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共1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共1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5 10:00:57

文档简介

(共59张PPT)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自主探究素养奠基
师生互动探索研究
质子
元素
原子楼
决冠痿素互为同位素
原子公
中子
後外电子1最外层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电子数
同主族
电子层数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逐
元素
逐渐增多∏∏逐渐增强
渐增强
(自上
而下)[原子半径得电子能力非金属性
逐渐增大「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共43张PPT)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自主探究素养奠基
师生互动探索研究第三节
化学键
课时1 离子键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阳离子之间、阴离子之间及阴、阳离子间均可形成离子键
C.易失电子的原子与易得电子的原子间结合时,一般形成离子键
D.离子键可以存在于化合物中,
也可以存在于单质中
答案:C
2.最可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
A.任意两种元素
B.两种非金属元素
C.任何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
D.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
答案:D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B.在氯化钠中,除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C.任何离子键在形成的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D.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解析:活泼的金属原子与活泼的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离子化合物,阳离子和阴离子均达到稳定结构,这样体系的能量降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故A、B、D项正确。离子键的形成只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并不一定发生电子的得失,如Na+与OH-结合成NaOH,故C项错误。
答案:C
4.根据成键元素判断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
A.HF
B.H2O
C.H2SO4
D.MgO
答案:D
5.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X、Y的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Y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Y>Z
B.X只能形成HXO3型的酸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D.Y与Z、W都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答案:D
6.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是+1价;氢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aH的电子式为Na+H]—
B.NaH中氢元素的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
C.粒子半径:H-D.NaH与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解析:氢化钠(NaH)是离子化合物,NaH的电子式为Na+H]-,A项正确;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其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B项正确;锂离子和H-的电子层排布相同,但是锂离子的核电荷数比H-的多,所以粒子半径H->Li+,C项错误;NaH与H2O反应生成氢气和NaOH,在这个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被氧化,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D项正确。
答案:C
7.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3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35,A、C同主族,B+核外有10个电子,则:
(1)A、B、C
3种元素分别是    、    、    。(均填元素名称)?
(2)A、B、C
3种元素两两之间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3)用电子式表示B和C形成离子化合物的过程? 。?
解析:由B+核外有10个电子可推知B为钠元素,设A的原子序数为x,由A、C同主族知C的原子序数为x+8,即x+11+x+8=35,则x=8,故A为氧元素,C为硫元素。
答案:
(1)氧 钠 硫 
(2)Na2O Na2O2 Na2S 
(3)
【拓展提高】
8.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6;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可以是(
)
A.KCl
B.NaF
C.Na2O
D.NaCl
解析: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6,Y不可能是F元素或O元素,Y可能是Cl元素。Y元素与M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在水中电离出的阴、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只有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9.A、B、C、D
4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电子数之和。
(1)元素A是    (填元素符号),D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的原子组成符号为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
(2)用电子式表示C、D两元素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
解析:A、B、C、D
4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则B为O元素、C为Na元素,生成的E为Na2O2;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处于第ⅣA族,原子序数小于氧,故A为碳元素;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电子数之和,则M层电子数为8-2=6,故D为S元素。
(1)由上述分析可知,A是C元素,D是S元素,S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则质量数为32,该原子组成符号为S,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
(2)用电子式表示Na、S两元素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为。
答案:
(1)CS H2SO4
(2)
【挑战创新】
10.X、Y、Z、W是短周期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Y
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
Z
Z和Y同周期,Z的非金属性大于Y
W
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
(1)Y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
(2)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式为    。?
(3)W可以与X形成两种化合物,写出这两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
    
  。?
