自喻,梅花的苦楚遭遇,象征诗人人生的坎坷和苦难,梅花的不争不抢自我高洁品格以及爱护梅树的精神,象征诗人的高洁品格和浓浓的爱国之情。
2.《蝉》唐代: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表达情感:蝉的清高。
总结:从物的外形描摹,到人的精神品格的表达,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其中,诗人的处境遭遇至关重要。
四、整体感知,研读文本?
活动环节一:理清诗脉,整体把握诗歌
教师总结:
“红烛”和“云雀”毫无疑问是整首诗的主要意象,这一个意象统摄全诗,其他的意象都是围绕它建立的,为表现它而服务的。《红烛》表现了红烛勇于牺牲自我的高尚情操。《致云雀》则表达了诗人向往纯粹的欢乐和自由的精神。二者都是诗人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和诗人理想的化身。
活动环节二:透析物象,细察咏物的角度???
1.《红烛》以红烛为核心意象,主体部分是从哪三个角度围绕红烛展开的观察、联想与抒情?
2.《致云雀》以云雀为核心意象,主体部分从哪三个角度围绕云雀展开的观察、联想与抒情??
??
教师总结:读懂咏物诗的方法
1、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
2、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
3、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
五、实战演练,学以致用
试着用托物言志的方式,以人物原型为主,以托物言志的手法为文中人物写一首诗,可以是古诗形式,也可以是现代诗。(所托之物参考:梅、竹、菊、松树、春蚕、蜡烛、粉笔、橡皮、太阳花、花生)
提供素材:
A先进事迹
黄文秀,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硕士毕业生,面对精彩的世界,这个从山村走出来的女孩作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她决定回到家乡支援建设,2018年担任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身患重病,重重压力之下,黄文秀总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从进村开始,黄文秀就努力融入当地生活,挨家挨户走访,学会了桂柳方言,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B颁奖词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作品展示(如下)
深山兰
生于石间不出山,只把清香留故乡。
狂风大作屹然立,天雷滚滚无惧色。
天作大霖立雨中,乌云密布只旁观。
唯向故乡嫣然笑,花败清香留人间。
蜡烛颂
千融万化出世间,千烧万点若等闲。
烧成泪滴浑不怕,万束光亮在人间。
?
竹笋吟
竹笋出自深山中,大水冲洗若等闲。
火烧爆炒浑不怕,要留清香在人间。
春蚕吟
?
出生百姓家,吐丝为人民。
奋身不顾己,为献千锦缎。
白杨树
雨淋雷打坚不摧,寒来暑往若等闲。
风风雨雨浑不怕,要留正直在人间。
粉笔吟
千敲万锤进校方,烈火焚烧若等闲。
挫骨扬灰浑不怕,要留智慧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