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A卷 基础夯实—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A卷 基础夯实—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3 12:2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A卷
基础夯实
—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
(时间:
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2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用水的是(  )
A.安装节水水龙头
B.衣物集中洗涤
C.用水桶盛水配抹布洗车
D.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图四种变化中能体现“水蒸发”的微观本质的是(
)
A.
B.
C.
D.
3.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
A.
品红扩散
B.
柳絮飞扬
C.
美酒飘香
D.
食醋挥发
4.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沉淀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5.“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所示)。
在三态变化的过程中,水分子没有改变的是(
)
A.自身的能量
B.运动的速率
C.相互间的间隔
D.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种类及组合方式
6.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1滴水大约有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明矾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而沉降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河水中混有泥沙,利用过滤方法可以除去泥沙
8.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体积比约为2:1
9.下列做法中,没有利用过滤原理的是(
)
A.晾衣服
B.装纱窗
C.捞饺子
D.沥茶水
10.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态氮气
B.医用酒精
C.生理盐水
D.液化石油气
11.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总质量
1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碳酸→水+二氧化碳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镁+氧气→氧化镁
13.下列变化时,体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B.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C.酒精能燃烧
D.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下列用途中,主要是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用铜丝作导线
B.
用干冰作制冷剂
C.
用氢气作燃料
D.
用金刚石裁玻璃
15.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用滴管滴加液体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称量氯化钠固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6.(12分)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是抗击新冠疫情的有效方法。
(1)对公共场所和家庭的消毒是防疫的有效措施之一。
①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它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且具有刺激性气味。84消毒液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其物理性质是______(写一条)。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消毒液中的分子在______。
②次氯酸钠为微白色或黄色粉末,化学性质极不稳定,见光(或加热)易分解,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次氯酸氯化钠+氧气,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故84消毒液应______保存。
(2)口罩是抗击新冠疫情的“必备武器”。N95型口罩能有效阻挡病毒进入呼吸道,其原理与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的______(填操作名称)相似。
17.(13分)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电源的正、负极,左边为________,右边为________,事先往水里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
(2)左试管中产生的是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右试管中产生的是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由以上实验事实得出结论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水电解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18.(15分)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然后再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该过程发生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_____进行检验,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如_____。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在家庭里通常采用_____的方法。
(4)若过滤操作中,经几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____(只回答一种可能)。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安装节水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不符合题意;
B、衣物集中洗涤可以节约用水,故不符合题意;
C、用水桶盛水配抹布洗车可以节约用水,故不符合题意;
D、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是浪费水的做法,故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B
解析:水蒸发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变,故选B。
3.答案:B
4.答案:D
解析:蒸馏得到的水是纯净水,是净化水的程度最高的措施;沉淀是使固体不溶物沉至底部;过滤就是把固体和液体分开,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不能分离;吸附是吸附色、气、味。
5.答案:D
解析:在水循环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变化,水分子本身不变,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种类及组合方式都不变。
6.答案:D
解析:空气液化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液化后分子间间隔变小。
7.答案:C
解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8.答案:D
解析: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D错误。
9.答案:A
解析:晾衣服,是利用了水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没有利用过滤原理。
10.答案:A
解析:液态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医用酒精中含有水和酒精,生理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液化石油气中含有多种碳氢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11.答案:A
解析: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故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正确;
B、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发生变化,故错误;
C、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故错误;
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错误。故选A。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C
解析:A.
用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
用干冰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
用氢气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
用金刚石裁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A错误。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慧空在试管口上方,B错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C正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题图中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D错误。
16.答案:(1)①混合物;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答对一条即可);不断运动着;②分解;密封、避光、远离热源(合理即可)
(2)过滤
解析:(1)①84消毒液中含有次氯酸钠和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颜色、状态及气味是物质常见的物理性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消毒液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着。②由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知,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由次氯酸钠分解的反应条件可知,其应密封、避光、远离热源保存。
(2)N95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是空气可以通过,而病毒无法通过,这相当于净水过程中的过滤操作。
17.答案:(1)负极;正极;增强水的导电性
(2)氢气;点燃,在空气中可燃烧;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看是否复燃;氢元素、氧元素;水氢气+氧气
解析:(1)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左边试管收集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左边的电极是电源的负极,则右边是正极;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由上述分析可知,左试管中产生的是氢气,具有可燃性,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右试管中产生的是氧气,有助燃性,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由电解水的实验事实得出结论:水是由氩、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8.答案:(1)过滤;吸附
;化学(2)肥皂水;
影响洗衣的效果(合理即可)(3)煮沸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是仪器不干净)
解析:
(1)加入明矾形成的胶体将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然后通过过滤除去;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通入氯气杀菌消毒过程中有生产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过滤;吸附;化学;
(2)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肥皂水与硬水混合产生浮渣,与软水混合产生泡沫,硬水与肥皂水结合产生浮渣,影响洗衣的效果,故填:肥皂水;影响洗衣的效果;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在家庭里通常采用煮沸的方法,故填:煮沸;
(4)造成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是仪器不干净,故填: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是仪器不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