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光单元测试卷(附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光单元测试卷(附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23 15:1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光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1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黑龙江)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的一些光的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2021·岳阳)如图是用墨水成像观看日食的情景。在容器中装上黑墨水放在太阳下,通过水面可看到太阳的像。关于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正确的是(

A
.
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是平面镜
B.这个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这个像是实像
D.这个像比太阳小
(2021·苏州)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
(2021·太原二模)如图所示,一些金属条被科技馆工作人员按特殊的方式摆放后,在灯光照射下,展台上出现了栩栩如生的“飞机”。下列现象与“飞机”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
C.雨后彩虹
D.镜花水月
(2021·玉林)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为(
)
A
.
3
:
00
B.
3∶30
C.
9:
00
D.
9:30
(2018秋·淄博期末)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下列对两透镜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透镜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B.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发散的,说明乙透镜是凹透镜
C.甲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D.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乙透镜是凸透镜
(
2016·宁波)把一支牙刷放在镜子的前方,镜子中牙刷像的上、下部分明显“错位”了,如图所示。从镜子的左侧面观察,发现该镜子的背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使得前表面的下边成斜面状。牙刷像“错位”(
)
A.仅由光在前表面发生反射引起
B.仅由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引起
C.由光在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
D.由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发生折射和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
(2020海淀区)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相同的香水,透明的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

