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听写新词:落下、荒野、口笛、狂欢、罚、所在、能够、猜得出、扬起、双臂
2.思考课后习题:对照课后3道习题想一想并试着写一写。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品味文中拟人的修辞手法想象画面,并仿照句式写一写,逐步学会运用有新鲜感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2.通过圈划关键词句、仿照句式写话等方式品味课文拟人的修辞手法,品读表达的巧妙。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关注拟人句,品读巧妙的修辞方法。
2. 通过仿写句子,激发想象,丰富情境,用质朴的语言写出优美的句子。【教学难点】
感受散文诗的童真,想象花的学校及雨一来花就放假的情景;感受作者期盼的学校生活应有的快乐、自由。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质疑
师: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交流汇报)
2.引读交流
(1)第1自然段。教师读“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学生接读后面的内容;教师再读前面的部分,并继续引读“湿润的东风——”“在竹林中——”,以引起学生对东风形象的注意。
(2)第2自然段。教师读“于是”,指名学生读后面内容;与3到4名学生合作读后,师生一齐读。
(3)第3自然段。请学生读,教师提问:前面的雷云、阵雨、东风、一群一群的花与“我”、妈妈有什么联系?你认为接下来应该写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帮助学生回顾第1课时所学,从而引出第2课时的教学。通过提问题,促使学生思考。会提问题是语文学习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提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反馈,也是促进学习的方法。
二、新授
探究一:找有新鲜感的词句,大胆想象
1.品味修辞
预设(品读拟人句)边读边想知道了什么?
(1)声音。师:“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哗啦啦、淅
沥沥……)这样的词语是象声词。“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谁能学一学这种声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
(2)动作。师:“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
跳舞、狂欢。”这是一句拟人句,“跑出、跳舞、狂欢”突出了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板书:跳舞、狂欢、跑出来)
批画词句。请学生画出自己还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关键词。(幻灯片加红
拟人词)
预设——
第一自然段:走过荒野 吹着口哨
第二自然段:跑出来 跳舞 狂欢
第三自然段:上学
第四自然段:关了门做功课 出来游戏 罚他们
第五自然段:放假
第六自然段:互相碰触 拍着打手 穿了……的衣裳 冲了出来
3.想象情景。
(1)师: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他们在想什么、说什么?他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自由想象说一说、演一演
(2)指导朗读。师: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天真烂漫)
(3)师:“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听到这句,你知道了什么?
(4)师:大雨来时花儿们更高兴了,雷电伴奏,花儿娃娃冲出来,你来猜一猜,穿着紫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黄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白色衣服的又是什么花?
(5)师:想想各色鲜艳的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大家看一下阵雨时的花儿们什么样,大雨时的花儿又是什么样。通过这样的对比,你理解到了什么?(其实这也体现了花儿们一种顽强的精神,环境越恶劣,他们越是冲出来,勇于向困难挑战,绝不低头。)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
(6)指名读3、4、5自然段,让学生展开想象,讲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思考:谁是他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他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结合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7)根据自己的想象,读好这几个自然段。男女生分读。
(8)指名读第7、8自然段,思考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说一说。(预设:花儿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的?)
(9)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好问句“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读出花儿紧迫想回家的语气。(板书:急急忙忙)
设计意图:泰戈尔一直都以纯真的童心看待世界,用质朴的语言描述他丰富的想象。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声音、动作等模拟,以更好地身临其境,大胆想象课文情景,以学生的童心重现作者文中花的世界、儿童的世界。
探究二:仿写有新鲜感的句子,拓宽思维
1.语用迁移。
(1)指名读第5自然段。(幻灯片出示)师: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说说原因。
(2)拓展思路。师:想一想,说一说,除了雨,还有谁会到来?花儿们又会做什么?(板书:清风、蝴蝶、太阳……)
(3)仿照课文句子,写一写。(例如:“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
(4)交流抄写。
2.展开想象。师: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看谁想得奇妙,说得美妙。
3.同桌互评。请同桌间按照以下“评价项目“和”评价星级“进行仿写和想象说话,生生互评后汇报交流。
评价项目 评价星级
1.能仿照句式按“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写句子。
2.能展开想象说有趣的事。
3.有趣的事想得奇妙,说得美妙。
4.再谈收获。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希望你们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用你们童真童趣的语言记录这美丽的世界。
设计意图:由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再到写一写,分步骤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达,并在学教评一体化教学理念下,设计可视化的评价项目和星级标准,让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仿写,去想象说的,从而体悟散文诗语言的优美。
探究三:点题升华,拓展学习。
1.质疑解惑。
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你知道了什么 想想花儿的妈妈是谁?
