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题汇编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word版+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题汇编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word版+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24 10:2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
【2021年广东卷,2】1.“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
)
A.黄鸟种群
B.生物群落
C.自然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
【2021年广东卷,3】2.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021年河北卷,12】3.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
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
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
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
【2021年6月浙江卷,1】4.下列关于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和X射线
B.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
C.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D.避免臭氧层破坏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
【2021年6月浙江卷,7】5.下列关于生态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金字塔显示了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
B.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均属于同一食物链
C.生态金字塔中的营养级均按其所占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列
D.生态金字塔可分别以个体数量、生产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
【2021年1月浙江卷,2】6.我省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繁茂,自然资源丰富,是高校的野外实习基地。设立该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治酸雨
B.
保护臭氧层
C.
治理水体污染
D.
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1年湖南卷,16】(多选题)7.有研究报道,某地区近40年内森林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了80.9%。该时段内,农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挤占和蚕食自然生态空间,致使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高时,可为动物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
B.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一切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捕获的活动
D.农业和城镇建设需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021年山东济南模拟,19】(多选题)8.下表为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A、B、C、D分别代表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GP代表各成分的同化量,X代表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GP
X
R
A
25.2
6.7
18.5
B
3.9
0.8
3.1
C
214.3
78.5
135.8
D
1678.6
635.7
1042.9
分解者
369.8
50.1
319.7
(注:表中能量数值单位为:108kJ/(m?·a))
A.表中R代表各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其中一部分会流向分解者
B.该段时间内,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289.8×108kJ/(m?·a),次级消费者流向三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5%
C.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推知,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为D→C→A→B
D.据表可知,该时间段内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增加的,且每个营养级能量的去向中R所占的比例最大
【2021年山东卷,24】9.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M、N表示营养级。
(1)估算海参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中M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kJ/(m2·a)。由M到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M和遗体残骸间循环流动。
(3)养殖的海带数量过多,造成牡蛎减产,从生物群落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
(4)海水立体养殖模式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依据这一原理进行海水立体养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在构建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时,需考虑所养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等因素,从而确定每种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021年广东卷,17】10.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等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可以自我维持_________。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的溶度持续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生态后果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消费者通过食物网(链)取食利用,______________。
(3)全球变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______和增加______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2021年河北卷,22】11.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者将20个人工淡水池塘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保持环境温度,实验组始终比对照组高4
℃(利用温控装置),并从附近淡水栖息地搜集水生生物投入池塘。连续多年观测发现,池塘逐渐形成主要由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组成的群落。第15年时,池塘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单位体积水体中生物体的质量)的检测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池塘生物群落区别于湖泊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_____,池塘生物群落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演替。
(2)某种水生生物被投入池塘后,其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_型增长,若该生物种群密度在较长时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_________。
(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升温导致该生态系统总生物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4)碳在池塘生物群落中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传递,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021年全国甲卷,31】12.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沿食物链流动的。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然界中,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这一现象对捕食者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青草→羊→狼是一条食物链。根据林德曼对能量流动研究的成果分析,这条食物链上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3)森林、草原、湖泊、海洋等生态系统是常见的生态系统,林德曼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的研究成果是以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得出的。
【2021年1月浙江卷,26】13.原产于北美的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生长迅速、竞争力强的特性,近年来在我国某地大肆扩散,对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了某草本群落,会经历定居→扩张→占据优势等阶段,当它取得绝对的优势地位时,种群的分布型更接近_________。为了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通常采用人工收割并使之自然腐烂的方法,收割的适宜时机应在_________(填“开花前”或“开花后”)。
上述处理方法改变了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组成格局,同时加快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积聚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向________。
(2)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昆虫、鸟类和鼠类等共同组成群落,它们之间建立起以_______关系为纽带的食物网。某种鸟可以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处于不同的环节,其原因是_________。若昆虫与鸟类单位体重的同化量相等,昆虫比鸟类体重的净增长量要高,其原因是鸟类同化的能量中用于维持________的部分较多。
(3)加拿大一枝黄花虽存在危害,但可以运用生态工程中的_______技术,在造纸、沼气发酵、肥田等方面加以利用。
【2021年天津河北区模拟,15】14.下图为某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在建造海岸生态护坡前,采用样方法调查此地的某植物的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要保证取样时________________,避免掺杂任何主观因素。
(2)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
(3)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同化量(图中字母代表)如上图,沙氏变色蜥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________;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4)若在某年有新物种迁入,其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第十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315只,则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容纳量为____只。
【2021年青海西宁模拟,9】15.