(
2020·兖州区一模)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2021春·陆川县月考)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在水中所看到的“鱼”的下方才可以叉到鱼,如图所示,此现象中涉及的光路图是(
)
(2020秋·潜江期末)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在手电筒方向看,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
A
.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
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  )
?
A.会聚作用
B.发散作用
?
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D.无法判断
(2021·安徽模拟)如图所示,这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N'是界面
B.
MM'的右边是玻璃
C.入射角等于30°
D.折射角等于50°
(
2021·庐阳区校级四模)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
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如果利用注射器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一个清晰更小的实像
C.如果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内抽水,
此时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变,在水透镜左侧适当位置放置凸透镜可以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D.水凸透镜内有一个小正方形纸片,则在光屏上不会得到蜡烛完整的像
(
2021·大连模拟)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想要着清报纸上的字,报纸应距离凸透镜15cm以上
B.把物体从距离10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先变小后变大
C.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D.由图像可知,物体与实像之间的最小距离是20cm
在一个不透明的木板上钻一个小孔。用眼睛通过小孔可以观察到一定的范围,如图所示。在小孔中嵌入一定形状的玻璃制品,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则在图中的四个截面中能够获得最大观察范围的是(
)
(2021·宁江区校级模拟)小明同学要测凸透镜的焦距,当光屏上的光斑不是最小最亮时,测的焦距为L,则该透镜的实际焦距为(
)
A.大于L
B.小于L
C.等于L
D.有可能大于L,有可能小于L
(2020·宁波)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科把“F”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13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小科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
?)
A.?、放大???????????????????B.?、放大?????????????C.?、缩小?????????????D.?、缩小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由空气射到半圆玻璃砖表面的圆心处,玻璃砖的半圆表面上镀有银反射面,则图中几个光路图中,正确、完整表示光线行进过程的是
(
)
(2013·武穴市模拟)如图所示,一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在平面镜和凸透镜之间有一发光棒,当发光棒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处于某一位置时,整个系统成像的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个实像和两个虚像
B.一个实像和一个虚像
c..两个虚像,无实像
D.两个实像和一个虚像
2
、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2021春·南岗区校级月考)如图是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图,在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烟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探究过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光从空气射入透镜时,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_作用。
图中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字“无锡”的情景,看到的“锡”字是正立、放大的?
▲?
像(填“实”或“虚”),这个玻璃瓶相当于?
▲????
镜.它对太阳光有??
▲??
作用,所以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否则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
2021·平邑县一模)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别让手机“偷走”孩子的梦想而且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____________图,应配戴____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2021·永吉县二模)晓彤站在衣冠镜前,发现衣服上有污渍,走近镜子,镜中像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看清衣服上的污渍,应该将光源照向___________选填"衣服…平面镜"或“任意方向”)。
(2020秋·和平区校级期末)晚上,小李在桌子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照射,如图所示,则他从旁边观看到平面镜较____________(选填“暗"或“亮”),因为在平面镜上发生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反射。
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如图所示,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__m;当她举起右手时,平面镜中的像举起像的?___________手;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则入射角为?______°;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__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图中,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使平面镜绕入射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过20°,同时移动光源,使入射光也绕O点顺时针转动10°,则反射光线将从原来位置转过_________。
完成潜在水中的小凯在C点处看到岸上路灯的光路图,其中A和B,一个是路灯,一个是路灯的像。
(1)据此可知,水中看岸上物体的像要比物体的位置高一些,还是低-些??___________。
(2)若小凯正上方水面上空有一小鸟D,小凯竖直向上看时,看到的是小鸟,还是小鸟的像?______________。小鸟的像应该在D点的上方、下方,还是就在D点上??___________。
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看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___________而形成的像,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____________(填“甲”或“乙”).若没有大气层,则日出时间将_______________(填“提前”或“推迟”),白天时间将变__________(填“短”或“长”)。
在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00cm。如图所示,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____;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0cm刻度线处不动,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蜡烛应在刻度_____范围内移动(用具体数字表示),光屏应向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现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0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_。
3
、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0分)
(2021·台江区模拟)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他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垂直,白色的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若将EO向ON靠近,则OF________ON。(选填“靠近”或“远离”)
(3)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EO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平面镜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____________(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钱。此实验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杭州三区一模]小乐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小乐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中心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
________。
(2)在(1)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处,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
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用发绿光的F字形作光源,也恰好在图示位置,光屏上有清晰的F字形的像。此时,将光源换成大小和形状都相同、发红光的F字形,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理论上应将光屏向___
___(选填“左”或“右”)移到合适位置,这是因为凸透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更__
____(选填“强”或“弱”)。
[2019·杭州富阳区二模]如图甲所示为小金和小红合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该实验中需要点燃的是蜡烛___
___(选填“A”“B”或“A和B”)。小金移动B的位置,直到B与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重合为止。此时从小红的角度看B与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____
___(选填“重合”或“不重合”)。
(2)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请在图中画出像A′的位置。从图中可看出实验时因有一处操作不当,导致小金很难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请指出这一操作不当之处:_________
______。
第二章
光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
1
、单选题
解:
A、池水变浅了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出现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手影属于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十字路口大凸面镜可以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
D、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解: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这样就能通过水盆观看日食,是因为阳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睛,故A正确。
B、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即这个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这个像是与太阳等大的虚像,故CD错误。
故选:A。
解: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这四个字是显示器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由于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所以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D的内容。
故选:D。
答案
A
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此时表的时间为9∶
00,则实际时间=12:
00-9:
00=3
:
00。
故选:A。
解:光线经过甲之后,折射光线推迟会聚了,故甲应为凹透镜;光通过乙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了,因此乙为凸透镜。故选:D。
解:因为镜子两个反射面,镜子的背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镜子的两个反射面不再平行,首先是前表面的反射成像,然后光首先会进入玻璃,然后在玻璃后表面又发生反射,再折射出来成像,而发生错位现象,故ABC错误,
D正确。
故选:D。
解: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应该是B瓶,因为B瓶的玻璃瓶盖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
故选:B。
解:该题中,对于没有装水的情况下,据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在杆的后方会形成影子;
但是对于装水的情况来说,从杆的顶端射过的光线到达水面处会发生折射,由于在水中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光线(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更靠近杆,故此时影子的长度会变小。
故选:B。
解:(1)叉鱼时,渔民看到鱼的像,光线是从水中斜射向空气,然后进入人眼,图中光线传播方向画反了。故AC错误;
(2)叉鱼时,渔民看到鱼的像,光线是从水中斜射向空气再进入人眼,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的位置偏高,且像为虚像,因此看到像的光线应该用虚线,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解:镜子表面很平,光线照射时,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从照射角度看,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感觉镜子是黑暗的;墙面凹凸不平,当有光线照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在手电简方向看,有一部分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感觉墙是明亮的;故选:D。
解:(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由∠BOM=30°,可知,∠BON=90°-30°=60°,而图中已知∠AON=60°.所以NN'为法线,则MM'为界面。
(2)因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当光线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时候,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CON'=90°-50°=40°
所以由图可知,AO是入射光线,BO是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AON为入射角,等于60°.∠CON为折射角。则MM的右边是玻璃,故该图反映出的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
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解:A、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u>2f时,像距fv,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继续向水凸透镜注水,水凸透镜变凸,焦距变小,相当于物距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此时所成的像变小,像距变小,应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B正确;
C、从水凸透镜内抽水,水凸透镜变薄,焦距变大,相当于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变大,像距变大,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时,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可使像重新呈现在光屏上,此实验可模拟远视眼的矫正,故C错误;
D、水凸透镜内的小正方形纸片,不能完全遮挡蜡烛的光透过透镜,故在光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故D错误。故选:B。
解∶AC、由图知,当物距为10cm时,像距也为1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10cm,则f=5cm;想要着清报纸上的字,此时的物距应小于焦距,即报纸应距离凸透镜要小于5cm,故A错误;
B、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B错误;
D、当物距等于二倍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等于像距,都等于二倍焦距,物像之间的距离为4f,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f=4X5cm=20cm,故D正确。
故选:D。
解:A、图中小孔内放入玻璃砖,光线从小孔左侧进入右侧眼睛,经过两次折射,如图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人眼看到的范围稍微增大。
B、图中小孔内放入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会聚光线提前会聚,要使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观察到的范围变窄;C、由图知,该玻璃制品相当于左右两边都是凸透镜,所以对光是会聚的,要使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观察到的范围变窄;
D、小孔内放入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错后会聚,D图经过两次偏折,看到的范围更大。
故选:D。
解: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一端,将凸透镜和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的另一端,左右移动凸透镜,直至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当光屏上的光斑不是最小最亮的点,当将能将凸透镜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时,光屏呈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此时凸透镜的焦距大于L;当将凸透镜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小于L。D选项符号题意。
故选:D。
【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判断。
【解答】因为10cm<13cm<20cm,即f开口其实向左的。根据凸透镜成像是倒立的可知,上下颠倒为,
再左右颠倒为,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解:光线在圆心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由反射定律知,反射光线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折射规律知,进入玻璃的折射光线在法线右侧的玻璃中,由于光是圆心处折射的,折射光线垂直于射到镀有银反射面切线,所以再次发生反射,且原路返回到圆心O;
返回到圆心O的光线再次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在法线左侧的玻璃中,且又将被镀银反射面原路返回到O点,最后从O点折射后与射向О点时发生反射的反射光线重合。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解: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将在左侧成正立的虚像,物体在平面镜内也会成虚像,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凸透镜又会成实像,所以情况是两个虚像,一个实像,A正确,不符合题意;
物体在焦点上时,物体通过平面镜成正立的虚像,通过凸透镜不能成像,但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经凸透镜成实像,所以可以成一个实像,一个虚像,B正确,不符合题意;
物体在焦点与平面镜之间时,即f和2(之间时,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通过平面镜成正立的虚像,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所以此时成两个实像一个虚像,D正确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无论何种情况,都能成实像,所以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2
、填空题
解: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当光线在烟雾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从而能显示光路,便于观察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由图可知,在未放置凸透镜时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放置凸透镜后看到光线会聚了,通过比较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故答案为:显示光路,便于观察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会聚。
虚、凸透(放大)、会聚?
解: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由图可知,甲是近视眼的成因;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答案为:甲;凹透。
解:晓彤站在衣冠镜前前照镜子时,发现衣服上有污渍,便走近镜子时,晓彤的身高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大小不变。
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看清衣服上的污渍,为了帮助晓彤看清衣服上的污渍,应将光源照向衣服。故答案为:不变;衣服。
解:手电筒的光是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因为平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所以所有的反射光都垂直镜面竖直向上。因为他从旁边观看平面镜,所以镜面反射的光几乎没有进入眼睛,故看到镜子是暗的;而入射到白纸上的光会发生漫反射,会向四面八方反射,即使人站在旁边看,也会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所以人看到白纸是亮的。
故答案为:暗;镜面。
答案
反射
3m
左手