讨论,汇报,解决问题。充分理解最后一句话,指导朗读。
积累词句。关注新鲜的词句,再次通读课文,积累画出的有新鲜感的词句。
2.点题总结。师:花儿跳舞、狂欢,向往自由,向往家。这不就像我们人
一样吗?下课后,可以与同学、家长分享自己的想法。
3.拓展阅读。
(1)鼓励学生课后自主阅读《新月集》。
(2)交流、展示对泰戈尔散文诗《职业》《十二点钟》的理解和发现。(交
流重点:先说一说自己要展示诵读哪一篇,自己读懂了深恶,再朗读展示,也可以几个人一起朗读展示;对比三首散文诗,说说自己在内容和表达情感上的发现。
(3)摘抄《职业》《十二点钟》中自己喜欢的句段。
话题探究。师:泰戈尔的这三首散文诗,体现了诗人对学校怎样的感
情?相比之下,《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作者又对学校有怎样的感情?(提供泰戈尔与学校有关的成长经历作为背景)聊一聊你们对学习生活、学校的看法。
设计意图:学习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板块解决学生遗留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课后拓展学习要求,延续学生对本课的思考与理解。同时,指导学生学习阅读,不能仅凭一本薄薄的语文书,教师要用大语文观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引导学生从一篇到多篇,从一个主题到一位作者进行学习。
三、练习
1.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端正。
(1)“假”:左中右结构,要写得紧凑,注意笔画顺序,几横的间距要一致。
(2)“互”:作为独体字,笔顺为“横、撇折、横撇、横”,其中的撇折、横撇书写时呈对称布局。
(3)“舞”:注意中间是四竖,不宜写长,要写短一些,留心下部分的右边不是“牛”。
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当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东风走过huāng yě( ),在竹林中吹着kǒu dí( ),花孩子们都高兴地跑出来了。
(2)我自然néng gòu( )cāi chū( ),天晴的时候,花孩子们是在地下的学校里认真地做gōng kè( )。
3.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扬起)双臂 ( )衣裳 ( )大手
( )山坡 ( )窗户 ( )书包
设计意图:以上三题,从易错字的端正书写,到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到最后的动宾搭配,题型不同指向也有所不同。第一题指向字形的掌握、第二题指向词意的理解,第三题则指向短语的搭配。学生就是这样多样的课堂练习中对生字新词的音形义有了全面的掌握。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边朗读课文边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品味“走过荒野”“吹着口哨”“互相碰触”“拍着大手”等词感受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还仿造“‘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的句式学写了拟人句,收获可真不少!
五、作业
1.基础作业:按课文内容填空。
当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一群一群的花在绿草上( )、( )。平时他们是在( ),雨一来,他们( )。花孩子们穿着各色的衣裳,( )。他们的家在( ),他们急急忙忙地赶到那儿,对着妈妈( )。
2.拓展作业:(分层设计,选择其一,挑战星级)
A.收藏屋:我要把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抄下来。★
B.开展班级小型朗诵会,内容是《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职业》《十二点钟》等。★★
设计意图:基础作业在设置中关注了新鲜感的词句在语境中的准确运用,而拓展作业中设置了收藏屋和拓展阅读,收藏屋仍旧紧紧围绕本单元目标“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促使学生总结提升,在收藏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内化,并以“班级小型朗诵会”这一平台,让学生通过朗诵加深体验,达到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1.花的学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