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A卷 基础夯实—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A卷 基础夯实—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3 12:1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A卷
基础夯实
—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
(时间:
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合成新药
B.开发新能源
C.研究物体运动
D.研制新型材料
2.要具有良好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
A.善于观察,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时刻保持一颗好奇
B.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C.固执己见,尽量不去交流,这样可以排除其他人对自己观点的干扰
D.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
3.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纳米铜的性质
B.单晶硅的结构
C.无人机的研发
D.石油的成分及产品开发
4.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成果卓著,下列成果的应用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司南指示方向
B.高温烧制陶瓷
C.古代湿法炼铜
D.谷物酿造美酒
5.下列故事均出自《三国演义》,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奇谋孔明借箭
B.诸葛亮火烧新野
C.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D.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6.在实验室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规范,如图中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
A.液体
B.氧气
C.稀硫酸
D.固体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8.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液体洒落,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中部
B.为了能看清楚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C.为了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起
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为了安全,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9.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
)
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
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
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
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
⑤形成总结性报告
A.只有①③⑤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0.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发现气体产生的速度太慢了,同学们说这可能是石灰石太少的缘故,在以后的实验中要注意所加药品的量。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与假设
B.反思与评价
C.设计实验方案
D.得出结论
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12.小军同学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了碘酒,发现未变蓝。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C.反复做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13.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
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14.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
B.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
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D.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15.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炭颗粒有关,炭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6.(12分)下列是关于物质的变化的叙述,请将叙述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在横线上
:
①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②化学变化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
③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
④物质燃烧时一定是化学变化
⑤化学变化后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17.(12分)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环节。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填上述数字序号)。
18.(16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红色的短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石蜡一直浮在水面上,据此请总结出常温下石蜡的性质:质软,密度比水________(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图甲),取一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乙)约1s后取出,观察到小木条出现环形焦斑,据此推测,蜡烛火焰中________温度最高。
(3)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用燃着的木条靠近导管另一端(图丙),发现导出的气体可以点燃,请你推测导管里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
(4)取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图丁),观察到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石蜡燃烧后的产物为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合成新药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开发新能源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研究物体运动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研制新型材料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A
解析:司南指示方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高温烧制陶瓷过程中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湿法炼铜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谷物酿造美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5.答案:B
解析:用奇谋孔明借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诸葛亮火烧新野,包含着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关云长放水淹七军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诸葛亮造木牛流马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6.答案:C
解析:液体应存放于细口瓶内,A选项不符合规范;用毛玻璃片盖住集气瓶时,为防止漏气,毛玻璃片磨砂面朝下,光滑面朝上,B选项不符合规范;稀硫酸可存放于滴瓶中,滴管专用,C选项符合规范;固体药品应存放于广口瓶内,D选项不符合规范。
7.答案:C
解析: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A错误;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瓶口紧挨试管口,B错误;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于试管口上方,防止污染胶头滴管,D错误。
8.答案:D
解析: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A错误;倾倒液体时,为了防止腐蚀标签,标签应向着手心,B错误;化学实验中不可用手直接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C错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为了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D正确。
9.答案:D
10.答案:B
解析:在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发现气体产生的速度太慢了,同学们说这可能是石灰石太少的缘故,在以后的实验中要注意所加药品的量,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反思与评价。故选B。
11.答案:A
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越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水平线成45度角,符合题意;
B、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C、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标签要向手心,瓶塞要倒放,不答合题意;
D、读取量筒中的液体体积时,不能俯视读取体积,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C
解析:要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实验现象是指实验过程中用感觉器官等能感受到的,或用仪器测量可知的;实验结论则是对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现象加以分析、推理得到的观点、论断等。C选项中“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C。
15.答案:D
16.答案:③④⑤
解析:①发光发热的变化不—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不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没有颜色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③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说法正确;④物质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说法正确;⑤化学变化后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这是化学变化的实质,说法正确。
17.答案:(1)提出问题(2)获得结论(3)猜想与假设(4)收集证据(5)反思与评价;
(1)(3)(4)(2)(5)
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等。
18.答案:(1)小
(2)外焰
(3)石蜡蒸气
(4)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1)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可以观察到靠近蜡烛外焰处小木条最先炭化,小木条上出现环形焦斑。
(3)在短玻璃导管的另一端点燃,可产生火焰,说明焰心物质的状态为气态,且具有可燃性,故导管里的气体可能是石蜡蒸气。
(4)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说明石蜡燃烧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蜡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