解析: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共有2个电子层,故X为O;Y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则Y为S;Z和Y同周期,Z的非金属性大于Y,则Z为Cl;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则其质子数为11,故W为Na。
(1)S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2)Z的简单离子为Cl-。
(3)Na与O可以形成Na2O和Na2O2。
答案:
(1)三 ⅥA HClO4
(2)]-
(3)Na+]2-Na+ Na+]2-Na+(共26张PPT)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实验准备
实验探究(共31张PPT)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自主探究素养奠基
师生互动探索研究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课时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基础巩固】
1.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能用于(
)
A.制新农药
B.制半导体材料
C.制新医用药物
D.制耐高温合金
答案:B
2.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a、b、c,它们的离子An+、Bn-、C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n>m,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a>b>c
B.a>c>b
C.a=b+m+n
D.a=c-n-m
解析:离子An+、Bn-、C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a-n=b+n=c+m,n>m,可知a>c>b,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由关系式可知a=c+m+n,故C、D项错误。
答案:B
3.我国科学家陈竺院士获得了一项国际大奖——美国血液学会颁发的欧尼斯特·博特勒奖,该奖是为表彰他在利用砒霜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就。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价
B.砷元素是第5周期的主族元素
C.砷原子的第3个电子层含有18个电子
D.与砷同主族的上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为25
答案:C
4.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铍(Be)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Sr(OH)2
的碱性强于Ba(OH)2
C.砹(At)的单质是有色固体,HAt
很不稳定
D.AsH3是无色、有毒的气体
解析:Be与Al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对角线位置,性质相似,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则铍(Be)是一种金属,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A项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金属性:Sr由卤族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递变性可知,单质的颜色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加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则砹是一种有色固体,HAt不稳定,C项正确。
P与As位于同主族,AsH3是无色、有毒气体,D项正确。
答案:B
5.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3价
B.第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Li、Na、K、Rb、Cs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D.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ⅣA族
答案:B
6.(1)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其中L层有5个电子,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2)R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非金属元素,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ROm,则此时R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
(1)第二周期第ⅤA族 NH3 N2O5 HNO3
(2)+(2m-n) 2m-n H8-2m+nR
【拓展提高】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
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B.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紫色火焰
C.X与W形成化合物可作为萃取剂,其密度比水小
D.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所以X为C元素,又因为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Y元素为O元素,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Z为Na元素,W-的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W为Cl元素。碳、氧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如CO、CO2等,N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一氧化碳不反应,故A项错误;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故B项错误;
CCl4可作为萃取剂,其密度比水的大,故C项错误;O3、Cl2单质以及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如ClO2)具有氧化性,一般可作水的消毒剂,故D项正确。
答案:D
8.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阴影部分元素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    周期第    族。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酸性:H3AsO4   (填“>”或“<”)H3PO4。
?
(2)在一定条件下,S与H2反应有一定难度,请判断:在相同条件下Se与H2反应的难度比S与H2反应的难度    (填“更大”“更小”或“相同”)。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
A.C、N、O、F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B.氯气能置换出NaBr溶液中的溴
C.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答案:
(1)二 ⅤA <
(2)更大
(3)ABC
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Y
X

Z
(已知S单质不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填字母)。?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Y单质比1
mol
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答案:
(1)第三周期第ⅦA族
(2)Si
(3)AC
【挑战创新】
1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E
H
F
I
3
A
C
D
G
R
4
B
(1)十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A、C、D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3)I元素与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高温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    色。?
(4)G元素的单质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答案:
(1)Ar
(2)NaOH
(3)NaF 黄
(4)Cl2+2OH-Cl-+ClO-+H2O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课时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基础巩固】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主族中都有非金属元素
B.同周期主族元素中,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C.第ⅡA族元素的核电荷数越多,越易失电子
D.第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C
2.不能作为判断氯、磷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的是(
)
A.氧化性:Cl2>红磷
B.单质沸点:红磷>Cl2
C.氢化物稳定性:HCl>PH3
D.酸性:HClO4>H3PO4
答案:B
3.在“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相对丰富和集中,该地盛产富硒茶。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喝富晒茶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已知硒元素与氧元素同族,与钙元素同周期。下列关于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24
B.最高价氧化物是SeO3,是酸性氧化物
C.原子半径比钙小
D.气态氧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稳定性比HCl差
答案:A
4.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符号
X
Y
Z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089
0.102
0.143
0.074
主要化合价/价
+2
+2
-2、+4、+6
+3
-2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R>Y>X
B.离子半径:X2+
>T2-
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R>X
D.相同条件下,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T>Z
解析:X和Y的化合价都为+2价,应为第ⅡA族元素,根据半径关系可知Y是Be,X是Mg;Z和T的化合价都有-2价,应为第ⅥA族元素,Z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Z是S元素,T无正价,T是O元素;R的化合价为+3价,应为第ⅢA族元素,根据R的半径大于Z小于X可知,R是Al元素。金属性:Mg>Al、Mg>Be。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快,所以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为Mg>Al、Mg>Be,即X>R,X>Y,故A项错误。电子层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O2->Mg2+,故B项错误。金属性:Mg>Al、Mg>Be。金属性越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R,X>Y,故C项错误。非金属性:O>S。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即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答案:D
5.
