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淝水之战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十六国时期
——淝水之战
战争时间
交战政权
交战民族
主要人物
著名典故
战争结果
淝水之战
前秦武力征服失民心
383年
前秦
--
东晋
氐
--
汉
苻坚
--
谢安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之后前秦瓦解,北方再度混乱
北方再度
陷入分裂
鲜卑族
迅速崛起
想一想
淝水之战前秦大败、东晋取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前秦:①骄傲轻敌;②军队由各少数民族组成,导致军心不齐;③秦军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东晋:①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②内部团结,士气高涨;③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北朝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
4世纪后期(396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定都平城。
439年,拓跋焘领导北魏武力统一北方。
鲜卑族发祥地嘎仙洞遗址
(嘎仙,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
北魏的兴起
狩猎图
鲜卑族服装
历史小导游
请把下列解说词补充完整
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_____部建立____。
439年,北魏
________
,结束
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拓跋
统一北方
北魏
历史档案——北魏孝文帝
姓名:拓跋宏
朝代:
民族:
主要活动:
鲜卑族
北魏
进行改革
孝文帝说: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地
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大意:平城偏居塞上,崇尚武力。要想在
此地开展变法改革,确实很难。只有迁都洛
阳,才能加强对中原的统治。(选自《魏书》)
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
进行改革,巩固统治
孝文帝的改革------(1)迁都洛阳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大意:
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比较困难,
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
说汉语,违反者降职或撤职。
以下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
孝文帝的改革:
(2)推行汉化措施,说汉语
服装变化图
胡服陶俑图
汉服陶俑图
孝文帝的改革------(3)汉服代替鲜服
姓氏变化图
孝文帝的改革------(4)改鲜卑姓为汉姓
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族人对汉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
我国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李白,元稹……都是鲜卑人,连隋王朝的杨坚、大唐王朝李世民都流淌着鲜卑人的血。
孝文帝的改革
(5)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影响):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加了北魏的实力。
请结合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思考:
1.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成功的改革与社会进步之间有什么关系?
坚持不懈、顺应时代潮流、获得人民支持等等
成功的改革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表现)
1.生产:
2.生活:
3.统治制度:
4.文化:
5.心理:
汉族人学习畜牧业经验,接受他们的食物和服饰
过上定居生活,学习农业技艺,由畜牧业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
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内迁各组使用汉语,西北的歌舞、乐器受到汉族人民的喜欢
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汉”观念日益淡薄,民族间的隔阂偏见逐渐减少。
北方地区
淝水之战
分裂
孝文帝
改革
民族交融
奠定全国统一基础
北魏
统一
推动
促进
我国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
“平语”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