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同步练习(解析版)
1.某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的汽车在以80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等于
A.0.5s
B.0.7s
C.1.5s
D.0.2s
2.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是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1
C.3∶4
D.4∶3
3.甲、乙两位同学在平直跑道上做加速跑训练,速度记录仪详细记录了两位同学的训练数据,如图所示,已知两位同学在第末同时经过教练身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
B.时刻,甲在乙的前面
C.在第末两人相距最远
D.甲、乙两人全程会相遇两次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是v-t图像,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乙是a-t图像,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若丙是x-t图像,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若丁是v-t图像,则物体静止
5.研究表明,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比较短,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某一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了一段距离.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图甲和图乙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在反应时间内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0m/s
B.汽车在反应时间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为25m
C.汽车在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
D.汽车在减速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5s
6.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由闪光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s1=2m;在第三次、第四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s3=8m。由此可求得( )
A.第一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在第二、第三两次闪光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7.实验证实:4个水球就可以挡住子弹.现有4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如图所示,子弹(可视为质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穿出第4个水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
B.子弹依次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1∶3∶5∶7
C.由题中信息可以确定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
D.在子弹穿出第3个水球的瞬间,其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8.某实验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为计数点,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s。其中b点反映的瞬时速度为( )
A.0.520m/s
B.6.47m/s
C.3.92m/s
D.5.20m/s
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与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象。若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乙物体一定在甲物体前面
B.t=1s时,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
C.t=2s时,乙物体速度大小为1m/s
D.t=3s时,甲物体速度大小为3m/s
10.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某平直公路上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正以v1=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某时刻其右前方一小狗以v2=5m/s的速度垂直车道方向匀速跑人公路,当汽车传感器探测到小狗时,小狗到汽车右侧所在直线的距离L1=5m,到汽车前沿所在直线的距离L2=8m。已知汽车的车长d1=5m、车宽d2=2m,汽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a1=4m/s2,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a2=5m/s2。为了避免与小狗发生碰撞,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汽车应保持原速通过
B.汽车应刹车减速
C.汽车应加速通过
D.不论汽车是加速还是刹车均不能避免与小狗发生碰撞
11.一质点由静止开始按如图所示的规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2t0的时间内始终沿正方向运动,且在2t0时距离出发点最远
B.质点做往复运动,且在2t0时回到出发点
C.质点在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
D.质点在2t0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a0t0
12.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10m/s,第3s末的速度是4m/s,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
C.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13m/s
D.物体第5s末的速度是2m/s
13.甲、乙两车沿直线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乙车在前且两车恰好没有相撞,则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
B.若乙车在前且两车恰好没有相撞,则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
C.若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为
D.若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为
14.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C.小球在位置4的速度为
D.能判定小球的下落运动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15.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像,即x—t图像如图所示,甲图像过O点的切线与AB平行,过C点的切线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两车相遇前,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t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C.0~t2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
D.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
16.每年的“双11”都是全民狂欢的购物节,包裹量激增,快递业务量也屡创新高。一位快递小哥驾驶快递车正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某时有包裹从车上掉下,当快递小哥发现时包裹与车的距离为,快递车立即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刹车直到停止。快递车开始减速的同时,一位骑自行车的人立即拾起包裹从静止出发,并以的加速度同方向追赶快递车。已知自行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匀速行驶,求:
(1)快递车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
(2)自行车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快递车。
17.甲、乙两赛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1=11m处,此时乙车速度v乙=60m/s,甲车速度v甲=50m/s,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2=1350m。甲乙两车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甲=2m/s2,a乙=1m/s2,不计车长。求:
(1)两赛车从该时刻起,在加速过程中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
(2)若两赛车达到最大距离时,乙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当乙车最终匀速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
18.汽车以v0=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秒速度变为6m/s,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刹车后7秒内前进的距离;
(3)刹车后前进24米所用的时间。
19.随着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一些人在驾车时也常常低头看手机,然而开车时看手机是一种危险驾驶行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一辆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0=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车的正前方x0=37.5m处有一辆电动车,正以v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而出租车司机此时开始低头看手机,2.5s后才发现危险,司机经0.5s反应时间后,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出租车需要滑行22.5m停下,若从司机发现危险开始计时。
(1)通过计算,经过多长时间二车相撞;
(2)出租车司机开始刹车的同时给出信号,电动车司机接收到信号立即开始加速(忽略信号传输时间和电动车司机反应时间),加速度至少为多大两车恰不相撞。
20.某公交车从站点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行驶10m时,发现站点上还有一名乘客没有上车,正不停向司机招手示意公交车停下,司机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车。与此同时乘客立即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追赶,公交车停止运动时该乘客恰好赶到。公交车从启动到停止总共历时10s,行进了25m。人和车均可视为质点。求:
(1)公交车运行的最大速度;
(2)追赶公交车过程中该乘客的加速度大小。(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B
【详解】
设反应时间为t,刹车时的加速度为a,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车仍保持原速度匀速,最后刹车至停止.当以80km/h行驶时的位移为:
当以行驶时的位移为:
代入数值联立解得:t=0.7s,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则汽车在2s内的位移
汽车在前6s内的位移等于4s内的位移
所以位移之比为3:4,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A.由图像可以看出乙比甲早出发,故A错误;
BC.第末,甲、乙在同一位置,前内由图像可求出甲的位移是
乙的位移是
所以开始计时时,甲在乙前面,从第末到第末,由图像可知甲比乙少跑的距离是
此时两人相距,小于出发前的距离,故BC错误;
D.后两人速度相等,第末到第,甲比乙多跑的距离是
所以甲可以再次追上乙,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A.甲是v-t图像,斜率的大小代表加速度,斜率不变,所以加速度不变,即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若乙是a-t图像,则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若丙是x-t图像,根据
可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若丁是v-t图像,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A.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减速过程的初速度即反应过程中的速度为20m/s,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意,无法求出反应时间内的位移,故B错误符合题意;
CD.