(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W>X>Y>Z
B.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W
C.简单离子的半径:W>X>Y>Z
D.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W
答案:C
6.
X和Y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两者能组成化合物X2Y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n+11
B.n-5
C.n+3
D.n-6
解析:化合物X2Y3中X、Y的化合价分别是+3价和-2价,即为第ⅢA族和第ⅥA族元素。若X、Y位于同一周期,则Y的原子序数为n+3,若Y位于X的下一周期,则Y的原子序数为n+3+8=n+11,若Y位于X的上一周期,则Y的原子序数为n+3-8=n-5。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特殊的化合物,例如N2O3、P2O3等。
答案:D
【拓展提高】
7.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
)
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价,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价,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B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B.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C.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D.每个周期中,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为金属元素,大于4的为非金属元素
答案:C
9.A、B、C、D
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它们的离子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这四种元素的符号:A     ,B     ,C     ,D     。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分别写出这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
比较酸性的强弱: 
,?
比较碱性的强弱: 
。?
(3)写出其中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      。比较其稳定性:    ,理由是 ?
 。?
解析:由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得A的核电荷数为2×8=16,A为硫元素。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所以D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8)×2=20,D为钙元素。根据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并都形成离子,可知B为氯元素,C为钾元素。
答案:
(1)S Cl K Ca K>Ca>S>Cl
(2)H2SO4、HClO4、KOH、Ca(OH)2
HClO4>H2SO4 KOH>Ca(OH)2
(3)H2S、HCl HCl>H2S 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
【挑战创新】
1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已知A、B、C、D、E、X、Y是由表中给出的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或化合物,并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⑧的元素符号是    。?
(2)⑤与As两种元素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
(3)用化学符号表示②⑤⑥⑦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元素③的单质与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若A为银白色金属,则A、X、D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6)Y由②⑥⑦三种元素组成,Y的水溶液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As可与Y的碱性溶液反应,当消耗1
mol
As时,消耗2.5
mol
Y,转移5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Ca (2)N
(3)Cl->N3->O2->Na+
(4)2Al+2NaOH+2H2O2NaAlO2+3H2↑
(5)Na CO2 NaHCO3
(6)5ClO-+2As+6OH-2As+5Cl-+3H2O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课时2 核素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基础巩固】
1.Ra可用于辐照治疗癌症,下列关于R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为138
B.核外电子数为226
C.中子数为50
D.与Ra互为同位素
答案:D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F是卤族元素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B.根据F2、Cl2分别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不能判断氟元素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C.碱金属元素中Li的原子半径最小
D.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既可能是主族元素,也可能是0族元素,还可能是副族元素
答案:B
3.下列组合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
B.16O和18O
C.水和重水
D.氧气和臭氧
答案:B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B.还原性:K>Na>Li,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
C.熔点、沸点:Li>Na>K
D.原子半径:Li解析:还原性:K>Na>Li,但K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钠,而是先与H2O反应,故B项错误。
答案:B
5.F、Cl和Br都是第ⅦA族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
B.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C.最外层电子数都不相同
D.次外层电子数均相同
解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A项正确,C项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B项错误;F、Cl和Br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8、18,D项错误。
答案:A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氯气通入水中,得到浅黄绿色的氯水,说明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
B.打开盛放液溴的试剂瓶,瓶口处有红棕色的气体逸出,说明液溴易挥发
C.向溴水中加入四氯化碳,溶液分层,下层呈红棕色,说明溴易溶于四氯化碳中
D.加热盛有碘单质的小烧杯,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无固体剩余,说明碘受热分解
答案:D
【拓展提高】
7.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增强,其对应的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
B.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其对应的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
C.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其对应的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D.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1纵列和第17纵列
答案:A
8.(1)已知氢有3种常见原子HHH(或H、D、T),氯有2种常见原子:35Cl、37Cl,氯气与氢气形成的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    种。?
(2)质量相同的O和O所含质子数之比为    ,中子数之比为    ,两物质分解产生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
解析:
(1)氯化氢有H35Cl、H37Cl、D35Cl、D37Cl、T35Cl、T37Cl;
但H37Cl与T35Cl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有5种。
(2)设质量都为1
g,O与O的质子数之比为∶=10∶9,中子数之比为∶
=8∶9,电解产生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10∶9,质量比为×2∶=5∶9。
答案:
(1)5 (2)10∶9 8∶9 10∶9 5∶9
9.据报道,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给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铷(R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第   族。?