核心:强调平面镜成像左右颠倒
答案
40度
向右
答案
30度
答案
(1)高一些
(2)小鸟的像
D点上方
答案
折射

推迟

难度

(1).
同一高度???
(2).
30.00cm∽40.00cm???
(3).
右???
(4).
照相机
【解析】
【详解】(1)在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凸透镜两侧,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需要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已知焦距f=10.0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0cm刻度线处不动,所以蜡烛应该在30.00cm∽40.00cm范围内移动;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光屏应向右移动;
(3)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00cm处,此时物距u=50.00cm-10.00cm=40.00cm>2f,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
、实验题
解:(1)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白色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通过向后折硬纸板,观察现象,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由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将EO向ON靠近,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则oF靠近ON。(3)若光线沿FO射入,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E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故答案为:(1)除了能呈现光路外,通过向后折硬纸板,观察现象,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靠近;(3)可逆的;(4)下部;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答案
(1)倒立、缩小的实像
(2)将光屏向右移至合适位置,待光屏上有较清晰像后再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像最清晰
(3)右

【解析】
(1)据图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光屏上像的性质为倒立、缩小的实像。(2)保持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处,此时物距减小了,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增大,因此进行的操作是将光屏向右移至合适位置,待光屏上有较清晰像后再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像最清晰。(3)因为凸透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小于绿光,即对红光的会聚能力弱,所以换成发红光的F字形后,折射光线的交点向后移动了,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向右移动到合适位置。
【答案】
(1)A
重合
(2)如答图所示。
玻璃板未与白纸(或水平面)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