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置位移 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位置位移 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3 09:3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1.2位置位移
课时作业(解析版)
1.一个质点沿半径为的圆周运动一圈,回到原地,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分别为(  )
A.,
B.,
C.0,
D.,0
2.2015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铁全线贯通运营,若环岛高铁全线总长620
km,则高铁列车环岛一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0,0
B.0,620km
C.620km,0
D.620km,
620km
3.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2m,-2m,-1m
B.-2m,2m,1m
C.4m,0m1m
D.-4m,0m,-1m
4.关于同一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位移的值,不会比路程大
D.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描述机械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且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的物体。
B.“第6秒”指的是时刻,“前8秒”指的是时间
C.“位移”用于直线运动,“路程”用于曲线运动
D.“质点”是物理学中为了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它可以使问题简化
6.一个小球从5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4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的(  )
A.位移是1m,方向向下
B.位移大小为3m,方向向上
C.路程是1m,方向向下
D.路程为4m,路程是标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地球自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B.某一运动过程中,路程一定不小于位移的大小
C.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比如电流强度
D.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8.如图所示,小球从6m高处下落后,竖直弹起2m。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2
m
4
m
B.4
m
4
m
C.4
m
8
m
D.2
m
8
m
9.滴滴出行是款免费打车软件。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上图是赵老师从金色家园到钱江东路出行的APP显示,图中(1)图线是指从金色家园经九虎路到钱江东路目的地,图中(2)是出发地与目的地的连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1)图线指的是位移
B.图中(2)用线指的是路程
C.图中“1分钟在这里上车”中的1分钟指时间
D.由于司机是新手,乘客上车后忘记按开始,到终点后乘客的费用为0
10.球从4m高处落下,
被地板弹回,
在距地面3m高处被接住,
则皮球整个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6m、4m
B.7m、1m
C.1m、1m
D.6m、3m
11.如图,田径场跑道周长,小符同学从点出发,绕跑道两周又回到点。他在这一过程中(  )
A.位移大小为
B.位移为0
C.经过的路程为0
D.经过的路程为
12.趣味运动会中有一项“折返跑”比赛,A、B两点间的距离为50m,如图所示运动员从A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到B点,然后沿原路返回到A点,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
A.0,100m
B.50m,0
C.100m,100m
D.100m,50m
13.在一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100m、400m和800m赛跑。400m跑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m、800m赛跑的起跑点;B点是100m赛跑的起跑点。则从起跑点到终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位移最大
B.乙的位移最大
C.丙的位移最大
D.乙、丙的路程相等
14.游乐场里,小孩从左侧梯子爬上如图所示的滑梯,用了6秒,然后在平台上站了1秒,接着从右侧滑梯上由静止开始滑到水平地面上,用了3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孩爬上去和滑下来的路程相等
B.小孩爬上去和滑下来的位移相同
C.小孩在平台上站了1秒,1秒指的是时刻
D.小孩总共用了10秒,指的是时间间隔
15.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分别以地面和抛出点为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方向均以向上为正,填写以下表格。其中有一组数值的填写有错误,错误的是(  )
A.
B.
C.
D.
