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厄尔尼诺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CO2剧增,为减缓之,最理想燃料是( )
A.优质煤
B.天然气
C.汽油
D.氢气
2.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误服重金属盐溶液,喝鸡蛋清或牛奶
B.图书室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NaOH溶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手揉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是
A.汽油
B.罐装液化石油气
C.烟花爆竹
D.食盐
4.对下列成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水火不容——水可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充足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5.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其化学式一致的是
A.干冰——H2O
B.纯碱—NaOH
C.水银-----Ag
D.酒精—C2H5OH
6.下列消防安全标志中,不适合贴在加油站的是
A.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7.下列物质与氧气混合后,在密闭空间内点燃,不可能引起爆炸的是( )
A.面粉
B.煤粉
C.氮气
D.氢气
8.中国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生产基地已在天津建设。下图为“长征五号”火箭的模型,若该火箭燃料燃烧只有水生成,则应选用的燃料为(
)
A.氢气
B.甲烷
C.汽油
D.乙醇
9.下列有关图标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过滤
C.禁止携带火种
D.称量NaOH固体
10.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现象①③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接近80℃
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现象①②③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11.下列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
A.煤的干馏
B.天然气分解制炭黑
C.石油分馏
D.石油的催化裂解
12.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B.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都含有许多金属元素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其他成分1%
D.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能源有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
1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其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14.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B.CO中含有一个氧原子
C.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D.一氧化碳溶于水后的溶液pH值<7
15.下列处理事故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夜晚发现煤气泄漏,可以立即按开电灯开关进行查看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立即用锅盖盖灭
C.发现有人触电,可以立即切断电源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设置隔离带
二、填空题
16.如图实验可用于探究金属具有导热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还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得出的结论是_____。
17.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1)科学家预言,氢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绿色能源,而水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物质,依据如图请你写出获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含硫煤燃烧排放的SO2会引起“酸雨”现象。为减少大气污染,向煤中掺入生石灰(CaO),在氧气参与反应和高温的条件下,用来吸收SO2,只生成硫酸钙(Ca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不可能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甲醇(CH4O)
B
甲醛(CH2O)
C
乙醇(C2H6O)
D
乙醛(C2H4O)
(4)目前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已经超出了0.03%,这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人们一方面想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又想对它进行再利用。超临界流体(一种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CO2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超临界流体,可用作某些物质的溶剂,以替代一些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有机溶剂。下列关于超临界流体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超临界流体CO2与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化学组成不同
B
超临界流体CO2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不同
C
超临界流体CO2替代有机溶剂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
超临界流体CO2的物理性质与二氧化碳气体有所不同
18.清明小长假,各地多条道路出现拥堵现象。这么多的汽车,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1)能源问题:“汽车”使用的汽油、柴油等燃料来自于石油的分馏,石油、天然气和_________合称三大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2)环境问题: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二氧化硫带来的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
(3)要解决上述问题,你提出的一条可行的合理化建议是__________。
19.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_____
;②
_____
;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3)收集(2)中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___
,利用该装置还能收集的一种气体是
___
;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下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____
;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______
(填“a”或“b”)端管口通人。
三、推断题
20.已知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的转化关系,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写出D、E两种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E______。
(2)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E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1.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图中“—”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D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为__________,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若A、B、C、D共含有两种元素,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D为黑色固体,则自然界中B→C反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2.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写出实验A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该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实验B中铁丝在氧气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该实验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Ⅲ.实验C中需使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小乐利用干燥的H2和CO混合气体,以及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验证H2和CO的还原性
(1)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按顺序书写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能证明H2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有人质疑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不一定是CO2,也有可能是CO或H2:因此提出CO和H2在与氧化铜反应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加以检验。小乐认为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没有必要补充上述检验,理由是______。
实验二:定量分析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质量比小乐在实验前后对B、C装置(硬质玻璃管和内部药品)进行了质量的测定,假设B、C装置中反应完全,则H2和CO的质量比为______。
装置
实验前
实验后
B
100.8g
102.6g
C
65.6g
62.4g
五、计算题
24.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轻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nCaS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值是________;
(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
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_____?
25.汽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物质。汽油是混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我们可以把它近似看作是,汽油密度约为0.7kg/L。
(1)C8
H16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请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辆百公里油耗为10L的汽车,每百公里排放CO2____千克?假设燃料燃烧充分。
(3)根据上述信息,你有什么想说的,用一两句话表达你的看法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D
4.A
5.D
6.A
7.C
8.A
9.B
10.A
11.C
12.C
13.B
14.A
15.A
16.火柴会自左向右依次燃烧
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2H2O2H2↑+O2↑
2CaO+2SO2+O22CaSO4
CD
BCD
18.(1)煤(2)形成酸雨(3)开发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19.试管
集气瓶
2KClO32KCl+3O2↑
D
H2
(或E
CO2)
A
b
20.
21.H2O
2Cu+O22CuO(合理即可)
2CO+O22CO2
光合作用
C+CO22CO(合理即可)
2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等
3Fe
+
2O2点燃
Fe3O4
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检验生成的水蒸气
23.CBAD
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了蓝色
实验前先通入H2和CO混合气体,即可检出CO或H2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14
24.2
64t
25.(1)2C8
H10+21O2
16CO2+10H2
O(2)23.2千克(3)绿色出行,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始等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