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A卷 基础夯实_2021-2022学年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AB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机械运动 A卷 基础夯实_2021-2022学年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AB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3 15:2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机械运动
A卷
基础夯实——2021-2022学年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AB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巨浪滔天
C.心潮澎湃
D.流星似箭
2.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相对于什么参照物而言,可以认为他是静止的(
)
A.来来往往的行人
B.迎面而来的车辆
C.他所骑的电动车
D.街道两边的房屋
3.小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他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乙,判断轿车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
A.房子的窗户
B.路边的灯杆
C.行驶的卡车
D.轿车的司机
4.2020年1月28日早上6时,所有车辆集结开始装车。因菜农积极踊跃,蔬菜数量超出原300吨的计划,达到350多吨。“作为中国蔬菜之乡,让武汉人民吃上优质蔬菜,寿光责无旁贷。”一位正在大棚里采摘的菜农说。28日中午,350多吨蔬菜运出寿光蔬菜小镇。按常规,需要48小时完成的工作,寿光仅用了16小时。“寿光速度”彰显了菜乡的大爱无疆。图是寿光菜农们打包装车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装蔬菜的汽车是静止的
B.以汽车为参照物,地面上装着蔬菜的泡沫箱子是静止的
C.以汽车为参照物,正在来回奔跑着装车的人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上的泡沫箱为参照物,站在汽车上等着接泡沫箱的人是运动的
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选项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6.甲、乙两车同时出发,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如图记录了在相同的时间内两车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20~30
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0~40
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7.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图像,选出说法正确的选项(
)
A.甲物体做加速运动,乙物体做减速运动
B.甲、乙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
C.乙物体的运动速度是5
m/s
D.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8.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壶以1.6
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
m,则冰壶以3.2
m/s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
A.8
m
B.16
m
C.24
m
D.32
m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最近,应急管理部组织航空工业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电科等多家单位,使用翼龙-2无人机完成了我国首次大型无人机应急通信实战演练,在无信号区构建了空中与地面一体化应急通信平台。如图所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无人机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0.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由于参照物选择的不同,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运动形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图中有小明、小红、小车、树木、地面,请根据图中所示情景,说明上述观点。
回答:以小红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______、______为参照物,可以说明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是不同的;若分别选取______、______为参照物,可以说明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是相同的。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11.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
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m/s。
12.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__h。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
13.(14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斜面、小车、长刻度尺、录像机等,研究“斜面上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在斜面一侧沿斜面方向固定一长刻度尺,刻度为0的位置在上方,并将该位置作为释放小车的位置。打开录像机的录像功能,并面向刻度尺录像,让小车由静止滑下,滑到底端停止录像。通过播放视频可以确定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1)视频显示,小车从0刻度处运动到0.20
m刻度处,用时1
s,该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通过视频查找出小车5次的位置,小车从开始运动到各个位置的路程s和对应时间t如表所示,表中第三行数据为对应时间的平方。
0
0.05
0.20
0.45
0.80
0
0.50
1.00
1.50
2.00
0
0.25
1.00
2.25
4.00
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小车运动的图象。
②经分析可得,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时,小车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的平方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
14.(14分)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甲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如图乙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_______;
(3)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拍摄一次并测得,则小球在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小球在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4)小球在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中点时的速度为,经过路程中点时的速度为,则_______(选填“>”“<”或“=”)。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5.近年来,某市区与周边城镇的道路相继改建成一、二级公路,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遗憾的是,在某些岔路口车撞人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
(1)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
m处以20
m/s的速度驶过来,求:该车从100
m处到路口所用的时间。
(2)为了避免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向交通部门或汽车司机或过路的行人提一项合理的建议。
16.为严惩酒后驾车,公安部出台了2020最新酒驾处罚标准。资料显示: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反应时间为0.75
s,而在人体吸收一定量的酒精后,反应时间会延迟到1.5~2
s,反应距离也将增加,发生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如图甲所示。酒后驾驶的司机李某,驾驶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90
m处有紧急情况,采取制动刹车,经过4.5
s滑行60
m汽车撞倒障碍物后停止。
(1)该司机的反应时间;
(2)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3)若在这条路段上设有如图乙的交通标志,请通过比较说明该司机除了涉嫌酒后驾驶还有没有涉嫌超速驾驶?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水在流动,属于机械运动;巨浪滔天,海浪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心潮澎湃,是心理活动,不是位置的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流星似箭,流星的位置相对于天空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2.答案:C
解析: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和外卖小哥之间的相对位置没发生变化。外卖小哥和他自己骑的电动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和来来往往的行人、迎面而来的车辆、街道两边的房屋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轿车相对于房子的窗户、路边的灯杆、行驶的卡车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以这些物体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轿车相对于轿车内的司机,其位置没有变化,故以司机为参照物,轿车是静止的.由以上分析可知小明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轿车的司机.
