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二)
初一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把答案填写在表格相应的题号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局面的时间和关键人物是
A.581年 杨坚 B.605年 隋文帝 C.589年 杨坚 D. 611年 隋文帝
2.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这说明唐太宗
A.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 B.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
C.注意任用贤才和纳谏 D.重视减轻农民的负担
3.某班级举办主题为“唐代经济”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中可以入选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现在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这些名称的由来是因为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C.唐朝时许多丝绸运往国外 D.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5.右图电视剧上映了我国古代一位帝王的“治世”历程。这位帝王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下列有关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宋夏澶渊之盟后,双方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B.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
C.宋金议和后,北宋向金称臣
D.辽宋议和后,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7.新华社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中对于协调我国区域发展做出了科学和前瞻的指导,缩小南方和北方经济发展的差距是重要举措。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
A.南朝 B.唐朝中后期 C.南宋 D.明朝后期
8.在一次拍卖会上,人们见到了一件宋代珍贵的冰裂纹瓷器拍品(见右图),给人以别致的美感。专家鉴定它是出自当时浙江范围内的一个名窑,距今近千年。它应该出自
A.越窑 B.哥窑 C.邢窑 D.景德镇
9.适值杜甫诞辰1300年之际,网上恶搞“杜甫很忙”。下列有关杜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B.杜甫的诗歌艺术而真实的再现了“贞观之治”的历史,故称“诗史”
C.杜甫的诗讲求创作规范,艺术高超,人称“诗圣”
D.杜甫与李白是唐诗中并峙的两座高峰
10.下列有关隋唐时期辉煌文化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赵州桥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
B.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隋朝印刷的《金刚经》
C.唐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D.唐朝诗人白居易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代表作有《秦中吟》等
11.2012年4月黄岩岛事件发生后,南海问题再度成为世界的焦点之一。据史料记载,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这说明,至少在元朝中国就已发现了黄岩岛。当时郭守敬是奉谁的圣旨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朱元璋 D.赵匡胤
12.论从史出是历史结论的基本要求。下列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如右图所示,从图一到图二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14.在历史上,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都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
15.“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左宗棠
16.我国历史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
17.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以“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为主题开展研讨活动,小萍收集的史料不能通过小组长审查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雅克萨之战
18.三(5)班学生对中国古代三个大一统时期(秦汉、隋唐、元明清)进行研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秦朝首创中央集权制 B.隋唐创立并完善科举制
C.元朝建立行省制 D.清朝废除宰相制度
19.位于北京西郊的明十三陵中,没有明太祖的陵墓,那么,你知道他的陵墓在哪个城市郊外?
A.南京 B.西安 C.洛阳 D.开封
20.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代建筑是
A.赵州桥 B.大运河 C.故宫 D.长城
二、判断题(在相应的方框内,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每小题1分,共6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21.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2.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位时任用贤臣,著名的为“房谋杜断”。
23.元世祖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杭州的繁华景象。
2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也成为当时主要的流通货币。
25.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它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6.明朝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格式为八股文。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27.隋朝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而甘肃敦煌的______________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28.唐朝都城_______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南宋都城_______商业发达,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开封。
29.明长城东起 ,西到 ,蜿蜒60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四、材料解析题、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旧唐书》
材料二:元朝时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时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材料四:“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温暖送到边疆”。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
请回答:
(1)文成公主入藏与哪位首领联姻?这一联姻有何重大意义?
(2)元朝时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
(3)清初除五世达赖外,还有哪一位喇嘛教首领受到册封?为了有效地管辖西藏事务,清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请举出两例。
(4)材料一、二、三的史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5)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这句话的?
31. 观察下列两图,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秦朝疆域图 图二 明长城
请回答:
(1)图一中秦的统一是由谁完成的?哪次改革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图一和图二中长城的修建分别是为了抵御哪一少数民族的进攻?依据图二指出明长城的起止点。
(3)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修建都是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有人由此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战争与冲突。你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3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辖。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为巩固统治,元朝在地方上推行了怎样的行政制度
(2)图二中的C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乾隆时期面对该地区贵族的叛乱,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为加强对图二中A地的管辖,清政府除在当地册封宗教首领外,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 清朝在图二中B地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境条约,请写出该条约的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CBDBB DCBBB
11-20 BBDCB DCDAD
二、判断题
21-26 ABBBAA
三、填空题
27.赵州桥 莫高窟
28.长安 临安
29.鸭绿江 嘉峪关
四、材料题
30.(1)松赞干布,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2)宣政院。
(3)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4)这些史实说明,自古以来汉藏关系密切、友好,也说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5)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植下,西藏地区得到快速发展。
31.(1)赢政(秦始皇);商鞅变法;
(2)匈奴;蒙古;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3)主流:和平与友好往来;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减之间的友好关系。
32.(1)行省制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设置驻藏大臣,《尼布楚条约》
(4)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