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单元测试AB卷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A卷 基础夯实(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单元测试AB卷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A卷 基础夯实(Word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23 14: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居民与聚落A卷
基础夯实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读图,冬季从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能长驱直入影响到墨西哥湾沿岸,这是因为北美大陆(
)
A.
南北跨纬度少
B.
东西跨经度少
C.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D.
中部城市、人口稀疏
2.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
)
A.撒哈拉沙漠
B.热带雨林地区
C.高纬度和高山地区
D.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4.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首位的大洲是(
)
A.南美洲
B.亚洲
C.非洲
D.北美洲
5.2011年,印度人口达到12.1亿,居世界(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6.世界的三大宗教都起源于(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大洋洲
7.在拉丁美洲的居民中大都使用(
)
A.汉语
B.英语
C.法语
D.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8.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
)
A.佛教
B.犹太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9.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为了更好地承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市、张家口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
)
A.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
英语是联合国唯一工作语言
D.
英语的发源地是美国
10.教徒被称为穆斯林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11.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影响深远,其中(???)
A.居住在地形崎岖的贵州山区的少数民族顺山坡地势盖起吊脚楼
B.炎热的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居民多穿着宽大的长袍防晒
C.降水较多的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平坦,便于集水
D.潮湿的气候使得青藏地区人们喜食辣椒以祛除体内的湿气
12.有关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地点
B.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C.自然环境的差异并不影响聚落的建筑风格
D.在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一般墙薄窗户大,有利于散热
13.下图为“意大利某聚落景观及当地居民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下图聚落为(
)
A.
乡村聚落,因为周边空气很清新
B.
城市聚落,因为景色美丽
C.
乡村聚落,因为周边有大面积农田
D.
城市聚落,因为房屋高大
14.以下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当中的中国传统聚落是(
)
A.塞纳河岸
B.威尼斯城
C.丽江古城
D.五大连池
15.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北京四合院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保护修缮
B.保持原貌
C.全部拆除
D.异地重建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9分)假期间,百色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郊外研学,图为研学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若甲、乙两聚落图上距离约为1.5厘米,则两地实地水平距离约为_____
千米。(3分)
(2)研学期间,老师提醒同学们,在A—B线要注意安全,因为这里是_____(地形部位),容易出现_____
(地质灾害)。(3分)
(3)近年来,C地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等,其考虑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
。(3分)
17.(1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①②③三处聚落由于分别在河流沿岸,其聚落形态可能为________。(4分)
(2)①②③三处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3分)
(3)①处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在此地建立一处造纸厂是否合理?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3分)
18.(11分)看下列ABC三幅图回答:
(1)A________教,B________教,C________教。(3分)
(2)一位来自沙特阿拉伯外国朋友说,我们的宗教活动在下图________处举行。一个来自英国的朋友说,我的脖子上经常戴一个十字架,作为教徒,我经常到下图建筑物的________处做礼拜。(5分)
(3)西双版纳傣族信仰的宗教应该是________图。(3分)
19.(12分)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洲,该洲的西部是________(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这里大部分人信仰________教。(3分)
(2)亚洲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________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写1条即可),该地区大部分国家是________(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5分)
(3)图中甲地区人口________(填“稠密”或“稀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20.(13分)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从图2中可以看出自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________,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________。(2分)
(2)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________率和________率决定的。(4分)
(3)图1漫画反映了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此外还会带来________。(4分)
(4)为了控制人口增长,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________政策。人类必须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增长与________的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相协调。(3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B
解析: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起源于西亚,佛教起源于南亚,所以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亚洲,B对,ACD错。故选B。
7.答案:D
解析:拉丁美洲的意思就在美洲国家中说拉丁语的国家,拉丁语主要包括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因这美洲大陆尤其是南美洲,基本上曾经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这里的人们大都使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故选D。
8.答案:C
解析:目前,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其教徒是穆斯林。故选C。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A
解析:云南傣族居民服饰主要是短衫,故B错;降水较多的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倾斜,便于排水;青藏地区是高寒的气候,故D错;故A正确。
12.答案:B
解析:A、人类发展早期,对聚落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自然环境;原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叙述正确,故符合题意;
C、自然环境的差异会影响聚落的建筑风格(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窗户比较小;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的较大;热带沙漠地区的民居也具有墙体厚实,窗户比较小的特点);原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的较大;热带沙漠地区的民居也具有墙体厚实,窗户比较小;原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1)沿河分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
3(2)
山谷
滑坡、泥石流(3)靠近消费市场
17.答案:(1)乡村;城市(可对调);条带状
(2)②;地势平坦开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3)不合理;位于河流上游,污染水源
解析:(1)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①②③三处聚落由于分别在河流沿岸,其聚落形态可能为条带状。
(2)读图可知,①②③三处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②,理由是地势平坦开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3)①处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在此地建立一处造纸厂是不合理的,因为该处位于河流上游,污染水源。
18.答案:(1)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2)C;A;(3)B
解析:(1)根据图中建筑物的特点可以看出,A为基督教堂,是基督教的宗教建筑,B为庙宇,是佛教的宗教建筑,C为清真寺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
(2)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多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为清真寺,如图中的C,英国主要信奉基督教,基督教的宗教建筑为教堂,如图中的A。
(3)我国西双版纳傣族主要信仰佛教,佛教的宗教应该是寺院,如图中B。
19.答案:(1)欧;发达;基督
(2)南;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发展中
(3)稀疏;气候极端干旱
解析:(1)根据图例可知,欧洲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欧洲西部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这里大部分人属白色人种,多信仰基督教。
(2)亚洲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3)图中甲地区人口稀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气候极端干旱。
20.答案:(1)短;加快
(2)出生;死亡
(3)住房紧张;交通拥堵
(4)计划生育;社会经济;资源环境
解析:(1)从图2中可以看出自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
(2)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3)图1漫画反映了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是住房紧张,此外还会带来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
(4)为了控制人口增长,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类必须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