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3.1 能量及其形式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一块飞着的石头具有的能量叫( )
A. 机械能 B. 飞能 C. 生命能 D. 冲击能
2.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下面对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能 B. 钩码被举高后具有的能是动能
C. 声能是一种听得到的能量 D.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利用储存的化学能获得机械能的是( )
A. 天然气燃烧 B. 电热壶烧水 C. 人类说话 D. 人类行走
4.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能源也不尽相同,燃油汽车所消耗能量的类型是( )
A. 生物能 B. 电能 C. 太阳能 D. 化学能
5.(2020·杭州模拟)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食物燃烧时,是将储存在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 乙图中的塞子弹出,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工作时的压缩冲程相同
C. 丙图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只有物质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转化
D. 丁图氢弹爆炸时释放的核能是原子核裂变产生的
6.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B. 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C. 在压縮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髙,内能增大
D. 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7.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南中国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到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m3“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164m3天然气相当,据此可判断“可燃冰”( )
A. 具有较高的内能 B. 具有较高的化学能 C. 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 D. 没有点燃时没有化学能
10.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南中国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到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m3“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164m3天然气相当,据此可判断“可燃冰”( )
A. 具有较高的内能 B. 具有较高的化学能
C. 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 D. 没有点燃时没有化学能
11.冲击钻是一种打孔的工具。工作时,钻头在电动机带动下不断地冲击墙壁打出圆孔(如图所示)。冲击钻在工作的过程中()
A. 只有电能和内能的转化 B. 只有电能和机械能的转化
C. 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D. 没有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其中装置Y为氢氧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B.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 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
D. 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
13.恐怖分子曾利用劫持的客机,对美国的多个目标实施攻击。其中,一架质量为104吨,约载35吨燃油的波音757飞机,水平撞击世贸大楼的北部塔楼;另一架质量为156吨,约载51吨燃油的波音767飞机,则水平撞击南部塔楼,使两大楼产生幅度近1米的晃动并燃烧。一个多小时后两幢110层的高楼相继倒塌,造成数千人的伤亡。使世贸大楼受重创的巨大能量是( )
A. 飞机的机械能 B. 飞机的声能 C. 飞机的热能 D. 燃油燃烧产生的热能
二、填空题
14.目前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如 ________;其二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如 ________ 。
15.台风能将大树连根拔起,说明风具有________;水力发电说明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________为另一种形式。
16.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所以它们具有的能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汽车声具有________,家里的煤气具有________ ,通过电灯的电具有________。给小灯泡供电的干电池具有________,空中飞行的鸟具有________。
17.“神舟十号”航天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能的种类。
(1)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其中储存了________。
(2)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燃后燃料剧烈燃烧,具有________。
(3)火箭发射时发出巨大的声音具有________。
(4)升空过程中的火箭具有________。
(5)在太空中,“神舟十号”展开两块巨大的电池板吸收太阳发出的________,为飞船提供了________。
(6)在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并组合飞行后,“神十”返回地面。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了大量的________。
18.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这动人的诗句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 ________ 能。
19.声音是一种 ________,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能够震碎玻璃,说明声音具有 ________。
20.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________
三.解答题
21.请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人用木材生火取暖,木材是一种生质能源,这类能源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都是将植物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光能储藏起来,转变成人类可利用的形式。化石能源是经长久的地质化学作用形成的,开采出来耗尽后,短时间内无法由原地继续供应。相对的生物质能源则是将生物或生物废料,以原始状态或经加工转化之后,取来作为能源,这种能源只需要经收集或再经过一定的加工,就可供人类使用。
生物质能的生产常利用农作物或农业废料作为原料,有些农场收集牲畜的排泄物或有机废料,集中到沼气池中,利用细菌进行发酵作用,产生沼气(主要是甲烷)作为气体燃料。此外,有些植物能产生类似石油的液态碳氢化合物,可以作为石油的代用品。例如一种巴豆属的植物所产生的巴豆油,可直接用于柴油引擎。又如巴西在20世纪70年代因石油短缺造成能源危机,栽种了大量的甘蔗和树薯,利用其中所含的糖分或淀粉生产酒精,再将酒精以10~20%的比例掺入汽油中,作为代用汽油,可直接使用于一般汽车引擎。这类汽油比无铅汽油的抗震性好,且较不易产生有毒的CO气体。但是当石油危机解除,人们又批评生产代用汽油未必能达到节约的目的,且需要广大的土地去种植提供生物质能的作物,所以又开始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现在,我国也有地方正在试验使用在汽油中加入一定量酒精的代用汽油。未来当化石能源枯竭时,生物质能将是具有潜力的能源之一。
(1)下列作为燃料的物质中,不是来自于生物质能的有 。
A.由玉米酿造的酒精
B.隔绝空气加热煤所得的焦炭
C.藏族用来燃烧取暖的牛粪饼
D.细菌分解有机垃圾产生的甲烷
(2)生物质能与化石能源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质能的形成速率比化石能源快
B.生物质能与化石能源的形成都要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
C.生物质能不须加工就可使用,化石能源则须加工才能使用
D.生物质能是储存太阳光能而来的,化石能源则是储存地底热能而得的
(3)根据材料所描述的情况,在巴西,人们不再使用掺了酒精的代用汽油。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是 。
A.代用汽油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
B.汽车引擎须改装才能使用代用汽油
C.代用汽油爆震程度大于一般无铅汽油
D.代用汽油生产成本超过开采石油的成本
22.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场合常听到“能量”一词?能量简称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并且它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你知道哪些具体形式的能量?
答案
一、单选题
1. A 2. B 3. D 4. D 5. A 6.C 7.B 10. B 11. C 12. C 13. D
二、填空题
14.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
15. 能量;转化
16.声能;化学能;电能;化学能;机械能
17.(1)化学能(2)热能(3)声能(4)机械能(5)光能;电能(6)热能
18. 机械
19.波;能量
20.机械能
三、解答题
21.答案: (1)B
(2)A
(3)D
解析:这是材料题,可通过仔细研读材料对选项进行判断
(1)生物质能的生产常利用农作物或农业废料作为原料,A、C、D都符合生物质能的概念,B选项用煤制焦炭因为煤不属农作物或农业废料所以B不是来自于生物质能,选B;(2)生物质能源则是将生物或生物废料,以原始状态或经加工转化之后,取来作为能源,这种能源只需要经收集或再经过一定的加工,就可供人类使用。所以A正确,B生物质能形成较简单B错误,C生物质能需要一定的加工,C错误,D化石能源也是来自太阳光能。所以选A。(3)材料中巴西的代用汽油可直接使用于一般汽车引擎,比无铅汽油的抗震性好,且较不易产生有毒的CO气体。不再使用掺了酒精的代用汽油主要是因为代用汽油生产成本较高未能达到节约的目的,所以选D
故答案为:(1)B;(2)A;(3)D。
22.答案: 解: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个人能量大得很!原子弹的能量真大!等等.
我知道热能、太阳能、动能、势能、电能、原子能等
解析:回忆生活中所说的“能量”,了解它们的不同含义,初步区分物理学中的“能量”跟生活中的“能量”的不同,并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学习本课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