16.小明在玩“跳跳鼠”手机游戏时,让跳跳鼠在手机屏幕上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吃到一次食物。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接着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最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各吃到一次食物。平面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1cm,则(  )
A.跳跳鼠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跳跳鼠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跳跳鼠的位移大小为2cm
D.整个过程中跳跳鼠的位移与由点(5,5)动到点(2,2)的位移方向相反
17.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m处的A点,求
(1)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
(2)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18.如图所示,物体沿着曲线由A运动到B,在图上做出物体从A到B的位移矢量sAB。
19.如图所示,某同学沿平直路面由A点出发前进了100m到达斜坡底端的B点,又沿倾角为60°的斜面前进了100m达到C点,求此同学的路程和位移。
20.铁路部门为提高客运能力,采取了提速措施,将上海(,)开往杭州(,)的旅游列车运行时间缩短到。设列车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上海到杭州的位移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1.D
【详解】
质点沿半径为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等于圆周的周长,初位置和末位置重合,所以位移为0,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C
【详解】
高铁列车环岛一周的路程为620km,位移大小为零。
故选C。
3.B
【详解】
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开始下落的,在坐标原点的上方,所以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2m。
小球落到地面上,此时距离坐标原点为2m,所以落地点的位置坐标是2m。
小球在距离地面1m高处被接住,此时的小球在坐标原点的下方1m处,所以接住点的位置坐标是1m。
故选B。
4.C
【详解】
A.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改变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即有大小和方向,大小表示物体位置改变的大小,方向表示位置改变的方向,物体的运动方向由速度来描述,故A错误;
BCD.路程是标量,它描述的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一般情况下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质点的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故C正确,B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描述机械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所以A错误;
B.“第6秒”,“前8秒”都是指时间,所以B错误;
C.“位移”,“路程”都能用于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所以C错误;
D.质点的概念就是为了使问题简化而指出的,所以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
位移是x=5m-4m=1m,方向向下;路程为s=5m+4m=9m,路程是标量。
故选A。
7.B
【详解】
A.研究地球自转时不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因为地球上面各点的转速不一样,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
B.某一运动过程中,路程一定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所以一定不小于位移的大小,则B正确;
C.电流强度虽然有大小有方向,但是电流强度的合成不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标量,所以C错误;
D.作为参考系的物体具有任意性,所以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位移大小等于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为(6-2)m=4m;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为(6+2)m=8m,选项C正确。
故选C。
9.C
【详解】
AB.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2)图线是位移,(1)图线是路程,故AB错误;
C.“1分钟在这里上车”,指的是从现在到上车之间的时间间隔是1分钟,故C正确;
D.滴滴打车APP计费是基于GPS定位来测算距离,司机不需要点开始,乘客的费用不会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
皮球整个通过的路程为4m+3m=7m;位移的大小4m-3m=1m,方向向下。
故选B。
11.B
【详解】
AB.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长,从点出发,绕跑道两周又回到点,则位移为0,A错误B正确;
CD.路程是轨迹的长,从点出发,绕跑道两周又回到点,则路程为800m,CD错误。
故选B。
12.A
【详解】
运动员从A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到B点,然后沿原路返回到A点,回到出发点,故位移为零,路程为轨迹长度100m,故选A。
13.A
【详解】
甲跑100m,位移等于100m,路程等于100m;
乙跑400m,位移等于零,路程等于400m;
丙跑800m,位移等于零,路程等于800m。
甲的位移最大,乙、丙的路程不相等。
故选A。
14.D
【详解】
A.小孩爬上去的路程是左侧梯子的长度,滑下来的路程是滑梯的长度,两者不相等,故A错误;
B.小孩爬上去的位移是从开始位置到最高点的有向线段,滑下来的位移是从最高点到结束位置的有向线段,两者不相同,故B错误;
C.平台上站了1秒指经过了1秒,是时间间隔,故C错误;
D.小孩总共用了10秒指整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是时间间隔,故D正确。
故选D。
15.C
【详解】
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坐标系的概念,区别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A以地面为坐标原点,最高点坐标为8m,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最高点坐标为5m,A正确;
B以地面为坐标原点,落地点坐标为0,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落地点坐标为-3m,B正确;
C以地面为坐标原点,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位移为5m,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位移为5m,C错误;
D以地面为坐标原点,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位移为-8m,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位移为-8m,D正确。
故选C。
16.CD
【详解】
A.根据跳跳鼠的运动轨迹可知,跳跳鼠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折线,故A错误;
B.图中有交点,说明跳跳鼠可能会两次通过同一点,故B错误;
C.整个过程的初位置坐标为,末位置坐标为,故位移为
故C正确;
D.整个过程中跳跳鼠的位移与由点运动到点的位移方向相反,与轴成,故D正确。
故选CD。
17.(1)65m;(2)
,竖直向下
【分析】
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详解】
(1)物体上升20m,又下降45m到达O点下方的B点,则路程
(2)
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为25m,方向竖直向下,所以位移
18.见解析
【详解】
如图所示:
19.200m;173m
【详解】
如图所示画出该同学的位移矢量图,AC为该同学的位移,方向由A→C由直角三角形知识
路程
S=AB+BC=200m
20.
【详解】
设地球为一圆球体,其半径约为,则地球上每纬度之间的距离的为:
地球上北纬处每经度之间的距离为
如图所示,上海与杭州南北相距
东西相距
相对于地球周长来说,两段距离均可看作直线距离,故位移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