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1-10单选11-16多选,每题4分共64分)
1.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x=
t+2t2
(m),则当物体速度为
3m/s
时
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
)
A.0.25
s
B.0.5
s
C.1
s
D.2
s
2.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s内的位移为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3s末的速度一定是6m/s
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2m/s2
C.物体在前5s内的位移一定是25m
D.物体在第5s内的位移一定是9m
3.在液体中下落的物体最终会达到一个恒定的速度,称之为收尾速度。一小铁球质量为m,用手将它完全放入水中后静止释放,最后铁球的收尾速度为v,若铁球在水中所受浮力保持不变恒为F,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小铁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测得小铁球从释放至达到收尾速度所用时间为,则小铁球下落的位移为
B.若测得小铁球下落时的加速度为a,则小铁球此时的速度为
C.若测得某时小铁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小铁球此时受到的水的阻力为m(a+g)
-F
D.若测得小铁球下落t时间,通过的位移为y,则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一定为
4.一辆汽车以4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前方有一只小狗穿过马路,司机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为8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2
s内与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7∶25
B.16∶25
C.7∶24
D.2∶3
5.高速公路的ETC电子收费系统如图2所示,ETC通道的长度是从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某人驾驶汽车以5
m/s的速度匀速进入ETC通道,ETC天线用了0.4
s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立即刹车,汽车刚好紧贴栏杆停下.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3
s,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则该ETC通道的长度约为(
)
A.3.5
m
B.4.2
m
C.6.5
m
D.7.7
m
6.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增大到25
m/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汽车前5
s内的位移为75
m,则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
A.3
s
B.4
s
C.5
s
D.6
s
7.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遇紧急情况而急刹车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则刹车6s后汽车的位移为(
)
A.192m
B.72m
C.50m
D.48m
8.如图所示,李娜和任杰两位同学通过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为a
=
4m/s2,李娜将小球从斜面上的P点沿斜面向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弹出,任杰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对小球拍摄,如果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小球被弹出的瞬间正好拍了第一张,拍摄第十九张时小球恰好运动到斜面底端的Q点。已知斜面足够长,P、Q间距为s
=
2.88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摄第六张照片时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
B.拍摄第六张照片时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
C.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为1m/s
D.小球运动到Q点时速度大小为5.2m/s
9.一滑雪运动员由静止开始沿足够长的斜坡匀加速下滑。当下滑距离为l时,速度为v,那么,当他的速度是时,下滑的距离是(
)
A.
B.
C.
D.
10.以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A.?m
B.2m
C.10m
D.?m
11.如图所示,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C,已知AB=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2
B.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
C.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
D.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1
12.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内通过位移到达点,接着在时间内又通过位移到达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B.物体在点的速度大小为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D.物体在点的速度大小为
13.为了描述直线运动速度变化快慢我们采用,且恒定的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也能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中和分别表示初速度和末速度,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且保持不变,则逐渐变大
B.若且保持不变,则逐渐变大
C.若且保持不变,则中间时刻的速度大于
D.若且保持不变,则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为
14.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历时为t.若物体从A点开始,先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速度vm后立即做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B点停下,历时仍为t,则(
)
A.vm只能为2v,无论a1、a2为何值
B.vm数值不唯一且与a1、a2的大小有关
C.a1的大小是唯一的
D.a1、a2必须满足=
15.将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碰到高处的天花板后反弹,并竖直向下运动回到抛出点,若反弹的速度大小是碰撞前速度大小的0.65倍,小球上升的时间为1
s,下落至抛出点的时间为1.2
s,重力加速度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天花板的碰撞时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与天花板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10
m/s
B.小球与天花板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8
m/s
C.抛出点到天花板的高度为15
m
D.抛出点到天花板的高度为13
m
16.将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5
s内物体的(
)
A.路程为65
m
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竖直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竖直向上
二,计算题(17题,18题,19题,20题,每题9分共计36分)
17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透露,名为SN8的星际飞船原型机看起来并不像是宇宙飞船,它们看起来更像一个闪亮的圆柱体结构的舱体,更形象一点也可以称为“大号锅炉”,它们的顶部有一个方形质量模拟器。设火箭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s到达离地面40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画出该物体一维运动分析图;
(2)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大小;
(3)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4)火箭从发射到返回发射点的时间。
18.2020年中秋月圆之夜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国庆佳节,可谓双喜临门,洛阳举办中秋焰火晚会,烟花璀璨不夜天。我国宋代已经出现冲天炮这种玩具(如图),也叫“起火”,逢年过节人们都要放“起火”庆祝。若冲天炮由静止发射竖直升空时加速度大小为,第末从火箭掉出一可视为质点的碎片,忽略空气阻力,g取,求:
(1)碎片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的高度;
(2)碎片从冲天炮上掉出之后到落回地面的时间。
19.某人在离地高H=25m的处将一小球以初速度v0=20m/s竖直向上抛出,它抛出以后运动的过程中,(忽略阻力,g=10m/s2)求:
(1)小球抛出后离地的最大高度h;
(2)小球从抛出到落到地的时间t;
(3)小球落地的速度v。
20.气球下端悬挂一重物,以速度v0=10m/s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面h=120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那么之后
(1)重物从断裂开始经过多长时间上升到最高点?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2)重物经从断裂开始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3)重物落地时的速度多大?
2021年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9分)
18(9分)
19(9分)
20(9分)
2021年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答案
1
B
2
C
3
D
4
B
5
D
6
B
7
C
8
D
9
C
10
D
11BD
12
BC
13
AD
14
AD
15
AC
16
AB
17【答案】(1);(2)20m/s;(3)60m;(4)9.46s
【详解】
(1)如图所示
(2)设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有h=t,解得v=20m/s
(3)火箭能够继续上升的时间t1==s=2s
火箭能够继续上升的高度h1==m=20m
因此火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h+h1=60m
(4)火箭由最高点落至地面的时间t2==s=2s
火箭从发射到返回发射点的时间t总=t+t1+t2≈9.46s
18【答案】(1)60m;(2)
【详解】
(1)前碎片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末碎片的速度为
位移为
碎片掉出后以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的高度为
碎片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
(2)碎片从冲天炮上脱落后上升所用时间
设从最高点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则,即
碎片从冲天炮上掉出之后到落回地面时间
19【答案】(1)
20m;(2)
3s
;(3)
【详解】
(1)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小球作竖直上抛运动,令抛出后上升最大高度为h,据
得
所以小球抛出后离地的最大高度为
(2)将小球的竖直上抛运动看成一种匀减速直线运动,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
位移为,加速度为,初速度为,代入公式
即
解得小球抛出后到落地经过时间?????????????????????????
(3)据得
20【答案】(1)1s,5m;(2)6s;(3)50m/s
【详解】
(1)分成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两过程考虑。绳子断裂后重物可继续上升的时间为
h1==5m
(2)下落阶段,由h+h1=解得t2=5s
所以从绳突然断裂到重物落地共需时间t=t1+t2=6s
(3)落地速度v=gt2=50m/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