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A卷
基础夯实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既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又是东北—西南走向,且西部是高原,东部是平原的一组山脉是(
)
A.
长白山、武夷山
B.
大兴安岭、太行山
C.
昆仑山、祁连山
D.
巫山、雪峰山
2.下列地区属于“黑土地”的是
(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宁夏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下列地形区位于同一级阶梯的是(
)
A.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四川盆地
C.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4.我国西部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高原、盆地
B.高原、丘陵、平原
C.平原、盆地、丘陵
D.盆地、高原、平原
5.我国西部有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
)
A.降水量少
B.气温日变化大
C.气温年变化大
D.平均气温较高
6.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是指降水的
(
)
A.季节变化
B.年际变化
C.季节分配
D.日变化
7.读我国内外流域界线图,与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最接近的地理分界线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8.读图,我国季风区内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
A.全年比较均匀
B.冬春多,夏秋少
C.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D.年际变化小
9.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和气候
B.纬度位置和地形
C.人类活动和地形
D.海陆位置和地形
10.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是(
)
A.秦岭—淮河线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D.黑河—腾冲线
11.读黄河干流示意图,下列对各河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段“一碗水,半碗泥”
B.②河段“天下黄河富宁夏”
C.③河段支流众多
D.①和③河段在初春时节容易发生凌汛
12.从漫画中看出当发生泥石流时,有效的避灾方法是(
)
A.尽快向山下跑
B.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C.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跑
D.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13.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B.气象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非季风区
C.云南省是各种气象灾害的多发区
D.有些地区既是干旱多发区又是洪涝多发区
14.下面对于我国气象灾害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台风—西北内陆
B.干旱—华北地区
C.洪涝—青藏高原
D.沙尘暴—长江中下游平原
15.2019年5月中下旬,我国南方连续遭遇强降雨天气,形成“南涝北旱”现象,影响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B.南方地形复杂多样
C.夏季风强弱不稳定
D.冬季风的势力强大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读中国沙漠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9分)
(1)
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干湿地区中的______和______地区。(4分)
(2)
图中最大的沙漠A位于______盆地,该盆地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4分)
(3)
造成B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因素是过度______(填“开垦”、“放牧”或“砍伐”)。(1分)
17.读长江和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A是内蒙古的____________。(2分)
(2)水利枢纽B是____________,它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治黄的关键性工程。(2分)
(3)地形区C是____________,黄河从此地形区带走大量泥沙,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2分)
(4)黄河上、中游分界的城市是____________,长江上、中游分界的城市____________。(4分)
18.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__________气候。(2分)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__
(山脉)—__________
(河流)线一致。(4分)
(3)图中北京的年降水量比吐鲁番多,造成两地降水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5分)
19.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A级阶梯是第___________级阶梯,B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是高原和___________,C级阶梯中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是___________平原,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图中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甲是___________,走向为___________。(4分)
(3)图中①和②所在河流水能资源蕴藏丰富,两处适合建水电站的是___________处,从地形地势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0.读我国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山脉A_________,是_________走向。(2分)
(2)山脉B_________。(2分)
(3)地形区C____________,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级阶梯之上。(4分)
(4)地形区D是_________。此地区是我国_________季气温最低的区域,原因是_________。(3分)
(5)“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_____。(2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A
解析: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均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故选A。
4.答案:A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有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以及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还有纵横交错的昆仑山、阿尔泰山、横断山脉等。所以,西部主要地形是山地、高原和盆地。
5.答案:B
解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温日变化大的特征。
6.答案:B
7.答案:A
解析:内、外流区分界线的山脉基本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一致,即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8.答案:C
解析:结合图示信息可以判断,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以夏季为主,季节分配不均,故A、B错误。与北方(哈尔滨、北京)相比,我国南方(武汉、广州)雨季时间长,C正确。夏季风强弱不稳定,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且图示信息无法显示我国降水年际变化状况,D错误。
9.答案:D
解析: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和地形。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青藏地区海拔高。
10.答案:C
解析:中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为: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经内蒙古高原南缘、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日月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向西直抵国界。这一分界线大致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此线以东,除鄂尔多斯高原、松嫩平原等地有面积不大的内流区外,其余属于外流区,也是以农业为主的季风气候区。
11.答案:D
解析:黄河上游①河段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含沙量小,A错误;黄河中游②河段穿行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宁夏位于其上游,B错误;黄河下游③河段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阔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C错误;①是刘家峡至包头河段,③是开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凌汛,D正确。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气象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季风区;寒潮在云南省很少发生;有些地区既是干旱多发区又是洪涝多发区。
14.答案:B
解析:台风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像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A不符合题意;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出现,春旱出现在北方广大地区和华南沿海、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尤为严重,B符合题意;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两季,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C不符合题意;沙尘暴多发生在西北和华北相对干旱的地区,D不符合题意。
15.答案:C
解析: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强弱的变化导致雨带进退的“失常”是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16.答案:(1)干旱
半干旱
(2)塔里木
绿洲(3)放牧
17.答案:(1)河口
(2)小浪底
(3)黄土高原
(4)河口;宜昌
解析:(1)依据位置,图中A是河口,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是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
(2)依据位置,B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与济源市之间,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
(3)C地形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从此地形区带走大量泥沙,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4)黄河上、中游分界的城市是内蒙古的河口,长江上、中游分界的城市是湖北宜昌。
18.答案:(1)亚热带季风
(2)秦岭;淮河
(3)海陆位置因素
解析:(1)从图中可知,A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从图中可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
(3)从图中可知,北京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吐鲁番深居内陆,降水少,影响两地降水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因素。
19.答案:(1)一;盆地;长江中下游;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太行山脉;东北—西南
(3)①;位于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解析:(1)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A级阶梯是地势第一级阶梯;B级阶梯是地势第二级阶梯,主要地形类型是高原和盆地;C级阶梯是地势第三级阶梯,阶梯中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读图可知,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山脉甲是太行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
(3)图中①和②所在河流水能资源蕴藏丰富,两处适合建水电站的是①处,以地形地势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0.答案:(1)祁连山脉;西北-东南
(2)长白山脉
(3)塔里木盆地;二
(4)青藏高原;夏;海拔高
(5)西高东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