(1)图1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丁的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__。
(2)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A。
(3)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该河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在治理污水时如果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因为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之间形成___________关系而导致该生态系统内群落的丰富度降低。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以下几个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诗句中的“山谷”是非生物成分,“黄鸟”是消费者,“灌木”是生产者,虽然没有直接写出分解者,但是足以说明诗句中描写的景象构成了一个自然生态系统,C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题干中描述的“146种水鸟”,是物种多样性的直接体现;题干中描述的“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直接体现。综上所述,C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由题表可知,严重退化湿地中鼠害严重,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食物网结构最简单,A项错误;丰富度是物种数目的多少,鸟类死亡率增加会使种群密度下降,不一定导致物种数目减小,B项错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稳定性的基础,C项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指的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湿地具有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故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D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臭氧的相关知识。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减少,C项错误。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金字塔的相关知识。生态金字塔是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可采用能量单位、生物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这些单位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可称为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A项正确,D项错误;由于一种生物通常以多种生物为食物,因此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不一定属于同一食物链,B项错误;数量金字塔中可能出现倒置的情况,如一棵大树上的蚂蚁很多,C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自然保护区是在原始的自然状态系统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人为地划定一个区域,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那里的生态系统加以严格的保护。设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D正确。
7.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A项正确;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会使得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影响动物种群的繁衍,甚至会使一些物种灭绝,使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变小,B项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并不意味着禁止一切开发和利用,C项错误;进行农业和城镇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和谐的发展,D项正确。
8.答案:ABC
9.答案:(1)海参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
(2)2488;6.3%;不能
(3)由于海带的竞争,浮游植物数量下降,牡蛎的食物减少,产量降低
(4)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养殖产品的持续高产(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10.答案:(1)碳中和(或碳平衡);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
(2)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合成有机物;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残骸和排泄物中的含碳有机物
(3)使用化石燃料;植被覆盖面积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
(1)自然生态系统可实现碳平衡的自我维持,大气中CO2增多,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影响全球生态系统,改变生态环境,严重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合成有机物;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及排泄物中的含碳有机物。
(3)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措施:①少排放: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不排放: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等;③负排放:主动的捕获CO2,如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面积,促进CO2的吸收,将大气中的CO2固定在植物体中。
11.答案:(1)群落的物种组成;次生
(2)S;环境容纳量(K值)
(3)细胞呼吸增强,该生态系统生物同化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增多,导致总生物量降低
(4)含碳有机物;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大气中的CO2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池塘生物群落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由于原有的土壤和条件等都有保留,所以该过程发生了次生演替。
(2)池塘属于自然环境,空间和资源有限,水生生物被投入后,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若该生物种群密度在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表明其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容纳量(K值)。
(3)升高温度,细胞呼吸增强,该生态系统生物同化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增多,导致总生物量降低。
(4)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因此具有全球性。
12.答案:(1)保证被捕食者的能量能够持续流向捕食者,有助于捕食者的生存
(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湖泊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
(1)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此外,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这是为了保证被捕食者的能量能够持续流向捕食者,有助于捕食者的生存。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即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输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
(3)生态学家林德曼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的研究成果。
13.答案:(1).
均匀分布
开花前
分解者
(2).
营养
该种鸟的取食对象处于不同的营养级
体温
(3).
物质良性循环
解析:(1)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了某草本群落,会经历定居→扩张→占据优势等阶段,当它取得绝对的优势地位时,种群的分布型更接近均匀分布,有利于种群个体发展,减轻种内竞争;为了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通常采用人工收割并使之自然腐烂的方法,收割的适宜时机应在开花前,防止该种群开花后结种子,否则自然腐烂后会将种子留在土壤中;采用人工收割并使之自然腐烂是分解者的作用,加快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积聚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向分解者。
(2)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昆虫、鸟类和鼠类等共同组成群落,它们之间建立起以吃与被吃的营养关系为纽带的食物网;某种鸟可以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处于不同的环节,形成食物网,原因是该种鸟的取食对象处于不同的营养级;每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的去向为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维持体温)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若昆虫与鸟类单位体重的同化量相等,昆虫比鸟类体重的净增长量要高(说明鸟类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更少),其原因是鸟类同化的能量中用于维持体温的部分较多。
(3)加拿大一枝黄花虽存在危害,但可在造纸、沼气发酵、肥田等方面加以利用,说明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运用生态工程中的物质良性循环技术。
14.答案:(1)随机取样
(2)水平
(3)第三和第四营养级;×100%
(4)630
15.答案:(1)戊、己;传递给戊、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2)大于
(3)该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限;捕食、竞争、寄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