(2)关于铷的结构和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②原子半径比钠小 ③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CO2 ④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和镁相同
⑤是还原剂
(3)现有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50
g,当它与足量水反应时,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
L,这种碱金属可能是    (填字母)。?
a.Li
b.Na
c.K
d.Cs
答案:
(1)五 ⅠA (2)①③⑤ (3)ab
【挑战创新】
10.某学生在做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的实验现象。请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药品:新制氯水、新制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钠溶液、四氯化碳。
(3)实验内容(在下表横线中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向盛有少量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色?

向盛有少量碘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溴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色?
(4)实验结论: 
。?
(5)问题和讨论:
①上述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
           。?
②由于F2过于活泼,所以很难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两个事实说明氟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的强:? 。
解析:向溴化钠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发生反应:Cl2+2Br-Br2+2Cl-,证明氧化性:Cl2>Br2;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橙红色。向碘化钠溶液中加入新制溴水,发生反应:Br2+2I-I2+2Br-,证明氧化性:Br2>I2;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紫红色。两个实验说明: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答案:
(3)①橙红 ②紫红
(4)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5)①2Br-+Cl2Br2+2C2I-+Br2I2+2Br-
②F2在暗处就可以与H2剧烈反应而爆炸,而Cl2与H2需要在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HF比HCl稳定;F2能置换出水中的氧,而Cl2不能置换出水中的氧(回答其中两个即可)第三节
化学键
课时2 共价键
【基础巩固】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
答案:D
2.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子有得失
B.共用电子对有偏移
C.既有电子得失又有电子对偏移
D.有金属元素的存在
答案:B
3.下列表示HCl、K2O形成过程的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
①HCl:HH+]-
②K2O:KKK+]2-K+
A.①②
B.①
C.②
D.均不正确
答案:D
4.关于氢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HF的沸点比HCl的沸点高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
B.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NH3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在氨水中水分子和氨分子之间也存在着氢键
答案:C
5.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断裂和形成的是(
)
A.2H2+O22H2O
B.NH3
+HClNH4Cl
C.8NH3
+3Cl26NH4Cl+N2
D.2Na2O2+2H2O4NaOH+O2↑
解析:A项,2H
2
+O22H2O中只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错误;B项,NH3+HClNH4Cl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有离子键的形成,但没有离子键的断裂,错误;C项,8NH3+3Cl26NH4Cl+N2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有离子键的形成,但没有离子键的断裂,错误;D项,2Na2O2+2H2O4NaOH+O2↑中同时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断裂和形成,正确。
答案:D
6.试分析下列各种情况下微粒间作用力的变化情况(填“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或“分子间作用力”):
(1)NaCl溶于水时破坏 
。?
(2)HCl溶于水时破坏 
。?
(3)SO2溶于水时破坏 
。?
(4)酒精溶于水时破坏 
。?
(5)NaOH与HCl反应时形成    和    。?
(6)反应2H2+O22H2O中,被破坏的是    ,形成的是    。?
(7)CaCl2与Na2CO3反应时,被破坏的化学键是      ,形成的化学键是      。?
(8)Na2O熔化时被破坏的化学键是      。?
答案:
(1)离子键 (2)极性共价键 (3)极性共价键
(4)分子间作用力 (5)离子键 极性共价键
(6)非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
(7)离子键 离子键 (8)离子键
【拓展提高】
7.某运载火箭的燃料是液态肼(N2H4)和N2O4,两者相互反应温度可高达2
700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N2↑+4H2O。下列对于肼(N2H4)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2H4的电子式为H
B.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NH3和N2H4分子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D.该反应中既有极性共价键的形成,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答案:C
8.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第Ⅰ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
X2Y,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和Y的单核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第Ⅰ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X可能是H,也可能是Li或Na,则Y为O或S,故A、B项错误;如果Y为O,可以形成H2O2或Na2O2,C项错误;如果X为Na,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如果X为H,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D项正确。
答案:D
9.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仅含有一种金属元素,A的单质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气体,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C和E在元素周期表中相邻,且E的质子数是C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位于第  周期第  族。?
(2)E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DA中含有    (填化学键类型)。?