4.答案:D
解析:因为站在汽车上等着接泡沫箱的人站在车上不动,汽车也不动,故以地面上的泡沫箱为参照物,他们是静止的。
5.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乙比甲运动的速度大。A、B中的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A、B错误;C中,在横轴上找一点,表示时间相等,作纵轴的平行线,可以发现甲的运动路程长,说明了甲运动快,故C错误;D中,运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乙的运动路程长,速度大,故D正确。
6.答案:D
解析:乙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乙车做的不是匀速运动,故A错误;在20~30
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乙车的平均速度,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B、C错误;由题图可知,在0~40
s内两车行驶的路程均为1200
m,由可知,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
7.答案:C
解析:由图像可知,甲、乙的图像均为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甲、乙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两图线倾斜的方向可知,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不同,故A、B选项错误;根据图像可知,乙在10
s内通过的路程,则乙的速度为,故C选项正确;时,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都是50
m,乙用时10
s,甲用时,运动路程相同,时间不同,则速度不同,故D选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路程的计算公式是,冰壶以1.6
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
m;由于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因此被掷出时的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平均速度也会变为原来的2倍,运动时间也会变为原来的2倍,根据可知,路程为原来的4倍,。故选D。
9.答案:运动
解析: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无人机和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无人机是运动的。
10.答案:树木;小明;树木;地面
解析:通过本题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事物的真相。本题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红是运动的。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由此可以说明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是不同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红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也是运动的。由此可知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是相同的。
11.答案:1500
解析:由题意可知,看到火药发光,经过10
s听到钟声,可近似认为声音在水中传播15
km所用的时间为,则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2.答案: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
km/h;1.5
解析: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
km/h,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的时间:。
13.答案:(1)0.20
(2)①如图所示;②
解析:本题是一道平均速度测量的实验探究题,但实验器材和操作做了改进,培养学生利用各种科技手段和实验方法收集信息获取证据的能力。
(1)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2)①描点连线即可;②从表格可以得出s与的关系式为。
14.答案:(1)加速
(2)C
(3)0.75;0.5
(4)<
解析:(1)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时间,小球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
(2)由(1)知图中小球在做加速运动。A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减小,不符合题意;B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不变,不符合题意;C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增大,符合题意;D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不符合题意,故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C;
(3)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拍摄一次,并测得,则小球在段的平均速度为:段的距离:段所用的时间:,则小球在段的平均速度:;
(4)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时间,小球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即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则时间中点未到达路程中点,则。
15.答案:(1)5
s
(2)见解析
解析:此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与交通安全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1)汽车的速度,由得,汽车驶到岔路口需要的时间。
(2)建议:①交通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可在岔路口处安装红绿灯,或在人行道处安装“减速”“注意安全”的警示牌;②汽车司机应控制车速;③行人应看清来往车辆,不与汽车抢道。
16.答案:(1)1.5
s
(2)15
m/s
(3)见解析
解析:(1)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的路程为,制动后滑行的距离,反应距离,反应过程的汽车行驶速度,由可得反应时间:;
(2)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总时间:,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平均速度:;
(3)标志牌“4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40
km/h;轿车的速度,所以司机涉嫌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