设减速过程中汽车加速度大小为a,所用时间为t,由题可得初速度v0=20m/s,末速度v=0,位移x=25m,由运动学公式得:
代入数据解得:
a=8m/s2,t=2.5s
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
6.C
【详解】
C.根据
则有
则
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的位移
C正确;
B.但由于闪光时间末知,故无法求出加速度,B错误;
AD.由于时间及加速度无法求出,则初速度及第一次闪光的速度也无法求出,A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BC.设水球的直径为d,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通过最后1个、最后2个、以及后3个、全部4个的位移分别为d、2d、3d和4d,根据
所以时间之比为
所以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依次穿过4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
但是不能求解穿过每个水球的具体时间,BC错误;
A.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受力是相同的,所以加速度相同,由
可知,运动的时间不同,则速度的变化量不同,A错误;
D.由BC的分析可知,子弹穿过前3个水球的时间与穿过第四个水球的时间是相等的,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子弹穿出第三个水球的瞬时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D正确。
故选D。
8.A
【详解】
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B
【详解】
A.对于甲物体有
由题图知
则
对于乙物体有
由题图知
故
由于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两物体恰不相碰,则乙物体在后,甲物体在前,故A错误;
B.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即
解得
故B正确;
C.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当时,乙物体的速度大小
故C错误;
D.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当时,甲物体的速度大小
故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
A.小狗走过L1的时间为
汽车的速度v1=40km/h=11.1m/s,若保持原速行驶,则在t1时间内的位移为
因为
则狗会与车相撞,选项A错误;
B.若汽车刹车减速,则在t1=1s内的位移
则汽车也会与狗相撞,选项B错误;
C.若汽车加速通过,则在t1=1s内的位移
则可避免车与狗相撞,选项C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D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
ABC.质点在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增大的加速运动,在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减小的加速运动,在
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增大的减速运动,在
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减小的减速运动,根据对称性,在时刻速度刚好减到零,所以在时质点离出发点最远,在t0时刻速度最大,故A正确,BC错误;
D.根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可知最大速度为,故D错误。
故选A。
12.BC
【详解】
AB.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可得
即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A错误,B正确;
C.由公式,可得物体零时刻的速度为
故C正确;
D.设物体经过t时间停止运动,则有
则第5s末物体已停止运动,则速度为0,故D错误。
故选BC。
13.AD
【详解】
AB.由图象可知,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而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因此在前12s内,甲车的位移
乙车的位移
根据题意恰好不相撞,因此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
A正确,B错误;
C.若初始时刻,两车在同一位置,在前16s内甲车的位移
乙车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
因此前16s,乙车的位移
乙没有追上甲,接下来甲车停止运动,乙车继续加速运动,当乙追上甲时
整理得
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4.BD
【详解】
A.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比为1:3:5,而题目中位移比为2:3:4,故位置1不是初始位置,故A错误;
BD.由图可知1、2之间的距离为
H1=2d
2、3之间的距离为
H2=3d
3、4之间的距离为
H3=4d
4、5之间的距离为
H4=5d
由于
△H=H4-H3=H3-H2=H2-H1=d
即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差等于恒量,故根据
△H=aT2
可求解出加速度为,故BD正确;
C.因为位置“4”所处的时刻是位置“3”和位置“5”所处的时刻的中点时刻,故
故C错误。
故选BD。
15.AD
【详解】
A.题中图像的纵坐标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由题图可知t1时刻两图线相距最大,即两车的距离最大,故A正确;
B.t3时刻两车处在同一位置,故B错误;
C.图线斜率表示速度,由题图可知,0~t1时间内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之后甲图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故C错误;
D.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题图可知,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故D正确。
故选AD。
16.(1);(2)
【详解】
(1)由得快递车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
(2)快递车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自行车在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位移
故此时自行车还未追上快递车,两车之间的距离
自行车完成这段位移所需时间
故自行车追上快递车所需的时间
得
17.(1)61m;(2)乙车到达终点时,甲车已经超过乙车
【详解】
(1)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离最大,即
解得
,
甲车位移为
乙车位移为
此过程中,甲、乙两车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
故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
(2)乙车匀速运动到达终点共需时间为
t2=
此过程中甲车的位移
故乙车到达终点时,甲车已经超过乙车。
18.(1)
;(2)25m;(3)4s
【详解】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根据
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2)汽车刹车时间为
故5秒时汽车已经停止,刹车后7秒内前进的距离,逆向思考
(3)刹车后前进24米所用的时间
解得
t2=6s(不合题意舍去)
19.(1)1.5s;(2)
【详解】
(1)由速度位移关系可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后,出租车的加速度
在时间内二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汽车运动的位移:
三轮车运动的位移:
二者的间距:
设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经过时间t3二车相撞,
则有
解得
若从司机发现危险开始计时,二车相撞的时间
(2)设出租车司机开始刹车后,经过t5时,两车的速度相等,即
若恰好不相撞,则
解得
即电动车加速度至少为才能避免事故.
20.(1)4s;(2)1.4m/s2
【详解】
(1)设公交车运行的最大速度为v,加速过程所用时间为t1,位移为x1,减速过程所用时间为t2,由运动学规律可得
其中
联立解得
(2)设人追赶车的加速度为a,由运动学公式有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