(3)C、D、E三种元素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解析:
(1)B为碳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
(2)E为硫元素,其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是;DA为NaH,其中含有离子键。
(3)C、D、E三种元素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O2->Na+。
答案:
(1)二 ⅣA
(2) 离子键
(3)S2->O2->Na+
【挑战创新】
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⑤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2)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具体的化学符号,下同)。?
(3)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4)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此化合物属于    (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5)①和③以原子个数比1∶2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该化合物含有          键。?
(6)③和④以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该化合物含有       
   键。?
答案:
(1)
(2)Ar
(3)HClO4 K+H]-
(4)·×NaNa+]2-Na+
离子
(5) 共价(或极性共价)
(6)Na+]2-Na+ 离子键、共价(或非极性共价)(共27张PPT)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自主探究素养奠基
师生互动探索研究
〔原子半径、核外电厂化合价
位排布、离子结构得失电子
离子的性质

氧化物
元素周期律
氢化物
表职体现应预测新元素
氢氧化物
含氧酸
元素周期表
指导寻找有新用途的元素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课时1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基础巩固】
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2.下列有关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解析:氢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项错误;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氦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但氦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B项错误;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如铍元素原子有2个电子层,每层上都是2个电子,但铍元素是金属元素,故C项错误;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元素是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项正确。
答案:D
3.A、B两原子,A原子L层比B原子M层少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分别是
(
)
A.硅和钠
B.硼和氮
C.碳和氯
D.碳和铝
解析:A原子L层比B原子M层少3个电子,则B原子L层一定有8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原子L层一定有4个电子,所以A为碳原子;B原子M层有7个电子,B是氯原子,故C项正确。
答案:C
4.某短周期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是非金属元素 
B.X形成含氧酸钾盐化学式可能为KXO2、KXO3或KXO4
C.由X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X不可能只有一个电子层
解析:假设n=1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不符合题意;n=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质子数为7,符合题意;n=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质子数为17,符合题意;所以元素X可能为氮元素或氯元素,都为非金属元素,故A、D项正确。X为Cl时,对应的正化合价有+3价、+5价、+7价,则含氧酸钾盐化学式可能为KXO2、KXO3或KXO4,故B项正确。HClO等为弱酸,故C项错误。
答案:C
5.
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如下图所示,下列原子中,与该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
A
B
C
D
解析:根据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可知该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是O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D项正确。
答案:D
6.
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    ,C为    ,D为    ;(均填元素符号)?
(2)写出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C Na S
(2)2Na2O2+2CO22Na2CO3+O2
【拓展提高】
7.某科学家用含20个质子的一种钙原子轰击含
95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4次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这4个原子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15号元素在第六周期
B.113号元素在第七周期第ⅢA族
C.115号和113号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镅元素和115号元素不在同一周期
答案:B
8.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请回答下列有关硼(B)元素的问题:
(1B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2)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3)四氢硼锂(LiBH4)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低温下可与HCl气体发生如下反应:2LiBH4
+
2HCl2LiCl
+
B2H6+2H2↑,该反应中,LiBH4和B2H6中的氢元素均显-1价。LiBH4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    ;4
mol
LiBH4完全反应后共失去    mol电子。?
答案:
(1)6
(2)第二周期第ⅢA族
(3)+3 LiBH4 4
9.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的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已达到饱和。B元素位于A元素的下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是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C元素的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A元素原子相同。D元素与C元素位于同一周期,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短周期共有    
种元素。?
(2)A为     ,B为     ,C为     ,?
D为     。(均填元素符号)?
(3)D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答案:
(1)18
(2)Ne Si Mg Cl
(3)第三周期第ⅦA族
【挑战创新】
10.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在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请填空:
(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    (填
“是”或“否”),理由是 
? 。
(2)Y是   ,Z是   ,W是   。(均填元素符号)?
(3)X、Y、Z和W可以组成一种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和化学式:? 
。?
答案:
(1)否 若三者处于同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可能为17
(2)N O S
(3)硫酸铵,(NH4)2SO4(共47张PPT)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自主探究素养奠基
师生互动探索研究
原子序数编排
仁周期匚短四图
原子结!素周期
族」七主八副0族
应用纵列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燃炮子能量决定
电子运动区域
核外电子
决定
冷分层添规律离核由近远
能量由低→高(共38张PPT)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自主探究素养奠基
师生互动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