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正面描写,夸张,把江面壮观的浪涛还有竹林幽寂的景致都写活了。
2.《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精美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勇士们在激越的琵琶声的催促下开怀畅饮,如果我醉倒在沙场(战场)上,请君莫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这首诗歌表达了将士们豪爽的性格及征战之前悲壮的感情。
3.《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采用互文的修辞。后两句诗写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采用对比手法。
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
反衬手法: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
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前两句: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四句:这里面不只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的体贴。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一句用了“独”、“异”两个字 ,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
三四句梦想亲人,转而拟托亲人也想念作者自己。表达了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
7. 《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8.《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9.《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后两句:对朋友的劝慰 ,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10.《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11.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从诗题看,诗中有江、花、人。诗第一句交代了地点,提到了江;第二句交代了时间,即春天,同时描写了诗人懒困的神情。
“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不仅写出了桃花争妍斗艳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而且透过诗句,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目不暇接的神态。
12. 《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渔翁的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13.《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最后一句设喻,表现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 。
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4.《浪淘沙》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15.《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16.《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17.《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 写出了凄迷纷乱的氛围。
18.《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是夸张的修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双关的修辞,是对历史的感叹。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深邃的历史色彩 。
19.《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伤感。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20.《蜂》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是一首咏物诗,既赞美了那些终日勤劳,不畏艰难,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又讽 刺了那些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不劳而获的人。
21.《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22.《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23.《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抒发了诗人思恋家园的感情。
24.《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后两句诗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整首诗写出了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
25.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比喻的修辞,“墨”、“珠”、“天”写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26.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
27.《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2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山的高峻。从“泪尽,胡尘”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南望,又一年”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
表达了作者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盼望宋朝能尽快收复中原,恢复统一的精神。表达了作者渴望和平,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和平相处的思想感情。
29.《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本诗以朴实的语言,热情地赞扬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前两句写乡村男女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钦佩;后两句写乡村儿童生活情趣,流露出了作者对乡村童年时的喜爱之情。
30.《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3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全诗从“小”处着眼,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 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32.《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不露说理的痕迹。
33.《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似乎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这首诗就是针对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34.《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由“一枝红杏”联想到“春色满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告诉我们什么事情都会突破困难,蓬勃发展。春天有压抑不了的生机,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切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35. 《乡村四月》翁卷: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的美称。
36.《墨梅》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精神,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鄙视,也体现了作者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
37.《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托物言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达自己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中磨练,坚守清白,准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不平凡抱负。
38.《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39.《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描述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 。
40.《己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