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测试卷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在地形图上,绿色表示草原。(
)
2.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沙、土壤运到远方,只留下砾石,就形成了戈壁。(
)
3.沉积岩常由化石。(
)
4.水的作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
5.地球的内部很稳定,几乎不会发生运动。(
)
6.我国的地形复杂,由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地形。(
)
7.黄河第一湾——乾坤湾是由地震形成的。(
)
8.我们一般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
9.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
10.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丘陵。(
)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1.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它所处的地形属于(
)。
A.平原
B.盆地
C.高原
12.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13.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蛋壳相当于地球的(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14.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
)不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A.地震
B.岩石的风化
C.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15.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
A.浮石
B.页岩
C.大理岩
16.地震带来的灾害不包括(
)。
A.地面出现裂缝、塌陷
B.山体滑坡
C.烧毁森林
17.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局部地表在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
A.风力侵蚀
B.河流的沉积
C.火山和地震
18.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风的侵蚀作用
C.风的沉积作用
19.我们研究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时,使用的实验方法是(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理想实验
20.黄河因泥沙沉积问题,目前变成了一条“地上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治理黄河最好的方法是(
)。
A.把河床中的泥沙挖去
B.黄河流域多植树造林
C.在上游多建水电站,拦住泥沙
21.地球表面有许多溪流和沟壑,这些现象主要是由(
)形成的。
A.岩石的风化
B.流水的侵蚀
C.风力的作用
22.在“雨水如何影响土地”的模拟实验中,(
)最容易被雨水冲走。
A.小石子
B.细沙
C.泥土
23.小科在西藏某地旅游时,导游告诉他: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小科的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远古人类曾将贝壳带上高原
B.这里曾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
C.贝壳原来生活在高山上,后来环境巨变,才适应到水中生活
24.钱塘江岸边的堤坝下部的岩石比上部的岩石要光滑,这是由于(
)对岩石的作用引起的。
A.流水
B.风力
C.气温
25.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原因是(
)。
A.人们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B.放牧需要更多的草地
C.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比较严重
三、填空题(每题2分)
26.长白山天池是由__________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27.河流会改变地形地貌:__________作用会带走河流两岸的泥土,__________作用会填平低洼的地形。
28.地震和火山喷发对地表的改变是__________的,风的作用和水的作用对地表的改变是__________的。
29.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_______,压力越_______。地球内部的压力会使熔岩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四、连接题(每题2分)
30.将地形与其特点连接起来
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
平原
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
高原
起伏很大,坡度陡峻
丘陵
坡度较缓,海拔不高
盆地
地面开阔,海拔较高
山地
五、探究题(每题2分)
(一)探索地球内部结构
31.填写内部结构名称
空1__________
空2__________
空3__________
32.地震主要发生在_________部分,而火山喷发则与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
33.地球表面的岩石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某科学小组用如图装置模拟火山喷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4.实验中,土豆泥模拟__________,番茄酱模拟__________,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模拟__________。
35.火山喷发时产生的__________会使土壤更加肥沃。
36.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加热来模拟地球内部的热量,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
)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37.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我们应该使用__________保护我们的眼睛。
38.关于火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发可能会形成火山岛、火山口湖等
B.火山喷发后,熔岩冷却形成变质岩
C.火山地区多半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常常分布着许多热泉和温泉
(三)下面是上网查询的一条河流长期变化的记录图。A、B、C、D、E、F、G、H是图中河道两岸的不同地点。
39.该河道的这些变化主要是__________侵蚀造成的。
40.在C和D中,河岸泥沙不断堆积的是__________;河岸不断被侵蚀的是__________。
41.在A、B、C、D、E、F、G、H中,变化与C相似的是__________;变化与D相似的是__________。
(四)以下是小明研究“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方案:
实验研究方案
研究的问题;雨水对土壤侵蚀程度与植被覆盖多少有关吗?
我们的推测: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法:用______实验,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要控制不同的条件:____________
实验组与对照组要保持相同不变的条件:___________
42.在小明的方案中,主要采用了(
)的实验方法。
A.对比
B.观察
C.转换
43.在小明的方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控制的不同条件是(
)。
A.雨水多少
B.土壤构造
C.植被覆盖情况
44.如果实验成功,我们可以观察到(
)。
A.有植被覆盖的组径流更清澈
B.无植被覆盖的组径流更清澈
C.两组现象相同
45.如果森林被砍伐看,暴雨(
)。
A.不会造成水土流失
B.会冲走更少的土壤
C.会冲走更多的土壤
答案解析
1答案解析:错误。绿色代表平原。
2正确。
3正确。
4答案解析:错误。地球内部运动能使岩层弯曲变形。
5答案解析:错误。地球内部会有很剧烈的运动。
6正确。
7答案解析:错误。乾坤湾使有水的作用下形成的。
8答案解析:错误。一般用模拟实验。
9答案解析:错误。火山喷发也有一些好处,比如火山灰形成的土壤比较肥沃。
10答案解析:错误。入海口一般为沉积平原。
11答案解析:答案是C。海拔较高,又比较平缓的地形是高原。
12答案解析:答案是A。因为我国的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
13答案解析:答案是A。地壳相对于地球半径来说很薄。
14答案解析:答案是B。岩石风化是在温度水空气生物等作用下引起的。
15答案是A。
16答案是C。
17答案解析:答案是C。地震火山是比较剧烈的地表变动。
18答案是B。
19答案是B。
20答案解析:答案是B。植被能减少水土流失。
21答案是B。
22答案解析:答案是C。因为泥土轻。
23答案是B。
24答案是A。
25答案是C。
26火山喷发;火山
地震
27侵蚀
沉积
28?剧烈
缓慢
29高
30大
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
平原
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
高原
起伏很大,坡度陡峻
丘陵
坡度较缓,海拔不高
盆地
地面开阔,海拔较高
山地
31地壳
地幔
地核
32地壳
地壳
地幔
33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34岩层
岩浆
火山喷发
35火山灰
36答案解析:答案是A。外焰温度最高。
37护目镜
38答案解析:答案是B。熔岩冷却形成岩浆岩。
39河流
40C
?D
41G
H
42答案是A
43答案是C。
44答案是A。
45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